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育 免费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创新模式探究 圃邪 鸿 内容摘要:免费师范生教育自其孕育之日起,就潜藏着极大的机遇与风险。免费师范生教育作为一个新鲜 的教育模式,给众多学子提供了人生的方向和选择的目标;同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本身,它又有着些许不 足。而免费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模式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有待完善的方面。本文旨在对比现有的师范生培养 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和“三种机制”的混合武教育模式,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专业技能培养 三位一体 三种机制 创新模式 一.免费师范生教育发展现状 转变。实现就业要靠经济发展,经 又或多或少存在些许弊端。 1.免费师范生专业涵养不足。 及其专业技能培养的意义 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与之相同,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 养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虽然免费师范生的职业方向 已基本确定,但由于受自身的心 理发展特点、职业规划的现状以 及免费师范生就业等因素的 影响,要求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 这儿年以来,“免费师范生教 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和议论 的话题。在过去多年工作的基础 上,近几年教育事业又有了很大 发展,呈现不少新“亮点”,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一定 程度的满足。但同样不能回避的 问题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还存 在同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需求 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在广大 农村地区,师资匮乏成为制约教 育发展、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 索。教育公平需要发展师范教育; 教育发展同样需要发展师范教 育。教育要公平,但不是低水平、 浅层次的公平,因此,教育面临的 来自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普遍反 映:这些年进校的教师,专业层次 越来越高,有很多是研究生甚至 是博士生,理论素养明显提高,专 业功底也很扎实,但作为教师的 专业涵养明显不如从前,理论与 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还有相 当一批人专业思想不够牢固。在 养。而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创新 有利于促进免费师范生实现自我 价值、坚定职业理想、提高职业准 专业学习阶段,一些师范院校越 来越不重视师范课程设置,学生 备意识。师范生专业技能是师范 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 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走向 也是天天学外语准备考研究生、 考公务员。如果不重新重视师范 教育,教育发展就缺乏坚实的基 础。 成功教师的必要条件。然而,传统 模式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日标缺 失,局限于传统的“师范教育” 观念,由此影响了师范生的培养 质量乃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 此,加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模 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现存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 的弊端 2.免费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 的力度不够。与一般的师范生相 比,免费师范生没有太大的就业 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加速发 展,只有发展教育才能确保教育 更加公平。有鉴于此,发展师范教 育、培养更多优质师资显得尤为 重要。 和考研压力,处于一种懒惰懈怠 的状态,因而对自身专业技能培 养的重视度不够。从我周边生活 着的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情况来 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证明,高 素质的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 看,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技 能还是十分关注的,但还是存在 许多同学却忽视了这方面能力的 培养,对自己要求松懈。特别是对 现有的师范生教育模式中, 有北京师范大学的“强化实践教 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随 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知识 化、高科技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 必然趋势。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和 产业大规模升级,必然使劳动密 集型产业和它所吸收的就业者面 临新的选择。过去那种数量大,技 学”,陕西师范大学的“建设实习 支教基地”,西南大学的“提前安 排就业指导工作”,华东师范大学 的“以隐性课程加强养成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的“实施‘本硕一 于前不久实习期问的大四学生来 说,这种专业技能的缺乏就显得 格外突出。 3.免费师范生自我培养的意 识有所偏差。师范生免费教育政 策初衷虽好,但是存在着一些现 体’培养模式”以及华中师范大学 的“实施‘名师授教工程”’等。这 些师范生培养模式各具特色,但 能要求不高的数量型就业势必向 数量精、技能性强的质量型就业 实阻力:首先,这一要求免费 学教育 师范生到农村服务,可能会影响 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南于教育是 个比较辛苦的职业,其职业的吸 引力依然缺乏,适应不了中等教 养的养成。同时,在此基础上,还 可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位就业指 导,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 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样也有效地 遏制了当今许多大学生沉湎于寝 室上网而无所事事的局面,对于 他们的那种恶劣习惯予以抨击, 使之回到正常学习轨道。 3.自主管理成效制。这是一种 涯规划教育,为不同的学生设计 出各自相符的就业策略,逐步形 成配套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 3.学生方面:教学实践和精英 教育 教学实践不等于实习。教学 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资的要求;再 次,这一的实施也会使一些 不热爱教师行业的学生钻的 空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迫于生 活和就业的压力,有些同学可能 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狭义的学习 培养机制。这种机制,其实就是我 们平常所说的自主学习或学 本身不愿从事教育,而为了暂时 逃避激烈的竞争环境选择了师 范。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保证师 资的质量。 4.缺乏有效的引导者和引导 机制。学校、教师和学生没有很好 地联系在一起,不能更好地发挥彼 此相互促进的作用。尽管学校采取 了一定措施来提供免费师范生的 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但这种引导 机制还是不够完善和不够有效,就 拿粉笔字测试一方面来说,很多同 学都是测试前临时抱佛脚练练而 已,平时极少动笔写写。 三.免费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 的创新模式 就上面所述的弊端,我拟构 建一种混合式的免费师范生专业 技能创新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模式一:“三位一体” I.教师方面:名师配给和导师 制度 不同于本校的“名师授教工 程”,在建立优秀教学团队、举办 名师讲座、营造名师为师范本科 生授课的氛围基础上,还以名师 为主导,将名师配给各专业各班 级,带领学生们进行专业技能培 养工作和开展各项有益的学习实 践活动。同时,导师还可根据学生 的个性要求,为之制定出相应的 综合素养提升计划。 2.学校方面:隐性培养和就业 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新建文化建 筑、开展大型讲座、举办公益展览 等方法来拓宽师范生知识面、促 进师范生跨学科学习及其综合素 实践可以在大学生平时上课的时 候展开,如我校在WG教室进行的 个人教学实践。同时,教学实践应 该渗透到师范生各式各样的课堂 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自我 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使得学生更 容易适应今后的教师岗位。不仅 如此,还可以展开精英教育方式, 让各个学生在其更为优秀和擅长 的领域科目进行深造和专攻,提 高其专业技能,加快知识创新和 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模式二:“三种机制” 1.班级管理导师制。这是一种 发挥导师的核心领导作用的培养 机制。由导师做出提议,由学生进 行执行实施。它是“专业学习”、 “师范生技能学习”、“师范生道德 素质基础教育”和“专业实践”四 个部分相结合的全新培养模式。 这种机制的可行性在于导师的领 导作用。有些大学已经开始部分 实施了这种管理模式,取得了一 定效果。通过导师,带领着同学们 积极进行各项学习、活动,加强对 班级的学习活动管理,增强同学 们的能动性。 2.寝室管理互督制。这是一种 以寝室为单位的小范围监督学习 机制。寝室是大学生活动的一个 重要场所,而且学生处在寝室的 时问比较长,因而为此机制的实 施提供了极大便利和可行性。即 学生们在寝室内从事各自的学习 活动,互相督促、学习、进步,“三 人行则必有我师”,大家在增进彼 此友谊的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学 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因而会取得 习。在大学生活中,可能有些同学 比较习惯到自习室或电影场等相 对安静和有学习氛围的地方进行 学习作业,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效 果也很好,对于个人成绩的取得 很有帮助。当然,我们最后对于其 专业技能的判定主要还是看其成 效,即在专业、技能等方面所取得 的成绩。这种机制也具有相当的 可行性。 免费师范生教育作为一个新 生的教育模式,不可能很快做到 尽善尽美。它还需要不断汲取社 会发展的经验和养分,进而走向 成熟。而在这拟构建的两种创新 模式的混合运用之下,充分动用 各方面资源来实现免费师范生专 业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免费师范 生在师范教育的天地中有目的有 方向而又积极健康地成长、发展。 当然,免费师范生教育在今后还 将有一段路要走,而其专业技能 的培养也有待不断在实践中完 善。 参考文献: [1]赵文俊、朱智民:《浅析专业技能 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月第1 期。 E2]张相乐:《关于地方高校加强本科 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问题》,《继续教育研 究》,2005年6月第3期。 [3]董泽芳、陈文娇:《一个值得高度关 注的教育话题一新背景下的师范生 专业技能培养》,《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 年3月第2期。 [4]张美蓉:《免费师范生的心理分析 及对策研究》,《文教资料》,2Oo9年第4期。 邓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