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TC管桩施工方案

PTC管桩施工方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PTC管桩施工技术方案

1、机组配备:

设备情况:(详见附表1) 人员情况:(详见附表2) 2、准备工作

先清除地表的杂草、树根、耕植土等整平地表。在路基外侧开挖排水沟,临时排水沟不能和农田排水沟渠共用。在施工期间不能长期积水,在非降雨时间,临时排水沟中水位要低于工作平台1米。将原路侧边沟清淤后用素土填平压实。

根据削坡对路面结构进行铣刨。铣削路肩处旧路基填料,设计要求最终铣削宽度为0.5-1米,实际时留20厘米的富余量,等待路基开登时载铣削到位,避免早削坡后被降雨冲刷。

削坡后坡脚外场地整平至桩帽下30厘米,戗5%石灰回填并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

路基底板的施工质量及检验要求:(详见附表3) 3、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附表4) 4、施工工艺 1)放线、定位

按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桩位施放误差不得大于±10cm插上小木桩或圆钢筋定出桩位中心,测放桩位自检合格后,报甲方及监理复核,合格并经监理签字后方可使用。施工中,由于打桩挤土等各种因素影响,必须定期对桩位按系统进行复测、校核。插桩前用白灰沿桩位中心划一直径同桩靴相同的圆或正方形作插桩定位,并在所定出桩位的两侧定出控制点,施工过程及时监控、调整。 2)桩机就位及进桩验收

设备进场组装调试后,移机至桩位上就位调整。在软弱地基上沉桩时,桩机下部垫钢板或路基板。施工时,调整桩架使之处于垂直平稳状态。施工前在拟打桩的侧面和送桩器的侧面上设置标尺,以便于每米沉桩锤击数的记录和最终贯入度的测定。

本工程采用成品桩,进场管桩的质量应满足下表要求:(详见附表5) PTC桩的施工质量及检验要求:(详见附表6)

检查其质量保证资料,如合格证明书等,确保其强度、龄期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对检验不合格的桩,如桩靴(尖)偏离中心线、桩身有裂缝、桩顶法兰倾斜、混凝土强度达不到龄期要求等,将不予施打和验收。

成品桩堆放场地尽可能靠近打桩施工地点,场地要平整、坚实,垫木放到吊点位置,堆桩层数不超过五层,管桩两侧设防滑木楔。运输起吊和堆放质量及检验要求:(详见附表7) 3)试打或试压

正式沉桩前,为了对施工工艺技术设备作出合理评价,及时提供场地地质情况,根据设计方要求,按施工流程进行桩的试打、压。试桩数量由设计方确定,向设计方提供沉桩记录。

试桩数量及位置:根据各类桩型及所处的方位、桩长、情况和地形、地貌条件选取,数量以监理、设计方确认为准。

沉桩工艺报告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4)打桩顺序

应先在洗坡后的坡脚处打第一排桩,以减小挤土效应和打桩震动对旧路面结构及路基稳定的影响,当打完大于200米范围的坡脚处桩后才能回过头来打第二排桩,即同一路的横断面上的PTC桩不能连打 。 5)吊桩

本工程使用的PTCφ40厘米管桩,桩长8~16m,每节长约5~14m,采用两点起吊,吊车水平起吊(吊机的两根钢丝绳夹角不得大于60°),直接将管桩吊送至桩机起吊位置内。 6)沉桩

A静压法:首先桩机就位用线锤对中,然后用钢绳绑住桩身单点起吊小心移入装机,然后调平桩机,开动纵横向油缸移动装机调整对中,同时用两台经纬仪在打桩机正面和侧面距离15m左右成90°控制桩身垂直度,并使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以免沉桩时发生偏击,造成桩头破损。第一节桩入土30-50厘米后检查和校正垂直度,桩身垂直度一定要控制在0.5%L以内(L为桩

长)。开动压桩装置,记录压桩时间和各压力表读数,保持连续压桩并控制速度1-2米/秒。最大压力不得大于单桩强度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B锤击法: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第一节桩的沉桩质量,认真注意稳桩、压锤时的桩身变化情况,发现有偏移、倾斜或斜桩过大时,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

在施工为做到有效控制,采用重锤轻击的方法施工。开始沉桩时,如地面表层土质较松软时,先利用桩锤自重下压,或空打几锤使桩沉入地面3m左右时,再次测量桩身垂直度,无误后方可继续施打,否则拔起重插。如遇障碍物引起桩斜,亦需拔起重插,直至满足垂直度要求。开始沉桩时桩锤油门控制要小,随着桩入土深度的增加,阻力增大,逐渐加大油门。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观测桩垂直度(斜桩倾斜度),以免遇到地下特殊情况使桩发生倾斜而打碎或打断,并应观测落锤高度。对桩帽内的缓冲垫材要经常检查,及时更换,保持始终平整,以保证桩头完整,使桩顺利地打到地面。 7)接桩

接桩时桩头高出地面1.0米左右,采用两台电焊机对称焊接。先将下节的桩头加上定位板,再将上节桩放在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将上下节接直其错位偏差不大于2mm;焊接前要确认端板是否平整,上下桩如有间隙要用楔形金属板全部垫实焊接牢固,焊接前应保证上下端表面用铁刷清理干净(坡口处可见金属光泽)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要分层对称环缝焊接,坡口四周先对称焊6点,焊接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两层,第一层必须用直径3.2mm的焊条打底,第二层可用4mm焊条焊接,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正确掌握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焊缝必须焊满,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达到二级焊缝。管桩焊缝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要保证焊缝强度不小于钢板强度,采用E43焊条即可。

管桩接完毕后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冷却8分钟后方可继续打桩施工。遇大风大雨施工时,要采取挡风挡雨措施,保证焊接质量,焊丝(焊条)必须干燥,否则不得施工。风雨(小雨)天在自制的挡风作业棚内进行接桩焊接(相当于室内施焊作业),以保证质量和技术要求。

8)停打标准

正常情况达到设计高程终止压、打桩。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锤,报甲方、监理,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打桩。

贯入度剧变,或最后贯入度相对设计值或试桩资料过大过小;桩身突然发生倾斜、偏移或锺击时有严重回弹;桩顶严重破裂或桩身产生裂缝;桩架剧烈晃动;其他异常情况。 9)施工记录

沉桩过程中,按甲方、质监站、监理要求,及时、详细、如实、准确地做好打桩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等原始资料,并及时审报,工程竣工后,一道编入竣工资料。

10)成桩质量检测

承载力检验,采取静压、静推试验进行承载力测定,试桩数量由设计方根据地层情况、施工记录,并综合考虑所处方位。我方将根据测试单位的检测实施方案作好配合工作。

检测指标要求:(详见附表8) 11)混凝土桩帽施工

成桩质量检测合格且经监理检验通过后,人工开挖桩顶处基坑。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按图纸要求,焊接桩帽管桩的连接筋并绑扎桩帽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养护。PTC桩帽施工质量及检验要求(详见附表9) 5、保证措施

5.1打入桩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成立QC小组。 2、施工前编制好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检修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其能正常运行。

4、做好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要对技术要求深刻领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虚心向监理、甲方学习请教,凡技术方案等需先呈甲方、监理批复后,我方方可施工。 5、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根据质量标准认真做好自检、互检和专检工作,在施

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交检查制度。

6、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学习教育制度,使全员牢记“质量就是生命,以质量求生存”的基本理论,提高质量意识。

7、加强质量检查制度,按提供的设计图纸、文件、变更设计通知及施工验收规范严格组织施工。

8、认真执行质量管理目标,积极开展TQC小组活动,不断优化施工工艺。 9、加强接桩质量的检查和接头隐蔽验收工作,作好检查记录,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的现场检查和签证工作。

10、加强材料验收工作,把好桩的质量关,没有产品合格证,型号、规格不符的以及有裂缝的,严禁进场使用。

11、桩位测放一定要认真仔细,并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和甲方进行复测,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定位偏差不许超过10cm。 12、对质量不稳定的关键工序要进行预防性控制。

13、认真作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全员明确质量要求和标准。 14、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小组会议,进行质量分析,消除质量隐患。 5.2安全保证措施

1、认真贯彻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查隐患,定措施,提高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本工地实行项目经理、安全长和总工程师三人小组负责制。 4、执行地方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生产操作规程及操作守则。

5、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6、三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

7、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及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8、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9、打桩区域四周用安全带维护,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吊机必须完好,扒杆下方不准站人。

10、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11、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禁止赤膊操作。

12、电焊机必须一机一闸并装有开关。

13、施工中一切工作有统一信号、统一指挥,全体作业人员须集中精神,指挥人员指挥不明或违反规定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但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止信号须立即执行。

14、机械的检查保养和排除故障,都应停止作业后进行,禁止在运行中检修。 15、为打桩机械铺设的道路一定符合要求,平整度小于1/100,地耐力大于127KPA。

16、桩锤工作时,严禁下降起落架,起落架提升、下降必须平稳。

17、桩机行走时,桩锤应放在最低处,行走速度必须放慢,并随时注意导杆侧面倾斜不能超过1~2度,作业完毕后把桩锤平稳地放在枕木上。 18、桩锤的抱瓦与导管之间的空隙不得大于7mm。

19、拔送桩时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时必须缓缓的慢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钢丝绳的变化情况。送桩器拨出后,地面送桩孔必须及时回填或加盖。

20、桩机不准与履带成90度侧向吊桩;吊桩钢丝绳与导杆的夹角不得大与30度。

5.3文明施工措施

1、搞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按照甲方确定的作业时间进行打桩施工。 2、施工现场作好临时排水设施,有组织地排入排水沟,使其形成整体的排水系统,保证场地内不积水。

3、现场堆放的设备及材料,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

4、制定相应的卫生制度,作好宿舍及个人卫生,搞好职工生活及食堂卫生。 5、作好降耗增效工作,加强现场材料及油料的使用和管理。 6、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使其保持外观清洁。

7、完工后做好清理工作,做到工完料清,工完场地清。

设备情况(附表1)

序号

机 械 名 称 规格 设备状单位 数量 产 地 备

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履带式柴油打桩机 履带式柴油打桩机 柴油打桩锤 柴油打桩锤 柴油打桩锤 电焊机 电焊机 轮胎式起重机 轮胎式起重机 电焊机 发电机 DH508 PD80 D80 D62 D62 NBC500 AX-300 TG35M 25t AX300 120KW 况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2 2 2 1 1 4 4 1 2 4 1 日本 抚顺 德国 德国 上海 上海 上海 美国 美国 上海 注

人员情况(附表2)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施工负责人 技术员 测量员 安全员 桩基操作手 焊工 杂工 姓名 人数 1 1 1 1 3 3 3 备注

路基底板的施工质量及检验要求:(附表3)

序号 1 2 3 检验项目 底层厚度 底层压实度 底板处理宽度 质量要求和 允许偏差 ≥60cm ≥93% ≥路堤坡脚线加1米 检查规定 检查频率 6处/200平米 6处/200平米 6处/200米 检验方法 尺量 密度法测量 皮尺测量

施工工艺流程图(附表4)

清表整平 原槽戗灰30厘米、填筑30厘米8%灰土压实 桩位放样 静压机就位 经纬仪调整垂直静压第一节桩 起吊第二节桩 电焊接桩 检查焊接质量和垂直度 静压第二节桩 重复前面的压桩工艺至设计标高 检查整桩质量 绑扎桩帽钢筋及连接筋、现浇砼、养护 铺筑加筋碎石垫报验

成品桩,进场管桩的质量应满足下表要求:(附表5)

序号 1 项目 粘皮和麻面 桩身 合缝漏浆 局部磕损 内外表面漏筋 表面裂缝 桩端面平整度 断筋、脱头 桩套箍凹陷 内表面混凝土塌落 质量要求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表面的千分之0.5 每处深度不大于10毫米且应修补 漏浆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每度不大于300毫米累计长度不大于桩长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毫米,且应修补 磕损深度不大于10毫米,每处面积不大于50平方厘米且应修补 不允许 不得出现环向及纵向裂缝,但龟裂及裂纹不在此限。 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不允许 但预应力筋为钢丝时 断丝和滑脱钢丝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数3% 凹陷深度不大于10毫米 不允许 2 3 4 5 6 7 8 9 10 桩头及装套箍与桩漏浆 深度不大于主筋保护层厚度 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1/4 应修补

PTC桩的施工质量及检验要求(附表6)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检验项目 桩位 第一节桩垂直度 后续桩 垂直度 接桩时错位偏差 焊接 层数 焊接 点数 桩长度 桩头 标高 质量要求和 允许偏差 偏差±10cm ≤0.5% ≤1 ≤2mm ≥2层 ≥6点 (对应位置) 全长(扣除土塞长度) 偏差±5cm 检查频率 抽查2% 查施工和监理记录 查施工和监理记录 全部 全部 全部 全部 抽查2% 检查规定 检查方法 经纬仪检查 经纬仪检查 经纬仪检查 尺量 目测 目测 锤球法测量、结合施工监理记录 水准仪测量 备注 纵横方向

运输起吊和堆放质量及检验要求(附表7)

序号 1 2 3 4

检查项目 管桩运输 管桩堆放场地 管桩堆高 起吊方式 质量要求 运输时的桩悬臂长度≤1.5米 密实平整或垫木 ≤5层 两端起吊 检查规定 检查频率 随时 随时 随时 随时 检查方法 皮尺测量 目测 目测 目测 成桩检测指标要求:(详见附表8)

桩长 m 12 14 16 18 20 22

桩间距 m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单桩承载力极限值 kn 400 450 520 620 700 800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安全系数2.0)kn 200 225 260 310 350 400 复合地基承载力 kpa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PTC桩帽施工质量及检验要求(详见附表8)

质量要求 序号 1 2 3 4

检验项目 和允许偏差 轴线偏位 平面尺寸 帽顶标高 砼强度 偏差±15cm 偏差±30cm 偏差±20mm C30 检查频率 抽查2% 抽查2% 抽查2% 抽查2% 检查方法 经纬仪检查 皮尺测量 水准仪测量 取样试验 纵横方向 28d 检查规定 备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