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浆工艺
6.1 钻孔:采用进口电锤和Ф20的钻头钻孔。最大钻孔深度:
85cm。
伸缩缝钻孔:距缝0.3m,钻60?斜孔至上、下止水之间,孔深以过缝5cm~10cm最佳,开孔位置和孔斜避开上层止水,孔距1.5—2.0m。
施工缝和细微裂缝钻孔距缝10cm,钻60?斜孔,孔深30cra,孔距0.5~0.8m。
6.2灌浆:
灌浆顺序自下而上、由低向高,单孔逐一连续进行。
6.3灌浆压力及结束标准:
a 伸缩缝灌浆压力及结束标准:
灌浆时利用上层止水片出浆,灌浆开始时控制压力及进浆率,等绕过上层止水漏出的浆液初凝后,提高灌浆压力至1.0Mpa,持续灌浆20min后即可结束灌浆。
b 施工缝、细微裂缝灌浆压力及结束标准:
由于上述两种裂缝较细,灌浆开始时控制压力和进浆速率,逐渐提高灌浆压力(一般不大于砼抗压强度的10%)至缝面出浆后,保持10min即可结束本孔灌浆,改灌相邻灌浆孔。
当
相邻孔灌浆后,缝面出浆不能连通时,应在两孔间补孔。
6.4 所有孔灌浆结束后,使用环氧沙浆进行封孔。
七、运用效果分析
通过我们在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万家寨等工程项目中,使用上述方法,针对不同的裂缝类型进行灌浆处理后,未发现任何渗漏痕迹,从处理的裂缝的结果看,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是成功的,所选材料是适合的。针对施工缝和温度裂缝,这种施工方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凿槽→埋管→封缝→灌浆的灌浆工艺。提高了灌浆效率4~5倍。根据我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的对比试验,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工艺对裂缝处原状砼的破坏和细微裂缝因手摇灌浆泵压力过低、进浆量小处理结果差等缺点。在材料的选用上,对渗水较小的细微裂缝采用KLY-G1环氧树脂浆液,该浆液粘度小,可灌性强,具有堵漏和补强两种功能。在伸缩缝灌浆材料的选用上,首次采用KLY-G3堵漏剂,该材料是单组份材料,与LW和Hw相比施工较方便,且膨胀率大、密实性好、粘度较小,可灌性强,与水反应时间可调,在施工中可根据渗漏量大小在KLY-G3中加入阻聚剂调整与水反应速度,可满足各种裂缝的灌浆需要。特别是对伸缩缝的处理,由于固化体具有弹性变形的特点,不会改变伸缩缝的使用功能。
通过灌浆成果分析,可以看出,伸缩缝灌浆时,由于电动泵进浆率高,在相同压力情况下,单米吃浆量较手动泵大,单米耗时电动泵比手动泵少用时5分钟。由此可见,在提高工效的情况下,由于电动泵吃浆量大,材料消耗太大,多数浆液从缝中漏掉。针对上述情况,电动泵在后期伸缩缝灌浆施工中,采用单孔间断灌浆,使浆液在缝中有足够的固化
反应日引司,减少了二次进浆量,单米吃浆量明显的下降,降低3%左右,基本上解决了材料的浪费问题。相对用传统工艺处理伸缩缝灌浆,材料单米消耗多出40%,但工效却提高4~5倍。
温度裂缝和施工缝灌浆时电动泵和手压泵单米吃浆量差别不大,单米灌浆历时平均相差4倍。由于手动泵灌浆压力过小材料扩散半径也相对较小,单米钻孔和灌浆塞消耗相对电动泵多出1倍左右。由此可见,电动泵在工效上和材料消耗上都优于手动灌浆泵,与传统工艺相比较,材料消耗多出30%左右,但由于电动泵灌浆压力大,材料扩散半径相对也较大,灌浆质量相对较好,工作效率提高5~6倍,取得了较好的整体效益。新的灌浆工艺整体上优于传统灌浆工艺,基本上可满足各种裂缝的处理要求,便于在施工中推广。
实践还表明:较高的灌浆压力,有助于对细小裂缝的处理,只要灌浆压力合适,并不会对砼造成新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