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1 关键词

物联网、云计算。

物流、两化融合、智(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慧工业等等)。

2 抓出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

2.1 抓住机遇的案例 2.1.1 技术发展变革

2.1.1.1 互联网:腾讯、搜狐、网易、雅虎、新浪、百度 2.1.1.2 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淘宝网、乐淘、拉手团购 2.1.2 国家

2.1.2.1 会计电算化:用友、金蝶 2.1.2.2 国企改革:正菱集团 2.1.2.3 海南国际旅游岛:炒房 2.1.2.4 股权分置:张近东

2.2 当前的机遇

2.2.1 技术发展变革:

2.2.1.1 物联网 2.2.1.2 云计算 2.2.2 :

2.2.2.1 行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2.2.2.2 国家、省市科技计划 2.2.2.3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3 我们该怎么做

2.3.1 巩固现有业务求生存 2.3.2 布局新兴产业图发展 2.3.3 借助外部力量谋捷径

1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3 行业及信息化分析

3.1 物流

3.1.1 基础术语

3.1.1.1 物流:

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1.1.2 物流分类: 分类方法 性质 作用 空间 层次 第一方 第二方 第三方 第四方 第五方 分类 社会、行业、企业 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废弃 国际、国内、地区(区域,重点是城市物流) 解释 需求方为采购而进行的物流,如赴产地采购、自行运回商品 供应方为了提供商品而进行的物流,如供应商送货上门 由物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所进行的物流 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是指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和第四方提供物流信息平台、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集成、供应链资本运作等增值性服务的活动 3.1.1.3 物流层次 3.1.2 要点

3.1.2.1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工程

3.1.2.1.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3.1.2.1.2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 3.1.2.1.3 物流科技攻关工程 3.1.2.1.4 应急物流工程

3.1.2.2 《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工程 序 1 重点工程项目名称 物流骨干企业培育工程 实施内容 建立重点物流企业认定机制,在各行业、各物流领域培育一批骨干物流企业。 2 建立多式联运协调机制,在重要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一批多式联运中转多式联运设设施。(南宁至广州铁路枢纽建设,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枢纽建设,南宁、柳州、钦州、梧州、施建设工程 贵港多式联运前期工作项目,北部湾港集装箱多式联运项目,柳州口岸货运监管区,南宁和桂林机场物流中转设施新建项目) 依托我区产业发展,加快钢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煤炭、粮食、食糖、农产品冷链、生产资料等一批专业物流设施建设。(柳州钢铁工业物流中心、柳州汽车及配件工业物流中心、南宁东盟国际工业原料产品物流项目、钦州大型石化物流项目、钦州大型煤炭进口基地、百色靖西铝工业基地物流中心、玉林五金机电产品及物流中心、百色煤炭物流配送专业物流工中心、广西区储备粮防城港直属库、贵港区域粮食物流中心、桂中海迅食糖物流中心、广西食程 糖储备体系、南宁直属储备糖库、北海保通冷冻食品加工配送项目、广西汇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猪鸡肉冷链物流项目、贺州市金泰农产品物流加工项目、广西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柳州柳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玉林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南宁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广西物资集团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中心、广西物资集团贵港生产资料物流中心) 制造业与物选择一批有实力的生产性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项目。(汽流业联动试车制造与柳州桂中海迅物流联动、钢铁生产与柳州物资储运联动、工程制造业与国联物流联动、点工程 机械制造与玉柴物流联动、化工与田东运德物流联动、糖业生产与柳州糖网联动) 3 4 2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5 在物流节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南宁国 际综合物流园、南宁空港物流园区、桂林空港物流园区、柳州中铁物流园、柳州钢铁物流园、物流集中发梧州赤水港物流园区、田东综合物流中心、广西物资集团柳州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广西长乐现展区工程 代物流项目) 建设一批城乡配送设施项目,建立和完善城市配送网络,鼓励配送网络向农村延伸,积极物流配送工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盐业公司包装配送盐产品项目、广西富满地农资股份程 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桂林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梧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贵港市农资商品配送中心、贺州市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利客隆配送中心、联华配送中心) 以建设钦州、凭祥、南宁、北海等4个国家已批准及防城港(待批准)海关特殊监管区为保税物流工中心,建立和完善我区保税物流体系。(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程 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业务、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待批)、柳州阳河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规划)、梧州保税物流中心(规划)) 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鼓励企业采用物流标准化物流设施,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开物流标准推展物流通用设施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管理和服务等标准化的研制、实施广工程 及推广工作。(广西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广西物流标准数据库项目) 物流公共信建设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鼓励建设一批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息平台及专(中国—东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与信息中心、柳州市物流公共信息化业物流信息平台、柳州市制造业物流信息系统、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电子信息平台、广西万通国际物流有限工程 公司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6 7 8 9 3.1.3 信息化现状

3.1.3.1 大型3PL、大型企业

基本建有物流系统,GPS、GSM应用较为广泛,RFID、GIS有待普及。 3.1.3.2 中小型3PL、配送中心

建有基本物流系统。 3.1.3.3 中小企企业

基本尚未建有物流系统,一般以企业MIS部分替代。 3.1.3.4 行业、4PL、、物流园区、保税区

尚无较为成熟的系统,各地正在推行。

3.1.4 业务方向

对应系统名称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主要内容 自动识别、3G技术 覆盖物流所有业务 自动识别、3G技术、门户、SaaS(可云计算) 覆盖物流所有业务 根据需要可发展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潜在客户群 3PL、工业、商业等 行业、4PL、、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保税区

3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3.2 交通

3.2.1 要点

3.2.1.1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工程

3.2.1.1.1 公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工程

3.2.1.1.2 公路水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

3.2.1.1.3 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 3.2.1.1.4 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工程 3.2.1.1.5 综合运输协同服务示范工程 3.2.1.1.6 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示范工程 3.2.1.1.7 城市客运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

3.2.2 信息化现状

3.2.2.1 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3.2.2.1.1 20个省(区、市)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监控,路网监控与信息采集设备布设逐

步加密,部分高速公路重要路段实现了全程监控。

3.2.2.1.2 28个省(区、市)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已开通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的车道数约为1300个,平均覆盖率约为15%,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50万。

3.2.2.1.3 开发了1:25万全要素全国公路电子地图、1:5万全国农村公路电子地图、257

幅电子海图和2068幅港口电子平面图。

3.2.2.1.4 已建成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1428个,间歇式交通量观测站22778个。

3.2.2.1.5 各地建设了超限运输车辆监控、治超检测站远程监控等系统,部分省市实现了

省内检测站点治超管理信息联网。

3.2.2.1.6 全国初步建设了52个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所辖水域内船舶的跟

踪监控;结合卫星定位系统开发的船闸过坝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舶合理编队,提高了船闸通过能力。

3.2.2.1.7 “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江干线和京杭大运河逐

步开展,航道管理模式从现场管理向远程管理转变,提高了航道通行能力和利用效率。

3.2.2.2 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3.2.2.2.1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交通政务门户网站建设全面推进。 3.2.2.2.2 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全面启动。 3.2.2.2.3 部分地区建设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3.2.3 业务方向 对应系统名称 主要内容 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 货运管理系统(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 紧急救援系统(EMS) 潜在客户群 智能交通 交通管理部门、运输公司、运营公司

4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3.3 电力

3.3.1 要点

3.3.1.1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3.3.1.1.1 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技术

采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具有控制、保护和监测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终端装置;电力设备在线数字化状态检测与监控装置;电能质量检测、控制与综合治理装置;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3.3.1.1.2 电力系统应用软件

电力系统优化控制软件;新型输配电在线安全监控及决策软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软件;电力设备管理及状态检修软件,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节能运行管理专家系统软件;用电管理软件以及电能质量在线评估、仿真分析软件等。

3.3.2 信息化现状

总体来说,信息化程度较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各系统的性、功能不完备性。正在实施智能电网改造。

3.3.3 业务方向 对应系统名称 变电站环境视频监控系统、主站系统 主要内容 电网公司 潜在客户群

3.4 机关

3.4.1 要点

众多中,均有以为主导工程项目,尤其是物流、物联网、云计算、医药卫生等。

3.4.2 信息化概况

3.4.2.1 现状:信息化程度较高,OA、网站门户较为普及,业务管理也基本建设了(虽然还

不完善)。

3.4.2.2 主要问题:各自为政,信息孤岛,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不符合国家电子政务规划要求。

3.4.3 业务方向 对应系统名称 智慧城市 区域物流 卫生平台 电子政务 主要内容 信息资源建设及交换、数据中心、移动协同 潜在客户群

5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3.5 医疗卫生

3.5.1 要点(35212)

3.5.1.1 3级平台

3.5.1.1.1 建立国家级(卫生部)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支持跨省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业

务协同,实现国家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的综合卫生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3.5.1.1.2 建立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支持跨地市(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实

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

3.5.1.1.3 建立地(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以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

和综合卫生管理为主体的一体化业务信息平台。有条件的县(区)可建设县级数据中心

3.5.1.2 5项业务

3.5.1.2.1 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3.5.1.2.2 加强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含远程医疗) 3.5.1.2.3 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

3.5.1.2.4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管信息系统 3.5.1.2.5 建立和完善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3.5.1.3 2个基础数据库

3.5.1.3.1 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

3.5.1.3.2 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标准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库

3.5.1.4 1个业务网:国家卫生信息网

3.5.1.4.1 一级网络(国家级主干网):由国家统一组织建设,以高速宽带连接(国家

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各省(省级卫生信息平台)

3.5.1.4.2 二级网络(省级主干网):以高速宽带连接各省(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各省管

辖的地级行政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3.5.1.4.3 三级网络(城域网):连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所管辖的医疗卫生单位,由地市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建设

3.5.1.5 2 个体系:数据标准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

3.5.2 信息化现状

3.5.2.1 大医院

基本上已较好完成信息化。 3.5.2.2 中小、社区医院

信息化较弱,有基本的划价、收费管理程序。 3.5.2.3 卫生部门

基本上有部门网站,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尚未建立

3.5.3 业务方向 对应系统名称 卫生管理信息平台 数据中心 主要内容 云存储 潜在客户群 卫生厅、卫生局 卫生厅、卫生局

6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4 技术专题介绍

4.1 物联网

4.1.1 概况

4.1.1.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定义:

4.1.1.1.1 定义1:把所有物品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

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4.1.1.1.2 定义2:物联网是由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试题基于通信技术相互

连接形成的网络。

4.1.1.2 物联网基本特点:

4.1.1.2.1 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卫星、微波,及其它各种感知设备随

时随地采集各种动态对象,全面感知世界。

4.1.1.2.2 可靠的传送:利用以太网、无线网、移动网将感知的信息进行实时传送。 4.1.1.2.3 智能控制:对物体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真正达到人与物的沟通。

4.1.1.3 物联网的架构:

4.1.1.3.1 感知层

➢ 传感器技术:感知物资信息 ➢ RFID技术:智能识别 ➢ 微机电系统(MEMS):采集信息

➢ GPS/GIS技术: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 4.1.1.3.2 网络层

➢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 ➢ Wi-Fi

➢ 通信网、互联网、3G网络、IPV6 ➢ GPRS网络

➢ 广电网络、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 4.1.1.3.3 应用层

➢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 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e)

➢ 行业应用(Industry Application) ➢ 资源打包(Resource Package)

4.1.2 应用范围(具体案例看相关资料):

7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4.1.3 要点

4.1.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4.1.3.1.1 十大应用重点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

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

4.1.3.1.2 示范工程: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5到10个示范城市。 4.1.3.1.3 物联网专项基金:总计50亿元,贯穿于“十二五”期间,预计5年内发放完毕,

首批5亿元物联网专项基金申报工作已在今年5月启动。

4.1.4 产业规模

2015年将达到5000多亿的规模。预计到2015年将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其中传感器100亿元,系统和试验检测700亿元,芯片、中间件和集成模块及设备产业600亿元,工程实施、服务开发系统和运维600亿元。目前智能交通每年以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15年交通运输管理就将达400亿元。

4.1.5 业务方向 对应系统名称 智能交通 环境监测 智慧城市 主要内容 潜在客户群 交通、物流、交管、运输 环保部门 地级市

8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4.2 云计算

4.2.1 概况

4.2.1.1 定义:

4.2.1.1.1 定义1: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包括互联网

Internet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其计算能力通常是由分布式的大规模集群和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搭建。

4.2.1.1.2 定义2: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

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是指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即把存储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上的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协同工作。在极大规模上可扩展的信息技术能力向外部客户作为服务来提供的一种计算方式。

4.2.1.2 特点:

4.2.1.2.1 资源池:计算资源汇聚在一起,通过多租户模式服务多个消费者。在物理上,

资源以分布式的共享方式存在,但最终在逻辑上以单一整体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4.2.1.2.2 按需、自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通过网络方便地进行计算能力的申

请、配置和调用,服务商可以及时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回收。

4.2.1.2.3 快速弹性:服务商的计算能力能够快速而弹性地实现供应。服务商可以根据访

问用户的多少,增减相应的IT资源(包括CPU、存储、带宽和软件应用等),使得IT资源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变化的需要。

4.2.1.2.4 广泛的网络访问:使用者不需要部署相关的复杂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

直接通过互联网或企业内部网访问即可获取云中的计算资源。

4.2.1.2.5 可度量的服务:云服务系统可以根据服务类型提供相应的计量方式,如根据用

户使用云资源的时间长短和资源的多少进行服务收费。

4.2.1.3 影响:

4.2.1.3.1 推动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进程 4.2.1.3.2 构建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提振中国IT产业 4.2.1.3.3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业务动态性和敏捷性 4.2.1.3.4 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助力绿色IT和节能减排 4.2.1.3.5 支撑中小企业信息化升级,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2.1.4 障碍:

4.2.1.4.1 大型服务商和成功案例较少 4.2.1.4.2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 4.2.1.4.3 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问题

4.2.1.5 服务模式:

4.2.1.5.1 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指用户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来使

用租用Internet上的软件,如Salesforce.com。

4.2.1.5.2 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指云计算服务商提供应用服务引擎,

如互联网应用程序接口(API)或运行平台,用户基于服务引擎构建该类服务。

4.2.1.5.3 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指云计算服务商提供虚拟

的硬件资源,如虚拟的主机、存储、网络、安全等资源,用户无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只需通过网络租赁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

9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4.2.1.6 云计算试点城市发展概况: 试点城市 重点应用领域 未来发展方向 云计算专用的芯片和软件平电子政务、重点台、云计算服务产品、云计算北京 行业、互联网服解决方案、云计算网络产品及务及电子商务 云计算终端产品 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上海 务、中小企业服务等 突破虚拟化核心技术、研发云计算管理平台、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鼓励云计算行业应用、构建云计算安全环境 发展目标 应用案例 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 2015年形成500亿元的北工大云计算实验平台,公共云产业规模,产业链规模达计算平台 2000亿元 亚太地区的云计算中心, 盛大网络云计算平台、上海市云3年内在云计算领域形成计算创新基地启动、上海市云计1000亿元的新增产业规算产业基地启动、微软中国将其模 云计算创新中心选择上海落户 无锡云计算中心、盘古天地软件服务创新孵化平台、无锡传感网创新园云存储计算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深圳云计算应用中心、深圳市云计算产业协会、微软云计算领域合作等 电子政务、电子发展商务云、开发云、政务云优化无锡市软件和服务无锡 商务、科技服务等多个云平台,提供多样化云外包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外包等 服务 境 深圳 杭州 教育、电子商打造本土云服务龙头、推进电华南云计算中心 务、电子政务 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 软件业、知识产研发、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立足杭州、辐射周边、面微软云计算中心 权保护等 维护等云计算产业体系 向全国 4.2.2 产业规模

从2009年底到2013年底,云计算将为全球带来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其中为中国带

来超过1590亿美元的新净业务收入。

4.2.3 业务方向 业务名称 集成服务 应用开发 主要内容 以解决方案为基础、以集成为手段 以SaaS为模式开发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应用 潜在客户群 机构、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

5 业务规划建议

5.1 巩固现有主要业务,进行项目产品化改造

5.1.1 OA系统:向城区、县级机构推广 5.1.2 党建平台:向地级市推广 5.1.3 药监系统:向地级市推广

5.2 加强电力行业应用研发,尽快推出自主的产品

5.2.1 数字变电 5.2.2 线路监控

5.3 布局新兴产业,逐步转型

5.3.1 物流 5.3.2 智能交通 5.3.3 物联网 5.3.4 云计算

6 技术路线

10 / 11

IT公司战略规划-精简版

由技术总监牵头规划,建议引入UML建模工具。

7 行动路线

业务分析解决方案否自行研发?开发平台规划开发平台研发是研发过程供应商选择过程客户服务

7.1 业务是基础:

7.1.1 与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研究院所或潜在用户建立密切关系,探讨合作机制。 7.1.2 提出行业信息化(或某业务)解决方案。

7.2 研发是关键:

7.2.1 研发快速开发平台。 7.2.2 与大学、科研机构、相关软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外力快速提升研发能力。

7.3 服务是核心:

7.3.1 帮助顾客成功是服务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7.3.2 强有力的项目团队是服务的基础。

8 人力资源规划

类别 业务 技术 实施 质量 研发 系统 项目经理 应用 职责 以行业为背景进行行业信息化分析,提出行业信息化(或某业务)解决方案,为客户经理、技术人员、实施人员提供业务培训 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确定公司技术路线,进行技术平台研发及维护 以服务器、操作系统、WEB中间件、数据库、存储的应用、实施、维护、优化为方向 以需求为导向,以产品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领导项目团队完成项目实施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以技术平台为基础进行产品或项目开发 对过程质量、产品质量进行控制。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