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

来源:华佗小知识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

这里所指的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是指可燃气体、可燃与易燃液体以及有毒

气体或蒸气的泄漏。

近些年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持续高发,到了危机四伏,“谈漏色变”的状况,危险化学品泄漏的规模、程度和危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境地。

随着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我国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频率不断增大。较为严 重的化学灾害事故逐年增加,特别是 近几年不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也为我们消防处置此类事故的灭火抢险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致9人死亡、三人受伤,波及范围半径达一公里,疏散居民15万,甚至动用先后发射21发、炮,坦克炮()弹消除危险源。

2、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高桥镇罗家16号井发生的特大井喷事故,剧毒气体硫化氢的扩散,致234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波及范围80万平方公里,疏散群众40000余人。

3、2004年7月17日,开封石油化工厂反应釜发生泄漏,白色的氯化氢气体随风飘散,致使376人中毒,经观察治疗,两天后仍有20人继续留院治疗。

4、 2005年3月29日18时50分,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103km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导致肇事车辆槽罐内大量液氯泄漏。淮安市消防支队闻警后,艰苦奋战近65个小时,成功处置了这起液氯槽车泄漏事故,事故造成28个村民中毒死亡,350人住院治疗,270人留院观察,疏散15000余人。这是近些年来国内最多人员死亡的氯气泄漏事故。

在几年也发生了一些因化学危险物品泄漏引发的事故。如:

1、2007年4月4日发生在314国道甘沟路段的液化气槽车泄漏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314国道甘沟段70公里全 程封闭约96个小时。

2、2008年3月10日22时13分,乌市九家湾新兴陶瓷建材综合批发市场一地下库房内二甲苯泄漏发生爆燃引发火灾,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 。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及危害。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危害,是酿成爆炸、火灾事故,致使人员和其它生命中毒,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损害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

(一)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看危害性。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在消防参加各类抢险救援活动中,风险最大,难度最大,它具有独特的处置特点。

(1)受灾范围广。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受泄漏处开口大小、泄漏速度、泄漏总量、泄漏途径及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导致的波及范围不同。但一般比其它灾害事故扩散的范围广、面积大。

如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5”氯气泄漏中,有毒气体大量扩散,致使警戒范围扩大至半径1000米,组织了15万居民疏散。

(2)伤害人员多。

有毒气体的大量扩散,使众多的人员中毒伤亡。如“3.29”,京沪高速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造成28个村民中毒死亡,350人住院治疗,270人留院观察,疏散15000余人。

(3)连锁危害严重。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并非像建筑倒塌或交通事故那样,灾情基本定格,规模基本形成,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仅仅是灾害事故的开始。

有毒物质的泄漏随着范围的不断扩大,泄漏量的不断增加,会危害更多人员的生命安全,危及家禽家畜和自然界某些生命;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影响人民生活。

可燃气体与液体的泄漏,还会引起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发生严重的灾害事故,造成惨重的损失和后果。

(4)处置难度大。

一是灾害现场险情的潜在隐蔽性。

泄漏现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恶性事故,诱发因素防不胜防。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泄漏具有爆炸性,有的还附有毒性;大部分有毒物质以毒害为主,但同时也具有爆炸燃烧性。在泄漏环境处置事故,进行堵漏、关阀、稀释、驱散时,都冒

着很大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可谓是生死一线。

二是处置程序复杂,指挥难度大。

泄漏处置现场,指挥员要考虑现场警戒、浓度检测、禁止火源、道路管制、送电、疏散群众、抢救人命、稀释驱散、冷却保护、堵漏关阀、化学中和、倒罐输转以及选择指挥部位置、选择停车位置、选择进攻阵地,确定处置方案、确定使用装备、确定小分队行动须知等问题,在部署和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或失误,就会危害全局,酿成大祸。

三是对周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难以控制。

在泄漏事故处置中,特别是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的泄漏,能否对处置区域内人员的服装、使用电器严格管制,显得十分重要,往往会有漏洞;周边环境中,人员容易发现,也好疏散,但火源、电源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做到一个不漏,而往往是由于死角引发恶性事故。

四是社会联动要求高。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需要消防、、、医疗救护、市政公用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环保以至防化等共同参与,联动作战,才能完善处置。

五是个人防护要求高。

在大部分泄漏现场,消防人员必须配戴空(氧)气呼吸器,穿着简易防化服或重型防化服,并要穿防静电内衣。氯气泄漏场所必须佩戴正压式防毒面具,氨气泄漏场所要尽量穿着纯棉衣裤等。

(二)、从危险品的理化特性看泄漏的危害性。

根据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的概率和消防队伍经常处置的频率来看,所涉及的泄漏危险品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含丙烯)、氯气、氨气、硫化氢、氰化氢、氯化氢等。这些都较为典型。

(1)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包括丙烷、丙烯、异丁烷、丁二烯、异丁烯等;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有麻醉性。液化石油气泄漏后,体积迅速扩大,波及范围广。液化石油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由气态变成液态。

当泄漏或释放时,在常温下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浓度极限为2%~10%,1L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浓度达到2%时,能形成体积为12.5m3的爆炸性混合物。

在事故现场,压力容器都以喷射状泄漏出来,迅速气化、扩散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平方米大范围爆炸性混合物。而且这种区域不可避免存有火源,恶性爆炸的后果可想而知。

液化石油气泄漏后蒸气积沉聚集,难以喷水驱散。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大,为空气的1.5~2倍。泄漏后沉积飘浮于地面,白茫茫的一片气雾,气雾高度按泄漏量不同形成几十厘米或1~10米不等,其中2米以下较多,而且火源大多在这一空间,极容易引起爆炸。即使及时发现,也难以使用喷雾水向周边地区和空中驱散,罐区有围堤的更是容易积聚。

(国外已有人建议不设防护堤,而建斜坡导向安全储容场) (2)其他泄漏物。

名称 某些泄漏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理化特性 毒性 主要用途 其它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易溶于中等毒 氨气 水、乙醇、乙醚;相对密度比水NH3 轻(0.82),比空气轻(0.6);爆炸极限15.7-27.4% 用作制冷剂及制氨水的密度不同,与水比取铵盐和氮肥 0.91,与空气比无资料 无色有恶臭的气味,溶于水,相有毒(剧用于化学分析如属易燃气体、有毒气体 硫化氢 对密度比空气重(1.19),爆炸毒) 鉴定金属离子 H2S 极限4.0-46%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有毒 氯化氢 密度比水重(1.19),比空气重HCL (1.27) 无色气体或液体,有苦杏仁味,剧毒 溶于水、醇、醚等;相对密度比氰化氢 水轻(0.69),比空气轻(0.93);HCN 闪点-17.8℃,爆炸极限5.6-40% 制造染料、香料、不燃气体、腐蚀品 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 用于丙烯腈和丙易燃液体 烯酸树脂及农药杀虫剂的制造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各种泄漏物颜色、气味等直观特征的描述,便于到场时

识别泄漏物;对毒性程度的交待,便于消防指战员在处置中防范;共同特点是都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说明大多处置场合可用喷雾水稀释、驱散;相对密度、闪点及爆炸极限则提醒我们用水后要注意水流混合液的去向及后果,加强防范或有效处置。

二、掌握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的基本程序。

危险化学品从泄漏到发生灾害有其基本的发展规律,消防队伍在处置中当然也要有针对性地按基本程序操作,这些程序已被消防队伍在处置事故时大量应用并经实践证明已取得了良好成果,必须进一步明确、巩固、掌握、深化,基本程序不能少,不能错,否则要酿成灾害。

(1)控制扩散现场。

消防是控制并消除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危害的专业队伍,当消防队接警后赶赴现场,到达泄漏物扩散的边缘地带,这种控制功能就开始实施。

一是控制泄漏量和扩散范围。

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要使泄漏量减弱,泄漏范围缓慢扩展,并最后停止泄漏,缩小扩散区直至泄漏停止。

二是控制现场事态。

就是消防到场后,要尽力使发生的危害控制在原有的程度,不再恶化,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处置环境,不能因为我们控制不力,出现漏洞而使事态突变如发生爆炸等。

三是控制泄漏物对人员生命的威胁。

受侵害的人员要及时救治,受威胁的人员要及时疏散转移,现场有可能产生爆炸、中毒的,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其危险源。

消防队伍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控制行动的基本程序是: 现场警戒:

一般事故的警戒由消防队伍负责,重大事故的警戒由及相关部门调动和为主进行。警戒范围一般根据危险品泄漏量、泄漏物危害程度、当时气候风向风力情况和周边地域环境特点确定。警戒实施要严格,除处置及指挥人员可按规定进入外,其余人员一律“只出不进”,任何特殊情况进入的人员都必须报经批准。

交通管制:

交通管制属于警戒的范畴,是警戒的延续和保障。在警戒区范围以内,所有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乃至自行车都禁止通行,以免带入人员,带入火种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处置车除外)。

禁绝火源:

泄漏品无论是易燃可燃气体或液体,还是有毒物质,其大多具有燃烧爆炸性,禁绝火源是控制现场危害的重要措施。要禁止并熄灭火源,包括抽烟、灶火、锅炉等,切断电源,禁止使用电话、手机,禁止穿着能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铁钉的鞋子进入处置区域。

抢救人命:

泄漏现场有人员伤亡时,应全力组织抢救。一般说来,在消防指挥中心闻警时就应同步通知医疗救护中心,派出一定数量的救护车前往现场。

医务人员缺乏个人防护,可由消防队员将人员抬送至泄漏区边缘交与救护人员送往医院;救护车没到达时,应组织一定数量的消防车或者其它运输车辆运送伤员,如出现需要洗消的泄漏物,必须在现场洗消后再送医院,以防二次污染。

疏散群众:

泄漏区域警戒范围内的人员都须疏散,以防增加危害。 喷雾水行动:

除了遇水反应物质外,一般危险化学品泄漏场合都应首先布置喷雾水,稀释驱散,降低浓度,减轻毒性,预防热能作用,掩护救援行动,建立相对安全的局部区域等,所以使用喷雾水对控制现场气体扩散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及时控制灾害事故能够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2)查明事故危害情况。

查明情况是正确决策,有效处置的前提条件。

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现场检测: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的现场,指挥员要在实施警戒的同时,组织人员对泄漏物质进行检测,以便确定扩散区域。

询问知情者:

一是要询问从泄漏中心跑出来,亲眼目睹泄漏发生,能说清楚泄漏情况的人员;

二是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能提供泄漏物质正确的品名和理化特性、储存总量、泄漏流量及有关技术情况的人员;

三是要询问了解泄漏区域及其周边环境特征,人口及单位分布情况,以便心中有数,辅助决策。

(3)调集有生处置力量。

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消防队伍调兵,并非多多益善,或者说是搞人海战术,而是要根据联动、精干、够用、有防备的基本原则来确定。

实现责任区消防大队与特勤大队的最佳搭配。

责任区消防大队仍然是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第一出动力量,因为情况熟悉,又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能较好地实施控制措施,然后再调特勤大队力量到场作为主力增援,一般是可以解决问题。

及时调动联动力量:

在消防队伍闻警出动的同时,要及早调动社会联动力量。包括、、医疗卫生、环保检疫、供电供水,交通运输等单位力量,以便完善救援功能,增强救援力量。

组织必要的二道防线: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容易引发爆炸燃烧灾害,消防指挥员在组织泄漏处置时,一定要调集相应数量的兵力在现场附近待命,一旦出现爆炸燃烧等突变,立即投入作战,控制局面。

(4)采取有效处置措施。

有效处置事故,消除泄漏危害,是消防队伍出动抢险救援现场之目的。当然,也是领导的要求,全社会的希望,是众望所归。

研究确定对策:

处置重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消防指挥员必须在分析,判断,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确定的处置方案在实施前须报经总指挥部或上级领导审核批准(只有消防在

场指挥的除外),说明行动方案的可行性,操作行动的安全性,处置措施的优化性,以取得领导的支持,听取领导的指示,使处置方案更全面、更完善、更有力。

注意攻防并举:

在处置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消防指挥员决策的总体思路要立足于攻防并举。首先是防护,因为防护是进攻的前提,基础和保障,防护到位进攻才有战斗力。在处置全局上,要蹦紧预防这根弦,防爆炸、防中毒、防事态扩大,防灾情突变。

进攻的思路,主要考虑能制止泄漏猛烈扩散,能控制灾害发展范围,能抢救和保护人民群众,能封堵处理泄漏的危险源,能消除已经泄漏扩散的危险品作用,能使每一作战部署付之实施,能使每一个处置措施取得成效,能使每一步决策指挥被证明成功正确。

三、熟悉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的技术措施。

说起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的技术措施,我们仍然以液化石油气和氯气的泄漏处置为主要对象。

1、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措施:

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禁绝火源;疏散人员;选准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有效防护;喷雾稀释;关阀断源;器具堵漏;注水排险;引火点燃;彻底清理。

2、氯气泄漏处置措施:

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有效防护;疏散人员;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稀释降毒;关阀断源;倒罐转移;化学中和;浸泡水解;器具堵漏;洗消处理。

在两类处置措施中,各有4条不尽相同的。

那就是液化石油气的禁绝火源、注水排险,引火点燃及选准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氯气的倒罐转移,化学中和,浸泡水解及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

其中液化石油气的禁绝火源和引火点燃,氯气的化学中和和浸泡水解是由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不同而采取的有针对性,各不相同的措施。有的是说法不同,但采用时有共同之处,如氯气的倒罐转移,液化气也通常会采用倒罐的方法,只是转移的距离有远有近而已;再如液化石油气的注水排险,注水此处指灌入罐内,

但注水的词义可以理解为出水、打水、喷水、灌水等,在氯气处理中也会用到。

两个对象处理措施的重点、难点、注意点: 重点: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中禁绝火源,关阀断源及选择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是重点,把握住这几点,就抓住了对付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关键,就能控制局面,不至于发生大的灾害。

有效防护,疏散人员与关阀断源同样是氯气处置的重要关键之处,抓住这几条并工作到位,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个对象泄漏处置中的难点,就是器具堵漏:

近几年来,消防特勤队员的堵漏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还有很大的难题没有攻克。

受泄漏物品的特性、泄漏部位、泄漏口形状、泄漏环境及堵漏工具局限性的影响,很多场合的器具堵漏相当艰难。氯气泄漏处置中的注意点是化学中和侵泡水解。 消防指挥员要注意应用中的具体环节,做到准确把握、咨询专家、适量配比和注意善后环境的处理。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的注意点是引火点燃。这是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风险巨大,一般说来是玩不得的事。在消防理论界“凡是两个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就应点火引爆”的观点还需探讨。

正确的概念应该是:凡是液化石油气泄漏没有得到控制,现场有大量爆炸性混合气,或者说某个部位点燃会引发爆炸等情况下,都不能实施引火点燃的措施。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的注意点是引火点燃:

正确的概念应该是:凡是液化石油气泄漏没有得到控制,现场有大量爆炸性混合气,或者说某个部位点燃会引发爆炸等情况下,都不能实施引火点燃的措施。

四、强调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的几个重要问题。 (1)关于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问题

无论是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还是起火燃烧,火场指挥员第一要素,就是防爆炸。因为爆炸是现场最大的威胁,最大危险,最严重灾害,最惨重后果。防爆炸是消防指挥的重中之重。

液化石油气泄漏往往是压力喷射、体积扩大、迅速扩散,加之火源难以控制,爆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燃烧火焰温度高,热值大,易反作用于储罐本身。液化

石油气燃烧温度高达1000--1800℃因此,无论是储罐裂口燃烧,还是阀门、放散管等泄漏燃烧;无论是在储罐上部、下部或根部燃烧,猛烈的火焰所反映出的高温度、大热值的特性,首先就反作用于燃烧罐本身,并严重危及临近罐,成为火场二次灾难的强烈催化剂。

泄漏、爆燃、连锁爆炸,这是液化石油气泄漏成灾的三步曲。液化石油气泄漏后扩散、气化、形成一定范围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后形成可燃气体爆炸,这个时间最快的1分钟,4分钟,有17分钟,27分钟,稍长的也有40分钟。

消防指挥员要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在指挥作战时心中有数,掌握主动。 如泄漏后半小时,是气体爆炸危险期,消防队到场时没有爆炸,证明气体泄漏边缘以内没有火源,应立即控制外围火源,出喷雾水控制,形成相对稳定扩散区域。

如消防队到场扩散气体刚发生爆燃,证明已从爆燃进入稳定燃烧期,这是个相对短暂的灭火进攻安全期,消防要果断出击,用大流量冷却燃烧罐和临近储罐,以控制局面,先使它不再爆。如若优柔寡断,动作迟缓,那么向储罐进攻时,往往是储罐爆炸之时。

(2)关于泄漏事故处置中的堵漏问题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中,堵漏是最为关键的一招。

当特勤队员实施器具堵漏时,能关阀是上策,堵漏是无法关阀处理,实属无奈之举,但不堵不行,能堵住则胜,堵不住则意味着“重兵压境”。

一般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泄漏,可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堵漏;法兰泄漏,可利用法兰专用夹具夹卡法兰,并注射高压密封胶堵漏;罐体裂缝可利用专用的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器具堵漏。总之,现在堵漏的器具比较多,但尚不能说所有堵漏问题都能解决。

在对付危险化学品泄漏封堵方面,全国消防在处置实践中运用了各种方法,积累了不少经验,有的直接用木楔插入用铜锤或砖头敲打堵漏,有的用毛巾缠在木楔上堵,还有众多的战士抱着湿棉被在水掩护下一拥而上堵住阀门的。

(3)关于实施科学指挥,提高作战能力的问题 首先指挥员要科学划定警戒范围:

警戒圈的设定,涉及到指挥部设立,作战力量集结,进攻路线选择,器材装

备投入等问题,地方涉及疏散人员多少及其安置,停产、停业、禁火、禁电,封闭道路,管制交通等范围大小,涉及投入警力多少,治安巡逻范围及交通管制力量等问题。警戒范围的划定原则应该是科学合理,留有余地。

其次是指挥员要树立进攻、防护、撤退三位一体的指挥员意识:

在组织进攻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指战员的防护,以及发生问题的撤退问题,如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更应有这种指挥艺术。

要努力培养专家型、攻防兼备意识强的优秀指挥员,尤其是善于并准确运用撤退战术,在关键的危难之时,冷静果断指挥,避免消防队员重大伤亡的优秀指挥员。

再次是指挥员要慎密考虑处置环节,科学制定处置方案。

防止因我们考虑不周、知识面不够、安排不细出现漏洞,酿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各类隐患时刻存在,发生大量泄漏后难以堵控的险情依然存在,火源难以禁绝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伤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所以各级指战员务必充分重视、枕戈待旦,时刻备战,强化训练;一旦出现重大事故,快速出击,科学决策,谨慎操作、成功处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