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赵 涛(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摘 要:在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实践过程中,如何快速全面地发布信息,强化移动优先,是时时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时代要求,着力介绍打造融媒体平台,将媒体资源汇聚,实现新媒体发布平台的探索。关键词:广播:新媒体:媒体融合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现广播和互联网的融合,加速建立新圈、粉丝群等围绕广播可视化逐渐形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的媒体传播渠道,建立新的传播出口。成规模化。四川广播新媒体依托广播战略举措。广播媒体融合应顺应时代四川广播始终坚持新媒体与传统主持人优势,在熊猫听听APP平台开要求,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媒体融合发展,融入互联网方式,融展原创场景化短音频内容产品生产,展成果的融合,四川广播电视台着力入互联网思维。发布渠道从单一的线建立起熊猫i生活、熊猫i旅行、熊猫打造一个以熊猫听听APP、视频直播、上渠道,如融媒体云平台构建的广播i音乐、熊猫脱口秀等相关场景化短音融合媒体云平台采编为基础的新型主台网、私有云、四川广播融合媒体平频产品。流媒体。利用“互联网+”,实现“广台三个平台的建设,演变成空中渠道、搭建融媒体直播互动平台,实现播+互联网”的融合,加速构建新媒微信、APP、微博、第三方渠道等多个广播信息多源采集,多渠道发布,实体传播渠道,这其中的多种尝试为推平台。以融媒体广播业务平台为核心,现多媒介汇聚与编辑。熊猫听听APP进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音频转码、技审、移动端协同生产。节目内容生产实现了即时热点新闻采考遵循。从单一传统播出拓展到多种渠道的发编发送到云听平台、微信新媒体图文1 广播新媒体融合的方向布。在内容上,素材采集、内容生产、编辑发布,微信矩阵各类型订制活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面临着内容发布汇集成一个平台中,利用互联实现后台设置。依托云里系统,新媒信息量巨大、传播内容极其丰富的现网的传播渠道,实现广播微信和APP体节目制作更新途径增强,视频直播状,从听众来说,人们的收听习惯有同时传播。主持人通过“云里”系统视频互动窗了很大改变,广播听众的需求向着多在广播融合媒体平台素材中心,口可以随时与收看直播节目的用户粉元化方向发展。广播要想持续稳定发将原有的各种素材统一汇聚,如音乐、丝进行互动。通过云里平台系统,新展,就要从传播信息,向提供信息服新闻、视频和音频等,工具层面,利闻现场活动人员可即时将音频、文字、务转变。从内容来说,提高广播节目用移动采访、移动网络,让节目生产、图片在移动采访端进行初次编辑处理,的专业化水平,做好对广播节目的创传播效率与互联网、移动终端深度融发送到云里资源库中,后台新闻编辑新,对传统业务内容的优化,借助视合。同一用户可以听到广播新闻,也人员在资源库中调配各类记者采访音频的方式,实现适合移动互联网传播同步得到订阅的最新资讯动态。频,回传照片,拍摄短视频等各类素材,的音视频节目。在节目生产中采用大在打造创新融媒体产品以及传播大大丰富加强新媒体以及频率新闻内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建方式上,广播新媒体尝试创新,利用容生产制作的手段。作为融媒体重要立技术平台。新媒体深入融合客户端,现有广播直播制作间,架设高清云台应用之一,熊猫听听微信矩阵在整合推出可以实时互动和在线直播或者点摄像头,安装视频制作系统,完成了各精品栏目的同时,实现公众号内容播的节目。优秀广播节目的视频直播体系与播出及资源共享,推荐优秀作品分平台展2 广播融媒体应用模式,实现广播节目既能听又能看的播,促进互推互粉、共同发展的矩阵在广播技术融合与创新方面,四模式,让优秀的主持人以及节目与广效应,营造了一个洞见新视听的新媒川广播已经建立统一的全媒体采编播大听众用户近距离呈现。积极开展延体展播平台。技术平台,实现内容的一次采集、多展性探索,开辟广播全新互动模式,通过管理、技术、运维三大体系种生成、多元传播。利用互联网,实听众向用户转变,广播新媒体主持人结合安全运营支撑平台实现对广播网7THE FRONT▲前沿络的三个统一,统一安全管理、统一技术管理、统一运维管理,为广播业务安全可靠地交付提供有力的保障。利用高新技术打造特色音频产品,采用现代语音合成技术,开发可按广播优秀主持人音色训练定制的智能语音合成软件包,建设智能化的虚拟主持人新闻资讯自动语音播出系统,在熊猫听听APP上首创按四川广播电台主持人音色定制模型的语音新闻播报。融媒体云里平台开辟的支持移动采访的融媒体云手机终端可以在户外进行文字输入,即时拍摄和选用本地图片、视频、音频素材进行即时写稿。在移动客户端进行基于图片、文字、视音频内容素材的实时编排,稿件编、发、排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网络状态下迅速发回到融媒体平台资源管理中心。任务管理在离线状态下可以编辑多个稿件,然后在网络环境下批量发送,对记者上传的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多媒体稿件和素材进行集中审核,进行判断筛选,发挥新闻的及时性,采制一批贴近群众,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新闻话题,保持新闻的采访程序,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使新闻的内容和编播速度实现完美融合。3 构建融媒体传播架构为给用户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媒体访问体验及推动业务快速发展,四川广播正在实现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除原有的全台网内容外,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引入许多来自传统媒体以外的信息和资源,如微博、微信、博客等大量内容。为了增强节目生产的便利性,节目生产人员需要在同一设备上进行不同媒体节目生产的操作,提高节目生产的效率。这些功能的实现,尤其是互联网因素的引入,必将会对节目生产系统带来安全风险。8以安全策略为核心,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维体系共同支撑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加强广播信息系统网络的整体安全防护能力,保障核心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保障体系可应对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各种安全威胁,保障广播各项核心业务以及融媒体平台功能有序开展。在安全策略方面,结合广播业务自身的安全环境,信息安全策略体系文件覆盖信息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制订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体系文件,对管理、技术、运维体系中的各种安全控制措施和机制的部署提出目标和原则。在管理体系方面,按照有关要求,将“安全策略”提出的目标和原则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完善考核机制,组建信息安全管理团队,建立安全专责队伍,加强对内外部人员安全的管理,通过安全教育和专业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形成一支技术过硬的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同时,制订和完善各种流程规范,明确阶段安全目标,制作安全运维操作流程表单,明确考核机制方式,确定安全作业活动计划。由于融媒体平台采集的各类信息素材,类型不同,渠道不同,根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布传播的特点与需求,建立完善的审核流程制度,对记者、主持人、编辑不同角色上传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稿件和素材进行集中审核,并进行判断筛选,从而确保信息稿件以及融媒体产品能够安全地在平台内外交互传播。在技术运维体系方面,按照安全域的思想来进行安全域划分规划,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域保护措施和相关安全产品的标准,保证信息系统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目标的实现。技术体系内容主要包括访问控制、信息完整性保护、系统与通信保护、物理与环境保护、检测与响应、安全审计、备份与恢复等,针对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资源抽象、软件平台、应用安全、数据安全进行安全防护。法律法规、制度,制订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对管理、技术、提出的目标和原则形成组建信息安全管理团队,通过安全教育和专业安全培训,形成一支技术过硬的信息安全人才,制作安全运维操作流程,由于融媒体平台采集的各类根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布传播的特点与需求,编辑不同角色上传的文字、图片从而确保信息稿件高效传播。4 结束语从现实层面来看,融合发展虽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还有诸多问题还待解决,站在全媒体运营管理的前沿,四川广播有强烈的推进意识,明确文化定位,建构了符合新传媒环境的体系结构,取得明显效果,在如今的环境中获得了相应竞争力。融媒体发展过程中,四川广播发挥了传统媒体专业制作的优势,结合新媒体平台发布传播快速、收听收看灵活的特点,找到较佳的融合点。在媒体形态高度丰富的今天,面对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的冲击,利用好传播的媒介和手段,整合好资源、渠道和信源,增加新功能,提升传播能力,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参考文献:[1]李建文,谭宇.广播电视全媒体融合的三种模式研究[J].试听,2018(9):9-11.作者简介:赵涛(1976—),男,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广播业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