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家电网公司十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11

国家电网公司十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11

来源:华佗小知识


国家电网公司十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二○○五年六月

目 录

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1

2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2

3 防止机网协调事故…………………………………………6

4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9

5 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11

6 防止输电线路事故…………………………………………13

7 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15

8 防止直流输电和换流设备事故……………………………18

9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事故…………………………………23

10 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28

11 防止开关设备事故…………………………………………33

12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40

13 防止直流系统事故…………………………………………46

14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48

15 防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电力通信网事故……………54

16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事故…………………………………58

17 防止火灾事故………………………………………………59

18 防止交通事故……………

14.7 二次回路

14.7.1 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定及反措,防止二次寄生回路的形成。

14.7.2 严格执行《关于印发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工作改进措施的通知》的有关要求,高频通道必须敷设100mm2铜导线。

14.7.3 保护室与通信室之间所用信号传输电缆,应采用双绞双屏蔽电缆,屏蔽层在两

端分别接地。

1.应沿保护室与通信室的通信电缆敷设100mm2铜排(缆),并将100mm2铜排(缆)与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可靠连接。

2. 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与通信安全接地网不应联通。

2.保护室与通信室的通信电缆应使用层间相互绝缘的双屏蔽电缆,并将电缆的外屏蔽层在两端分别连接于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内屏蔽层应单端接于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

14.7.4 装设静态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和收发信机的厂、站接地电阻应按规定(GB/T 2887-19和GB 9361-1988)不大于0.5欧姆,上述设备的机箱应构成良好电磁屏蔽体并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1.应根据变电站、开关场和一次设备安装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金属管、电缆托盘,敷设与二次电缆平行的等电位专用铜排(缆)等不同材料,按以下要求敷设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

(1)沿保护和控制设备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刀闸、结合滤波器等设备连接的二次电缆,敷设截面不少于100mm2的、紧密与变电站接地网相连接的专用铜排(缆)构成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应使用截面不小于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将二次回路和高频电缆的屏蔽层的两端可靠连接到安全接地网的铜排(缆)上,不允许使用电缆内的空线和铜芯线替代屏蔽层接地。继电保护室内所有金属结构及设备外壳均应可靠连接于安全接地网。

(2)在保护柜屏下层的电缆室内,按屏柜安装的条状区域使用等电位专用铜排(缆)将首末端同时连接形成环状后,再将各条状区域的环状等电位专用铜排(缆)可靠连接继电保护室内的安全接地网。

(3)装设微机(集成电路)型的保护装置和控制设备(装置)的柜屏间应使用截面不小于100mm2铜排(缆)直接连通后,并将每个柜屏内使用同样截面的铜排(缆)与电缆室的环状等电位专用铜排(缆)可靠连接。

(4)用至少四根以上50 mm2且距离均匀的铜排(缆)将室内安全接地网与开关场的接地网与室外的安全接地网可靠连接。

(5)对于分散式布置的保护就地站与集控室的安全接地网应以最靠近开关场的就地站为轴心呈辐射状,沿二次电缆敷设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紧密与变电站接地网相连接的铜排(缆),分别连接到相邻的就地站和集控室的安全接地网。

(6)新建和技改工程中,应在开关场或升压站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刀闸、结合滤波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至就地汇控箱、端子箱的连接电缆都必须使用屏蔽电缆,并在一次设备的接线端子盒(箱)至接地网使用金属管对电缆进行屏蔽,并将金属管两端分别与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刀闸、结合滤波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底座和金属外壳和接地网良好焊接,然后在就地端子箱、汇控箱处将二次电缆的屏蔽层使用截面不小于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单端接至安全接地网。

(7)对已运行的设备,应在一次设备的接线端子盒(箱)至接地网使用金属管对电缆进行屏蔽,并将截面不少于100 mm2的、紧密与变电站接地网相连接的铜排(缆)分别与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刀闸、结合滤波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底座和金属外壳

和接地网良好焊接,然后将二次电缆的屏蔽层的两端使用截面不小于4 mm2的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接至安全接地网。

(8)各单位在雷季之前必须结合主接地网检查、复测的同时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专用安全接地网进行检查、复测,并对历史复测数据进行认真分析,确保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的可靠接地。

2.按以下要求敷设二次电缆:

(1)合理规划二次电缆的路径,尽可能离开高压母线、避雷器和避雷针的接地点、并联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结合电容及电容式套管等设备,避免和减少迂回,缩短二次电缆的长度,保护电缆不应与电力电缆同层敷设。与运行设备无关的电缆应予拆除。

(2)与保护连接的同一回路应在同一根电缆中走线。来自开关场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引入线和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的两根引入线均应使用各自的电缆。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设备、断路器失灵保护的起动和跳闸回路均应分开使用各自的电缆。

(3)为取得必要的抗干扰效果,或是在干扰水平较高的场所,宜在敷设100 mm2铜排(缆)的基础上使用电缆托盘,并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分层敷设在不同层的托盘中。

3.在检修过程中应检查保护二次回路的接地点,要求如下:

(1)检查敷设在开关场的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应与开关场的接地网紧密、可靠连接。继电保护室的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应与开关场的接地网和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可靠一点连

接。

(2)检查保护电缆屏蔽层的两端应与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可靠连接。

(3)安装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后,应定期检查其接线的正确性及放电器的工频放电电压。应按《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的要求定期检查,防止造成电压二次回路两点或多点接地的现象。

4.再次重申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接地点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保护柜屏和继电保护装置本体应设有专用的接地端子,静态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和收发信机的机箱应构成良好电磁屏蔽体,并使用截面不小于4 mm2多股铜质软导线可靠连接于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的铜排(缆)上。

(2)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二次回路只允许在控制室内有一点接地,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等。己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

(3)对于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屏柜内的交流供电电源(照明、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的中性线不允许接入继电保护安全接地网。

(4)发电厂与电网连接设备的微机监控系统连接到一次设备,或经过高压开关场的二次电缆亦应按上述技术要求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

(5)在用于传输直流、低频、低电平信号,且相对于屏蔽地呈现较大不平衡状态的(如热电耦、热电阻等)则必须将屏蔽层在最不平衡的一端接地,或在回路本身接地点处将屏蔽层单端接地,且屏蔽电缆内所包含的所有回路均应在这同一端接地。

5.为防止直流接地可能导致保护误动等问题,光耦开入量的动作电压应控制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以内。

(1)所有涉及断路器失灵、母差及非电量等保护跳闸回路,以及没有时间配合要求的开入量,宜采用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以内的直流中间继电器。为提高保护的安全性,非电量等跳闸回路在开入设计时,不得因装置单一元件损坏而引起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

(2)遵守保护装置24V开入电源不出保护室的原则,以免引进干扰。

(3)重视二次回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在使用微机型保护的厂、站还应特别注意电磁兼容和防止寄生回路方面的特殊要求。

14.7.5 对经长电缆跳闸的回路,应采取防止长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和防止出口继电器误动的措施。

14.7.6 如果断路器只有一组跳闸线圈,失灵保护装置工作电源应与相对应的断路器操作电源取自不同的直流电源系统。

14.8 新设备投产时应认真编写保护启动方案,做好事故预想,确保设备故障能可靠切除。

14.9 加强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在发、输、配电工程初设审查、设备选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阶段,均必须实施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应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专业归口的原则实行技术监督、报告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