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县文广局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

县文广局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

来源:华佗小知识


县文广局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根据会议要求,我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作一汇报。

一、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1、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保圣寺塔文化园建设有序推进。保圣寺塔文化园于2010年11月28日奠基,2011年3月底开始启动保圣寺塔文化园建筑工程和BT融资招投标工作,7月8日,建筑施工单位正式进场施工。目前,一期项目博物馆和图书馆主体已经全部封顶;正在砌筑内部填充墙,同时,做好两馆装修设计方案等后续工作,确保建成后及时发挥效益。二是镇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对照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要求,我局积极协调各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标准文化活动室建设,各镇都于去年底都将新建或改造镇综合文化站列入2012年工作计划,目前,桠溪镇综合文化站已做好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建成示范型村文化活动室26家。

1

2、公共文化活动日趋丰富

一是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2011年,在落实部门送演出到挂钩村的基础上,充分调动镇村及文艺团队积极性,形成春节唱大戏、部门送演出、文艺团队走街巷特色,组织送文艺演出100场次;送科技图书下乡3000册;为全县111家农家书屋、25个示范村、3个文体站购置第一批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23.36万元;组织送电影下乡860场。同时,按照电影“2131”工程的要求,成立了电影放映协会,初步形成了以引导、市场运作为一体的电影放映新模式。二是努力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结合螃蟹节、金花节、荷花节和年货文化节等我县特色节庆,每年组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06年起每2年定期举办高淳县群众文化才艺大赛,报名参赛选手每年近1000人,比赛项目有青年歌手、戏剧曲艺、舞蹈、少儿声乐等7项。2007年来每2年举行一次全县各镇文艺汇演,为基层群众展示才华提供平台。2009年9月建国60周年、2011年6月建党90周年之际,分别举行了爱国歌曲演唱会,全县各镇各部门组织合唱队参赛。

3、公共文化产品逐步繁荣

一是艺术培训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县文化馆不断加强艺术培训管理,扩大了培训场地,增强师资力量,开设拉丁舞、中国舞、器乐、书画等20多个培训项目,2011年度,培训人数达3800余人次,打造了以拉丁舞、中国舞等一批亮点培训项目,艺术培训品牌效应不断放大。二是免费开放工作全面实施。文化馆、图书馆开辟专门的少儿文化培训和少儿图书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通过各种活动向

2

未成年人宣传红色教育。三是公共图书服务逐步完善。县图书馆每年组织举办青少年有奖谜会、红领巾读书竞赛等活动,每年有上千名读者参与。同时,开办《文化高淳》等各类公益文化讲座,受到群众好评。

二、2012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

1、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一是加快推进保圣寺塔文化园项目建设,重点做好博物馆、图书馆后续的布展设计、内部装潢、运营管理等工作,确保对外开放,县图书馆新馆创成国家一级馆、新博物馆创成国家中型馆。完成县文化艺术中心改造建设。二是指导各镇建设一个不少于1500M2的镇综合文化站,完成40个标准化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三是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整1000户。

2、文化惠民创新工程

一是组织送演出下乡10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1000场以上、送图书下乡3000册以上。二是精心组织举办第四届群众文化才艺大赛。三是强化艺术培训管理,丰富艺术培训内容,提升艺术培训水平;创作歌舞、戏曲、书法美术等作品30件以上,确保10件作品在省、市获奖。

3、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3

一是配合淳溪镇做好遗址考古公园规划编制、立项、规划报批及省级大遗址申报等工作。二是协助做好永庆庵、玉泉寺等文保单位维修工作。三是配合漆桥镇做好漆桥村省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工作;配合做好长丰村、双进村、河城村、蒋山村等古村落保护方案编制工作。四是做好“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打造5个民俗文化村,组建10个重点非遗保护基地和民俗表演队伍,建成高淳民俗文化博物馆,编辑出版高淳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

4、文化产业引培工程

一是突出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进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文化企业。二是依托中博桠溪影视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以创作电影、电视和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企业,打造演艺和艺术品创作中心。三是依托我县良好的文化体育设施,培育演艺、竞赛市场。四是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搭建文化产业统计平台,积极申报省、市文化产业引导扶持资金。五是优化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5、广电宣传提升工程

一是做精新闻节目。在巩固提升新闻节目质量的基础上,开设监督类子栏目《观察社会》。二是做优专题栏目。电台《农村科普广播》、《政风行风热线》、电视《话说高淳》争创省市名优栏目。三是做活综艺节目。电台文艺节目要打造板块式,电视影视节目要标清化、组合式。四是做好互动节目。通过节目评议员、网站、短信等多形式,增加节目的互

4

动性,提高开门办台水平。

6、文化队伍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123计划。建立10个文化名人工作室;引进20名文化专业人才;建立30支业余文艺表演团队。二是督促各镇配备文化专职人员。按照宁委宣[2011]39号《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各镇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不少于3名专职工作人员。三是成立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根据省市文广系统机构改革的文件精神要求,组建县文化综合执法大队,承担全县文化市场、扫黄打非、文物保护、广电管理、新闻出版等执法职能。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