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视角 j谰 羲 传统广播新媒体化的发展趋势研究 王礼 510699)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广州摘要:随着我国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媒体行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这对广播媒体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考 验。多年来,各种形式的广播媒体相继出现并获得人们的赞赏,同时也给国内的传统媒体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 战 传统媒体行业如何才能在新媒体的挑战下重新赢得发展,这是目前广播媒体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国内 广播新媒体发展的现状,解析新媒体给传统广播媒体带来的影响以及传统广播如何在新媒体的巨大影响下获得发展. 关键词:传统广播;新媒体: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志码:A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体有了新的变 化发展。可以这么说,媒体的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巨大 的变革。所有没有能跟着时代潮流发展、不能在技术上取得进 步的媒体形态都会慢慢地被人们遗忘,并且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些能够接纳比较先进理念与科学技术的媒体形态,因为有 着比较不一样的优势而获取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媒体需要不 断地升级更新,不能跟上新的发展趋势的媒体形式就会被渐 渐淘汰,传统的广播媒体也是如此。广播媒体为了在科学技 术的变革当中取得新成绩,就会进行系统的升级,开始技术变 革,新的媒介形式也就因此而生。一般情况下,传统媒体形式 得到完善就会带动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国内的广播新媒体的发展就一路平坦。其实际上还是存在着 许多问题。 一、国内广播新媒体的现状 笔者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有几个特点,无线性的传播,在数 字技术的根基上进行互联互通。以媒体的形式为依据,目前国 内的媒体的受众群主要分为三类:电视人群、手机人群与互联 网人群。笔者以这三种媒体形式为研究对象,解析国内广播新 媒体当前的问题。网络的优势比较突出,网络视频的发展速 度比较快。网络视频就是以传播媒体、网络视频服务商所提 供的视频资源作为内容,以在线的形式进行直播或者点播,为 人们提供声音和图像。2006年初,国内的网络视频开始呈现快 速发展的趋势,市场上出现很多的视频网站,并且得到了各方 面的支持,比如说优酷、六间房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 举办是国内规范视频新媒体发展的前兆,媒体形式开始变化。 由于相关国家部门的管理介入,视频的版权管理开始规范化 和制度化,一些不规范的视频网站不得不退出市场。到目前为 止,国内的网络视频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首要问题就是版 权不明确,内容的重复率高,主要原因是跟风严重、创新少,造 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也给管理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此外, 一些不良视频在网络上传播,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 不良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的速度较快,传播范围还比较广,给社 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较大。再就是视频的图像质量还待提升。 由于网络视频技术还不完善,各个地方的网络输出的环境不 一样,导致受众在收看视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传输速度慢、视 频不清晰的问题。最后,商业利益模式也不够成熟。经营的模 式不够完善,获取利益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有很多视频网站长 时间处于收支不平衡状态。 二、手机广播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手机媒体业务在200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当中发挥了很大 的作用。此后,在电信运营和广播传媒的大力支持下,手机广 播媒体业务就成为了广播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手机传媒有 便于携带、便于互动的优势,可以说是在广播传媒体系当中占 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北京奥运会之后,随着网络的普遍, 以媒体输送技术为根基的手机传媒业务获得了明显的发展. 134 文章编号:1674—8883(2017)09—0134—0l 手机传媒接收与传送的信号速度有大幅度地提高,手机传媒 向商用的方向发展。这些发展状况都弓l起了移动运营商的重 视,移动运营商们都将手机传媒作为3G时代的主要收益工具, 也开通了多种流量包的包月计划,可以使人们在享受低价的 时候,还能享受到有着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画质。可是手机传媒 的发展还是会受到许多制约,比如内容少,同质化现象比较严 重,国家技术标准与传媒行业技术标准一样,盈利的模式比较 单一等。 三、结语 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内容共享、媒介边缘弱化、渠道融 合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在合适的情况下,新媒体已经成为 声音与视频等资源融为一体的全面性服务工具,广播传媒的 边界将会渐渐消失。内容资源共享是媒介相互合作的主要手 段,因为内容资源是广大受众接收广播传媒新媒体的因素,又 是各种新媒体竞争的主要资源。内容资源进行共享后,就不 会出现媒介市场垄断现象,而且科学的、比较新鲜的内容就会 成为新媒体主要的竞争对象。再就是资源渠道和终端的结合, 今后,一些业务就会在媒介结合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交汇。新 媒体于广播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网络视频的范畴大于广播 传媒,网络视频具有播放时间无和内容丰富多彩的重要 优势,而且还会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今后,网络视 频会渐渐弥补自身的不足,其在质量、时间、内容方面都会超 过广播传媒。 参考文献: [1]张宏兵.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力移动新媒体实现广播电视 的新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5(18):80. [2]夏囡囡.刍议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J].新闻研究导刊,2016(O3):87. [3]程龙.浅论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及管理对策[J].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17(02):126. [4]王娅.广播电视农村传播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 2015(15):280. [5]宋伟涛.广播电视采编中人物报道的特点与技巧应用分析 [J].视听,2015(O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