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李煜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上册】
班级: 姓名:
说明:选自最新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教材,精心编辑了诗的翻译、理解性默写、辨析选择题,后附有答案。
【习题】
一)翻译: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理解性默写:
1.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 。这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 。
3.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 。
4.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 。
5.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 。
7.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虞美人(yù) 窈窕(yǎo) 惊蛰(zhé)
B、 漫溯(sù) 庐冢(zhǒng) 雕栏玉砌(qiè)
C、 羯鼓(jié) 青荇(xìng) 愀然(qiǎo)
D、 滂沱(pāng) 瑰怪(guǐ) 深思慎取(s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辨别 筹码 颠簸 雕阑玉砌
B、忽略 题词 肄业 疼心疾首
C、联手 召唤 惆怅 屈意逢迎
D、朱颜 伏法 寂寥 对薄公堂
3、对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了结,终止
B、雕栏玉砌应犹在 雕栏玉砌:指所在的羁押处
C、只是朱颜改 朱颜:指诗人自己的容颜
D、问君能有几多愁 君:你
4、下面对《虞美人》表现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B、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上阕两句都是由虚到实。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虚写,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5、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三)简答: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3.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词的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
一)翻译: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翻译: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翻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翻译: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二)理解性默写:
1.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其中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选择题
1、 C 2、 B 3、 A 4、 D 5、 B
四)简答:
1.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2.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4.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