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2019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七年级(上)

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

1.(2分)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正确句子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 载硕果以词旧岁,怀希翼来迎新春。

2.(2分)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汉字写出准确的读音。

狡黠 者鄙 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 ..3.(2分)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冬,人们行走在莽莽榛榛的山林间,感觉到冷寂肃杀。 ....B.她的手经过长年累月的劳作,看上去很憔悴。 ..

C.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这真是一个让人听了骇人听闻的消息。 ....

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4.(2分)下列括号内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个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B.他兴趣盎然地给大家描绘除夕之夜家人们一起看春晚、包饺子和放鞭炮。(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划线词语的词性分别为代词、名词、形容词和动词) D.丑陋、狭隘、纯粹、陈列、拈轻怕重(这些词语从感情色彩上来说都是贬义词) 5.(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 ①除了血缘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

②然数千年来同舟共济,音声相通,认同自己是伏羲、神农、黄帝、蚩尤的子孙。 ③靠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条无形的纽带。 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共有56个民族,血统本自不同, ⑤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④③②①⑤ 6.(4分)名著阅读

明代作家 的《西游记》自问世以来泽被后人,雅俗共赏,历久弥新。流行歌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就是根据本书第七十四回中的一情节改编而成的;网络流行语“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源自央视86版《西游记》中 对观音菩萨说的一句话;现在这本书对青少年而言更是一本励志名著。初中三年,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上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可我们要以 , 。

1

B.⑤①④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⑤③①④②

7.(8分)诗文默写

(1)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诗是言志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陆游借梦境来抒写自己满腔的报国情怀;“ ? ”王湾借雁足捎去思念之情;“ ”诸葛亮借家书告诫儿子做人不能过度享乐;郭沫若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想,他坚信那流星“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满分8分)

8.(8分)11月7日,襄阳市初中语文“四个一”阅读活动评选在襄州七中举行。为了适应当前阅读的新形势,我校将举行“经典名著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大家积极参与。 (1)【补写对联】校学生会拟写了一条标语,可上下联都有残缺,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和经典为伴, 。 下联: ,塑造美好心灵。

(2)【材料探究】请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的“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你的研究结果是: (3)【仿写句子】请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一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郭沫若的诗歌,我坚定了追求梦想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 ,我 。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4)【口语交际】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三、阅读与赏析(共4小题,满分30分) 9.(4分)赏析《天净沙•秋思》,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2

A.这首小令仅 28 个字,生动地表下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B.“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C.“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D.此曲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2)试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

10.(10分)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各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视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亦可笑已!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以刀劈狼首 .②及走,又从之 .

以: 及: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默念狼/所欲者/肉 D.遥望/树上/悬巨物 (3)翻译句子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3

译: (4)两篇文章中狼的形象都很鲜明突出,如从“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 ,从“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可见狼的 。 (5)请从屠户的角度,谈谈这两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1.(8分)阅读《阳光的味道》,完成各题。

阳光的味道 美红

①阳光能有什么味道?很久以前,一个贫穷快乐的女孩儿让我知道了阳光的味道。 ②初中,我是在偏僻的乡下度过的,那种艰苦不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所能想象的。小镇破败不堪,学校亦简陋得不成样子,我们十几个女孩儿挤在一间土坯泥屋里,夏天还好说,一到冬天屋里又冷又潮,冰窖一般。每天临睡前,我们总忍不住抱怨一通。只有芳,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穿打补丁的衣服,吃咸菜窝头,冻得红肿的脸却仍然挂满微笑。

③因为天冷屋潮,我们常把被子抱出去晒。有一次,我和芳一起去收被子。夕阳正是最好的时候,金黄的余晖斜斜地照着,被子晒得鼓鼓的,抱在怀里松松软软温暖极了。“阳光的味道真好!”芳把头埋在一大团被子中,深深地嗅着。“阳光有什么味道?”我感到奇怪极了。

④芳不好意思地笑了:“甜丝丝的,暖暖的,我也说不清楚,你使劲闻闻就闻到了。” ⑤我按芳的话去做了,但什么也没闻到,然而从那以后,我记住了芳,记住了芳的话。 ⑥当我第二次听到有人说起阳光的味道时,已经是许多年之后,这期间我读完初中、高中,上了大学,再留在省城工作。十几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芳的故事也在淡漠中远去,直到前年那个明媚的春日,我在山脚下漫步,芳又从纷纷杂杂的记忆中清晰地走出来。

⑦那是个星期天,阳光灿烂极了,天蓝得高远,我和几个朋友在山脚下的草地上玩,一个很轻柔的声音随风飘来:“阳光的味道真好。”我的心蓦然一惊,循声望去,一位中年妇女正揽着一个活泼美丽的小姑娘坐在青青的草地上。中年妇女眯着眼,微仰着头,阳光洒满她的脸,那上面漾着浅浅的幸福的笑意。

⑧“妈妈,阳光是什么味道?我怎么闻不到啊。”女孩儿轻摇着妈妈的胳膊。中年妇女笑了,她拍拍女儿的头:“你闭上眼睛,用心去闻就能闻到了。”女孩儿真的闭上了眼睛,而且闭了很久,等她再睁开眼时,已经是满眼的晶莹:“妈妈,在黑暗里是不是很难受?”

⑨中年妇女似乎没有看到女儿的眼泪,她又笑了:“傻孩子,妈妈怎么会难受呢?我能闻到阳光的味道,能听到风的歌声,还能听到你骨头生长的声音,妈妈快乐还来不及呢!”

⑩我恍然间才明白,中年妇女原来是个盲人,这一发现,震得我心好痛,不知怎么的,芳抱着一团被子在夕阳余晖中幸福微笑的样子一下子涌现到我的眼前。曾经读过一篇文章

4

《花开的声音》,当时怎么也不明白花开能有什么声音,但作者却说,花开有着极美丽动听的声音,但只有那些对生命充满热爱并以一颗感激之心去看待世界的人才会听到。

⑪我紧紧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阳光的抚摸。风很温暖,轻轻柔柔像母亲的手。阳光融在风里,缓缓淌过我的脸、我的身和我的灵魂,有花和草的清香,有虫鸣和蝴蝶展翅的美妙之音,一切都好极了,生在这世上原本就是一种幸福。

⑫有一股凉凉的东西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我知道那是久违了的眼泪。突然间,我闻到了一种味道,清清的、浅浅的,就像我们平平淡淡的生活。我想,这也许就是阳光的味道吧。

(选自《读者》)

(1)本文以“阳光的味道”为题,有何作用?

(2)文章围绕“阳光的味道”讲述了两个故事,请你简要概括两个故事的内容。

故事一: 故事二: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芳这个人物形象。

(4)流泪是人们流露情感的特殊举动。本文结尾“我”留下了“久违的眼泪”,饱含了“我”哪些复杂的感情?(写出两点即可)

12.(8分)阅读嵇绍波的《一条逃生的鱼》完成各题。

写一条逃生的鱼

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吞吐着火舌吻舔着整个大地。非洲的原始森林迎来了这个夏天的干旱季节。

已经几个月不下雨了。森林里许多低洼的地方已经干涸,一些来不及逃生的鱼已经死去,腐臭的气息在空气中散播着一种恐慌。

有一个洼地里还有一些水,不过要不了几天,水同样会被蒸发干净。鱼们惊慌地四处游窜着,已经感觉到了死神正离它们越来越近。忽然,鱼们听到一首动听的乐曲淙淙响起,鱼们想起了在洼地的前方有一条常流不断的溪流,潺潺流水正有节奏地拍击溪岸。鱼们欢呼雀跃起来﹣﹣我们终于有救了!

“可是怎样才能到达溪流呢?”不知是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洼地和溪流之间横亘着一道浅滩,有好几丈远。”一条上了年纪的鱼说。 “我们根本游不过去。”又一条老鱼开口道。

5

“浅滩上有许多可怕的虫子、残暴的走兽,天上还有凶猛的飞禽。”一条漂亮的长尾鱼说道。

“即使我们能游过去,不等游到那儿就会成为别人果腹的晚餐。”最早开口的鱼补充了一句。跃跃欲试的鱼们沉默了,只听见溪水快活地唱着歌儿。可是鱼们听起来,更像是僧人们诵念给逝者超度。谁也不愿意涉险亲身去试一下,只是默默地祈祷着,等待雨云覆过天空,暴雨将洼地重新变成泽国。

太阳的热度一天天地增强,洼地的水一日日地减少。鱼们艰难地辗转着身子,喘息着。 一条小鱼终于耐不住了,鱼们都劝说它不要冲动,不要去送死。但义无反顾的小鱼终于挣脱了劝阻,一跃蹿上了水面,跳上了浅滩。小鱼奋力地扭动着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前挣扎着,将鱼们的叫喊声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浅滩上的温度太高了,热浪一波一波地卷过。小鱼心里有些后悔,不该离开洼地。它渐渐地感到体力不支,终于虚脱昏死过去。要不了多久,小鱼就会被烈日晒成鱼干。这时,一群觅食的蚂蚁嗅到了小鱼在浅滩上挣扎时留下的腥味,循着气味很快地找到了小鱼。蚂蚁们一哄而上,咬的咬,啃的啃。这突如其来的钻心疼痛迅速传遍了全身,小鱼醒了。小鱼拼命地蹦跳着,翻滚着,幸好离溪流不远,小鱼一个跟头钻进了溪流。 小鱼获救了!

天空中仍然没有一丝云彩,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小鱼在溪流里自在地游弋着。许多日子过去了,身上被蚂蚁咬过的地方还是很痛,但是小鱼心里一点也不恨蚂蚁,想想洼地里的鱼们,小鱼对蚂蚁反而心存深深的感激。

(选自《格言书屋》)

(1)请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阻止其他鱼从洼地逃生到溪流的原因有哪些?

(2)文题是《一条逃生的鱼》,但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写其他的鱼,有何用意?

(3)小鱼为什么对啃咬自己的蚂蚁不仅不恨反而心存感激?

(4)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哪些战胜困难的好方法?

四、写作与表达(共2小题,满分40分)

6

13.(40分)题目:岁月匆匆,走进了中学,也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站在小学进入中学的门上,清点行食,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热,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或许也多了一份烦,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轻松……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我们的道路正向未来延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14.题目: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遐思呢?“考试、椅子、数字“1”、三角形”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

(1)“我手写我口”,请抒真情实感。 (2)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文中不允许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4)600字左右。

7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七年级(上)

期末语文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 1.【解答】答案:

载硕果以辞旧岁,怀希冀来迎新春。 2.【解答】答案: xiá;bǐ

3.【解答】A.有误,“莽莽榛榛”草木茂盛的样子。初冬不该是这种景象;

B.有误,“憔悴”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通常指面容,指手不合适; C.有误,“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和“让人听了”语义重复; D.正确。 故选:D。

4.【解答】A.有误,这个句子中的“每一天每一点钟换一套衣服”是夸张的手法; B.有误,这个句子有语病,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应添加“的情景”; C.说法正确;

D.有误,其中的“纯粹”是褒义词,“陈列”是中性词; 故选:C。

5.【解答】语段阐述文化的重要性。⑤提出问题,①句回答,二者关系密切,所以应该这样排:⑤①,因此可以排除ACD三项了。 故选:B。

6.【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和内容的识记能力,以及对名著的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西游记》内容熟悉,才能准确识记其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知道“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这句网络语言出自红孩儿之口,是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收服红孩儿时,红孩儿看见观音菩萨的第一句话。联系整部《西游记》内容,结合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启示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上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可我们要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答案:

吴承恩;红孩儿(圣婴大王);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7.【解答】答案: (1)河流大野犹嫌束

8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淫慢则不能励精;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满分8分) 8.【解答】答案:

(1)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同行。

(2)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

(3)读吴承恩的小说,我认识了丰富想象的魅力;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

(4)童将军(童老),您好!我是xxx学校的xxx。我们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我校将举行“经典名著伴成长”的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三、阅读与赏析(共4小题,满分30分) 9.【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诗句进行赏析。C.有误,“小桥流水人家”显示出了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景不是作者记忆中的故乡的景象而是眼前看到的实景;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鉴赏,学会分析词语运用的妙处。要品味“瘦”字,首先要感受全文意境,特别是末尾“断肠人”“在天涯”给出的提示。这样才能由瘦马到瘦人,充分感受天涯跋涉之艰辛。 答案:

(1)A、B、D正确;

C.有误,“小桥流水人家”显示出了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景不是作者记忆中的故乡的景象而是眼前看到的实景; 故选:C

(2)“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间接写出游子长期漂泊他乡。 10.【解答】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用刀砍狼的脑袋。以:用。

②句意为:等 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及:等到、待、到了。

9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ABD.正确;

C.有误,句意: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断句为:默念/狼所欲者肉。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遂,于是;以,把;句意是: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尖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4)本题考查对文中狼的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两文都表现了狼的贪婪,不同点是【甲】文中的狼狡猾阴险。如从“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可见狼的狡猾;【乙】文中的狼贪婪,愚蠢,如句子“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可见狼的贪婪,乙文有句子“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可见狼的愚蠢。

(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从屠户获胜的原因来谈,注意拓展。人面临险境时,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冷静沉着(战胜恐惧),寻找有利外部条件,发挥聪明才智,行动果断,敢于出击,获取最终胜利。 答案:

(1)①用;②等到、待、到了 (2)c

(3)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尖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 (4)狡猾/狡诈,贪婪。

(5)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分清主次,生命重于身外之物,不因小失大。(或人要懂得取舍等) 11.【解答】

(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从内容上看,“阳光的味道”就是指生命的味道。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具有乐观阳光的人生态度,用感恩之心去看待世界。从结构上看,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素,并设下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2)本题考查情节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素,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

10

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分别以“芳”和“盲妈妈”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同学芳和盲妈妈分别在收被子时和在青草地上,闻到阳光味道,感受到甜蜜和幸福这两件事。文章用这两个故事闻释“阳光的味道”的意思,突出要表现的中心。

(3)本题考查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和“仍然挂满微笑”等描写中可分析出其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特征。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4)本题考查人物情感分析。题干问本文结尾中的“我”留下的“久违的眼泪”中饱含了“我”哪些复杂的感情。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无误。如可从芳和盲妈妈唤醒了“我”生命中久违的幸福感和“我”懂得了要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意义等角度作答。 答案:

(1)贯穿全文的线索;设下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故事一:同学芳收被子闻到阳光味道,感到甜蜜和幸福。 故事二:盲妈妈在青草地上闻到阳光的味道,感到幸福和快乐。

(3)“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和“仍然挂满微笑”突出了芳的开朗乐观或具有乐观阳光的人生态度;芳收被子能闻到阳光的味道,可见她热爱生活。

(4)①芳和盲妈妈唤醒了“我”生命中久违的幸福感。②“我”懂得了要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珍爱幸福。人生顿悟后的感动和喜悦。③为自己往日抱怨生活中的不顺而后悔。 12.【解答】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文本当中的“洼地和溪流之间横亘着一道浅滩,有好几丈远”“浅滩上有许多可怕的虫子、残暴的走兽,天上还有凶猛的飞禽”可知客观原因是什么。从鱼们的对话当中可知他们内心不够勇敢,缺乏强烈的求生欲。

(2)本题考查对比的手法。细读全文可知,本文除了描写那条成功逃生的鱼以外,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其他的鱼,逃生的鱼勇敢坚强,其他的鱼只会空谈,不够勇敢。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让读者对那条逃生的鱼印象深刻,更好的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文本当中的“蚂蚁们一哄而上,咬的咬,啃的啃。这突如其来的钻心疼痛迅速传遍了全身,小鱼醒了”可知正是因为蚂蚁,才是鱼从虚脱昏死过去的小鱼清醒过来,挣扎逃生。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从这条小鱼成功求生的经历中我们可得两点启示,一是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把困难想得不可战胜,应勇敢的迈出第一点。在实现目的过程中,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据此表述即可。 答案:

(1)客观:洼地和溪流之间横亘着一道浅滩,有好几丈远;浅滩上有许多可怕的虫子、残

11

暴的走兽,天上还有凶猛的飞禽。 主观:不够勇敢,缺乏强烈的求生欲。

(2)对比,用其他鱼的怯懦来烘托这条小鱼的勇敢,让读者有更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3)正是蚂蚁的啃咬让虚脱昏死过去的小鱼醒来后拼命蹦跳、翻滚,它才能钻进溪流,成功地逃生,所以它对蚂蚁心存感激。

(4)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或敢于尝试;面对困难是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等等。

四、写作与表达(共2小题,满分40分)

13.【解答】【例文】

七年级,我多了一份思索

这里是七年级的教室。单调的白色映衬着沉闷的气氛,封闭的环境让我头晕脑胀。成摞的书本下埋着一个个奋笔疾书的同学,偶尔有几个人踱来踱去,原来是在背诵。一切一切都提示着,这里是七年级的教室,七年级的!

我手下厚厚的白卷撑不住笔的落下,难得的课间休息也被黑板上密密麻麻的作业挤满。我感到自己在白卷的海洋里挣扎,在题与题细密的夹缝中呼吸。这是七年级,乏味而沉重。

不知何时,上课铃响起,班里响起了读书声,带着七年级特有的疲劳。无奈。那天讲的是文言文《岳阳楼记》。

浑浑噩噩地过了许久,老师突然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谁能做到?” 我陷入思索,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这个背着重任的七年级学生就如这句格言下渺若微尘的一个人,是攀不上的,思索如清风略过。

那么,他们以什么喜,以什么悲?老师的声音清亮起来。

当我再次陷入思索,只听一个低低的声音:“以国破家亡悲,以百姓安乐喜。” “是,尧、舜、禹以德禅让,鲁迅弃医从文,周恩来在与你们一样大时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只为分吗?别把自己活小活窄了!”

那声音如此凌厉,刺痛我疲惫的心。我陷入最沉重的思索。

七年级以前,我盲从他人,我曾告诉自己读书是为了爱我的父母,是为了辛苦教育我的老师不失望,是为了光明的未来。现在,我生活在七年级的重荷之下,我必须思索为什么读书。

我渐渐明白,读书是为了带给世界改变,带给世界一点点美好。这个社会、国家、世界不需要一个个复制品。这个时代,知识易得,见识难有。

我不能再苦于题海了,不能再对新闻漠不关心了,这个世界需要我去观注,而我更应放开眼去观注世界,而不是活得那样窄。

这些,是七年级的重担下最深沉的思考,是以前我从未得到过的,是压力、痛苦和智

12

慧的名言压着我,才能让我多了一份思索。这些是七年级特有的,只有读七年级,我多了一份思索。

我的耳边响起如鸣佩环的朗诵声,空气都清新了。思索,让我看清目标,让我开始成长,让我的羽翼更加丰满,让我在广阔的开地间飞翔! 感谢七年级的沉重,感谢这份深沉的思索! 14.【解答】

人生处处是考场

雨果曾说过:“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时会开满鲜花,有时会布满荆棘,有时你会笑得很灿烂,有时你会哭得很悲惨。”正所谓人生的滋味,五味俱全,人生处处是考场,要经历无数的考试。要走好人生每一步,关键是要把握自己,千万不能糊涂莽撞,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们会有很多人生选择题。生活中有善与恶,优与劣,利与义,红与黑,尊严与生命等,我们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文天祥选择不屈,所以“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选择弃医从文,所以“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选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选择题选错,我们将选错人生道路,便会被逐出考场。

我们会有很多人生填空题。我们应该用生命、激情和青春去填好每一空。梅兰芳填写了中国戏剧的空白,钱学森填写了中国导弹的空白,袁隆平填写了中国杂交水稻高产的空白……他们的出色答案﹣﹣辉煌的业绩,已经让世人刮目相看。人生不售回程票,填上了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每一空都必须谨慎,不要让后面的路将自己引向万丈悬崖。我们普通人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尽心尽职,心安理得,至少填空题要及格。

我们会有很多人生问答题。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时会有人说,正直、勇敢、、踏实是人生最重要的。不错,那些自私、虚伪、庸俗、浮躁是人生最需要摒弃的。假如这道题把握不好,在做事时会步履维艰,失信于人,将永远地被逐出人生的考场。这中间肯定有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而思考人生方能有如意人生。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如果总是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在你的人生试卷上对号、高分会跃然出现,那会灿烂你的人生!

人生之路坎坎坷坷,犹如曲折的道路,泥泞潮湿的乡村小路,又像黄沙滚滚一望无际的沙漠之路。让我们用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心血来对待这场人生考试,去认真做好每一道题,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题目。只有这样,你才会无愧于人生,无愧于自己,完成满意的人生答卷。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