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幼儿音乐教学

浅谈幼儿音乐教学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年11期 浅谈幼儿音乐教学 杨艳霞 河北省邢台县幼儿园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音乐对人们来讲,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获得,同时也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和人生的熏陶。目前,我国倡导素质教育,注重 人才的全面发展。而实施音乐教育则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同时促进幼儿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发展。幼儿音乐教 育就是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幼儿音乐教学的方法,旨在促进幼儿 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幼儿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让幼儿萌发体验美、感受美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对幼儿进行 知识或者技能的培养。传统的幼儿音乐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 题: 1.目标意识模糊 幼儿教师未能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有一个清晰正确的 认识,他们往往只注重幼儿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很少重视 幼儿全面发展的关联性。通常认为唱歌就是让幼儿一起唱, 跳舞就是让幼儿跟着教师进行简单、机械的模仿。对于音乐 的欣赏活动也是幼儿教师进行机械枯燥的讲解。大部分幼儿 教师都片面地将目光停留在幼儿短时期内对知识的掌握,注 重短期效益,仅靠一个预先设定的标准来评价幼儿,造成评 价标准单一,目标意识模糊,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2.未能选择合适的音乐课程内容 一些幼儿教师往往为追求现实功利,希望尽早看到自身 的教学成果,在选择歌曲时虽然在音乐等方面考虑到了幼儿 的声线条件,但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因为自身的某种原 因,出现学习中的困难,致使在唱歌的过程中时常出现跑音 现象。 3.幼儿音乐教师的授课技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通常幼儿音乐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具有强烈的教的意识, 对作品的完成十分迫切,因此常忽略使用幼儿的思维来进行 授课。教师过多地选择了消极的方法,不论是说话、舞蹈, 还是打节奏乐,都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 训练。虽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幼儿掌握了知识,但是这些知 识很难再被幼儿运用到新的情境中,长此以往,就会僵化幼 儿的思维模式,降低幼儿的探索能力,更有甚者还会使幼儿 引发心理障碍。 二、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水平 1.重视幼儿整体发展 音乐活动能够塑造和培养人的个性以及创造力,幼儿教 师首先要转变幼儿音乐的观念,认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幼儿个 性、整体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这样幼儿教师才能通过音乐 教学活动,构建丰富的音乐经验,让幼儿能够快乐地享受音 乐、感受音乐。 2.培养幼儿主动活动 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 为主导开展双边互动活动。新《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 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主 动活动的教育过程。”《纲要》重点明确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地 位。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彻底转变观念,认清自身的角色定 位。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始终注重用音乐来启发孩子的心 灵,不能以“长者”的身份来组织孩子进行活动,而应以同 伴或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鼓励孩子们进 行演唱和演奏,并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在敲、弹、 编、讲的过程中,提高其音乐素养,增强幼儿的音乐表现能 力,激发其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此外,作为教师,还应 该注重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情感,以此来激 文章编号:1671—5691(2015)01卜0217-01 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进行 情感的交流,放低教师的姿态,在不走动的情况下,尽量蹲 在或者跪在地面上,在身高和距离上做到亲切。 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只有幼儿对音乐 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幼儿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 内容。幼儿音乐教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针对幼儿喜欢 模仿但经验不足,好动但又动作表达能力较差的特点,笔者 认为,教师在选择音乐教学内容时,应倾向于选择旋律感、 节奏感强的作品,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感染幼儿,激发其 兴趣,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法 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音乐作品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抽象的音乐能够鲜活地展现给幼儿,这样就有利于帮助幼 儿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 大雪人等角色,通过角色的扮演,将幼儿带到音乐作品的特 定情境中,加强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三、结语 幼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幼儿音乐教育也是人才培 养系统的重点工程。因此,幼儿教师在教授幼儿的同时,还 应不断完善自身,努力发挥自身最大的感染力,使幼儿在学 习音乐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教学语言多用口语的形式。口头表达的过程是:人们将 自己的思维活动借助于词语转换为口语的过程,这就需要思 维清楚,是第一步。然后要有足够的词汇和丰富的情感,最 后用口语表达出来欲想语言通顺,必须环环无障碍。如何提 高口头表达能力呢?可以先繁后简,把课上的导言、各环节 的连接语言背熟到口语的程度,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只写出 提示而练到熟练的口语程度,最后就可以只打腹稿便出口成 章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学术水平。就要在教学 中巧妙地运用多种语言,使本来就美的音乐锦上添花。只有 这样,音乐课才能够切实让学生感受美,才能更有吸引力, 使学生爱学、乐学,动情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总之,音乐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将会像音乐作品的美 一样,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这是一种无形的艺 术教育,也将对音乐教师本身的师德修养、音乐素质的不断 提高,以及自身对文学内涵的不断加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音乐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具体的教学 过程中,通过情感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感 情色彩,富于艺术性和感染力,使语言美与音乐美达到完善 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苏玲.浅谈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伴奏『J].幼儿教学研 究,2014(8):52-53. [2】张玉芝.浅谈幼儿古典音ft.欣赏教学[J].学周 刊,2012(33):162—163. 【3]潘慧颖.浅谈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俪人:教 师.2014(5):1. ・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