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打鼾——你的健康响起了“警钟”

打鼾——你的健康响起了“警钟”

来源:华佗小知识


打鼾——你的健康响起了“警钟”

睡眠打鼾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或仅仅将其视为令人厌烦的噪声而已,一些文学作品中甚至将打鼾美化为一个人睡眠香甜的标志。很少有人会把打鼾与生理代谢及许多疾病联系起来。这些都是对打鼾这一现象的曲解。打鼾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长期睡眠呼吸障碍,会诱发加重神经、心脏、呼吸、血管、肾脏、内分泌、性功能等方面的疾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从而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打鼾,俗称打呼噜,又称鼾症,指在睡眠过程中由呼吸时吸入到上呼吸道的气流在通过呼吸道表面及附着的分泌物时引起的震动而产生的声音。医学上对于偶尔发生的呼噜,且无明显憋气(呼吸暂停)现象的打呼噜称为鼾症(打鼾),而对于经常发生的打呼噜,且伴有憋气(呼吸暂停)现象者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

打鼾是上气道狭窄的标志。一般来说,打鼾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鼻部疾病:如鼻及鼻腔先天性异常、肥厚性鼻炎、鼻腔肿瘤、鼻咽肿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

②口咽部疾病:如巨舌症、扁桃体肥大、悬雍垂肥大、口咽部肿瘤、腺样体肥大,口咽部狭窄等;

③面部疾病:如小颌症、下颌后缩、颌面发育畸形。

④颈部疾病,如短颈症、环椎脱位、头颈部畸形、颈椎病、颈髓损伤、颈部肿瘤、甲状腺肿大等;

⑤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脑部肿瘤、脑炎、帕金森病、脊髓病变等;

⑥代谢和内分泌疾病,如肥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

⑦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支气管软骨软化症、气管狭窄症、气管内肿瘤等;

⑧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

⑨老年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白天的临床表现:

①嗜睡:是最常见的症状,轻者表现为日间工作或学习时间困倦、瞌睡,严重时吃饭、与人谈话即可入睡,甚至发生严重的后果,如驾车时打瞌睡导致交通事故。

②头昏乏力:由于夜间反复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使睡眠连续性中断,睡眠次数增多,睡眠质量下降,常有轻重不同的头晕、疲倦、乏力。

③精神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精细操作能力下降,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症状严重时不能胜任工作,老年人可表现为痴呆。

④晨起头痛:常有清晨头痛,隐痛多见,不剧烈,可持续1~2小时,有时需服止痛药才能缓解。与血压升高、颅内压及脑血流的变化有关。

⑤个性变化:烦躁、易激动、焦虑等,家庭和社会生活均受一定影响,由于与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情感逐渐疏远,可以出现抑郁症。

⑥性功能减退:约有10%的患者可出现性欲减退,甚至阳痿。

2.夜间临床表现:

①打鼾:是主要症状,鼾声不规则,高低不等,往往是鼾声—气流停止—喘气—鼾声交替出现,一般气流中短时间为20~30秒,个别长达2分钟以上,此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

②呼吸暂停:75%的同室或同床睡眠者发现患者有呼吸暂停,常常担心呼吸不能恢复而推醒患者,呼吸暂停多随着喘气、憋醒或响亮的鼾声而终止。

③憋醒:呼吸暂停后突然憋醒,常伴有翻身、四肢不自主运动甚至抽搐,或突然坐起,感觉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

④多动不安:因低氧血症,患者夜间翻身、转动较频繁。

⑤多汗:出汗较多,以颈部、上胸部明显,与气道阻塞后呼吸用力和呼吸暂停导致的高碳酸血症有关。

⑥遗尿。

⑦睡眠行为异常:表现为恐惧、惊叫、呓语、夜游、幻听等。

3.全身器官损害表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以心血管系统异常表现作为首发症状和体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是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①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5%,且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

②冠心病: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率失常、夜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③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④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⑤精神异常。

⑥糖尿病。

日常生活中防治“打呼噜”的小窍门:

1.不睡高枕头,避免颈部扭曲;

2.避免饮用茶、咖啡、可口可乐等饮品。这些饮料含有咖啡因,会影响睡眠,同时,还可使患者的咽部肌肉张力在睡眠过程中进一步减低,加重打鼾或导致呼吸暂停。

3.戒烟限酒。烟可刺激咽部发炎,引起咽部水肿狭窄,酒可以使肌肉松弛,舌根后坠,从而加重上呼吸道阻塞;

4.慎服镇静安眠药,以免加重上呼吸道阻塞,抑制呼吸中枢,加重呼吸暂停和缺氧的程度。

5.侧卧是福,仰卧是祸:

临床睡眠监测结果发现,睡眠打鼾的呼吸暂停次数在侧卧位时相对减少,而仰卧位睡眠时比较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仰卧位睡眠时舌根容易后坠,加重上呼吸道阻塞,使呼吸暂停加重。侧卧位睡眠可防止咽部软组织和舌体后坠阻塞气道,减轻颈部脂肪对上气道造成的压力,有助于减轻打鼾和防止睡眠呼吸暂停。

但改变仰卧位睡眠习惯一般较难,可试用一下方法:在睡衣背面缝上网球,或者缝上一个兜子,里面放一个乒乓球,也可以垫一个充满泡沫塑料的背包睡觉。

这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法,原因是翻身的时候容易被“硌”醒而影响睡眠质量。但由于方法简单、方便,轻度患者不妨一试。

6.减肥疗鼾

肥胖的人颈部脂肪堆积,睡眠时可出现颈部肌肉松弛,引起上气道狭窄和阻塞。通过减肥,可以减少颈部脂肪的堆积,增加上气道和颈部肌肉的张力,使之不容易塌陷,因此可以减轻打鼾的症状。但是减肥贵在坚持,减肥后不反弹,需要一定的恒心和毅力。目前,减肥的方法包括运动、饮食、和药物及手术治疗等。

7.唱歌有助于治疗鼾症

唱歌对鼾症的治疗作用主要是由于声带周围存在着一些专门能增强软腭运动的肌肉,而夜里打呼噜正是与这些肌肉的软弱无力有关。

国外有音乐家发现,专业歌手为了改善音质,都会进行一些专门训练从而使腭部肌肉更加坚强有力,令人惊讶的是训练之后打鼾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因而成立了打鼾者特殊治疗训练班,甚至还编写了训练腭和咽喉部肌肉的有关歌曲。结果发现,这些训练队一些患者有明显的疗效,不少患者原来夜夜鼾声如雷,训练后鼾声明显减轻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歌曲的曲调似乎并不优美。因为,创作这些歌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病,而不是达到艺术欣赏的要求。

(参考资料:郭国际,唐大中,郭菲.打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月.)

本文版权属于康知网(www.kangzh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