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science
工程技术
GONGCHENGJISHU浅析地下室挡土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梁海川
(江门市鲁星建筑工程公司广东江门
摘要:结合某工程的实例,分析了地下室挡土墙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地下室挡土墙;配筋;振捣;裂缝
529000)
地减少了单位体积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减小了由于混凝土内多余水分蒸发引起的干缩。
(三)地下室挡土墙混凝土应避免过早拆模并加强养护。混凝土终凝后即应开始养护。开始三天,采取用水将墙模板浇湿的办法来养护挡土墙混凝土,三天后再将模板做松动处理,但不拆除,继续浇水养护。这样便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有效地保温和保湿。七天后将模板拆除。拆模后采用挂湿麻袋养护,麻袋要紧贴墙面,不得离开。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后来浇筑的地下一层A、B、C三个区及地下2层A区混凝土挡土墙裂缝明显减少,每个区只发现有2道~3道,且宽度很小,只有0.05mm左右,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在混凝土内掺入膨胀剂或抗裂纤维,挡土墙的抗裂效果会更好。
五、已有裂缝的处理
现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该工程多处裂缝宽度超过允许范围,并有贯通的可能。因此对于该工程裂缝较多、较宽的地下2层C区、B区挡土墙采用裂缝放大镜对裂缝逐一进行观察,看到裂缝一般宽度为0.15mm~0.25mm,个别宽度为0.30mm~0.35mm。因裂缝呈内外对应分布,故怀疑有贯穿的可能,后经过超声波测定没有贯通的裂缝,裂缝深度最大为6cm。
考虑到小于0.1mm的混凝土裂缝在微渗情况下有“自愈”能力,因此只对大于0.1mm的裂缝进行处理。该工程采取环氧砂浆修补裂缝,凡宽度大于0.1mm的裂缝均沿裂缝凿成宽5cm,深1cm的V型槽,用刮板将环氧砂浆刮涂三遍至刮满此槽。工程竣工后至今未发现地下室挡土墙有渗漏现象。
一、工程概况
江门市某高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为26000m2,地上为二栋14层塔楼,地下室有2层,呈L形布置,东西最长60m,南北最长58m,设有二条后浇带,后浇带将地下室按塔楼位置分隔成A、B、C三个区。地下室挡土墙厚400cm,水平方向配筋为双层Φ12@200。水平钢筋放在竖向钢筋内侧。
二、挡土墙裂缝的产生情况
该工程采取先浇筑地下室底板及底板以上500cm挡土墙混凝土,再浇筑挡土墙、内墙柱及顶板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当地下2层C区和B区挡土墙先后浇筑完混凝土,拆模后检查时发现挡土墙出现了大量的垂直裂缝,裂缝间隔均匀,每3m~5m有一道,裂缝宽度一般为0.15mm~0.25mm,个别较宽,有0.3mm~0.35mm,且内外对应。裂缝形态呈中间宽,上下逐渐变窄,直至消失。
三、挡土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本工程挡土墙裂缝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砼配合比、构件长度、温度变化、施工的浇筑及振捣等因素有关。
(一)商品砼配合比
商品砼的配合比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从本工程商品砼厂家先后提供的砼设计配合比来看,水泥含量偏高(均为普通硅酸盐52.5MPa水泥)、砂含量偏高、石子含量偏低、掺合料(粉煤灰)比例偏低因而造成水泥水化热较大,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则收缩变形越大,而且延续时间亦越长。通过对本工程施工所采用的C30S8砼的设计配合比与本公司近两年所施工的其它项目中所收集的商品砼C3OS8设计配合比所作的比较就不难看
出砼设计配合比不当是挡土墙产生裂缝的重
要原因。
(二)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与配筋有关,合理的配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该工程挡土墙水平方向配筋为双层Φ12@200,配筋不仅较稀,且直径也不大。水平钢筋设置在竖向钢筋内侧,致使混凝土水平钢筋的保护层增大,不利于混凝土在这个方向的抗裂。因此该工程挡土墙产生的裂缝不仅数量较多,宽度也较大。
(三)混凝土坍落度设计值偏大,为18cm~20cm,同时施工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得不好,造成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现场实测值为20cm~22cm,致使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用水量过多。同时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够充分,振捣不密实,从而引起混凝土较大的干缩且导致裂缝产生。
(四)挡土墙是在混凝土浇筑一天后开始拆模的,拆模时间太早。拆模后挡土墙采取的浇水养护,无法保证挡土墙混凝土始终处于充分湿润状态,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干缩,导致裂缝的产生。此外拆模后增大了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这也是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避免挡土墙产生裂缝的处理办法
(一)由于该工程地下室挡土墙长度大,水平钢筋配置又较少,经与设计院商定挡土墙水平钢筋由原来的Φ12@200增加至Φ12@100,且水平钢筋改放在竖向钢筋外侧。适当的增加配筋率和减小混凝土保护层都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减小混凝土裂缝的宽度。
(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由原来的20cm~22cm改为7cm~9cm,同时混凝土的运输方式由原来的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改为塔吊吊运。从而有效
图6开关K3、K4分闸
7、监控中心通FTU查询K3、K4状态,确认K3、K4分闸后,令CB1合闸,恢复故障前端区间的供电,同时监控中心令联络开关K7合闸,将故障后端区间负荷由另一变电站转供,至此所有非故障区间恢复供电,如图7所示。
图7B点故障段被隔离
为一体的配电线路自动化开关可供选择的型号很多,性能可靠,通过对配电网实施自动化改造,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寄生.10kV环网供电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电力,1999,32(2).
[2]刘健,倪建立,邓永辉.配电自动化系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四、系统实现的功能及特点
监视配网运行工况,实现10kV变电所的开关位置、继电保护、电压、电流、功率、有功和无功电度量的远方监视,优化配网运行方式;快速发现故障和异常,快速隔离故
障区段,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减少停电时间、停电面积;合理控制无功负荷、电压水平,改善电压质量;实现对配网进线开关位置、母线电压、线路电流、有功、无功电度量的监视;当10kV电网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够自动记录故障参数。
五、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设备功能越来越强,集断路器、传感器、FTU和通信设备
今日科苑
2009·17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