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作者:李晓辉 张佳欣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4期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的稳定生态圈。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传统商业银行在存贷款以及支付结算业务方式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改革,更是互联网思维的经营理念与传统金融业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营运和盈利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应积极调整自身的发展运营模式,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传统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互联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相互融合所孕育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冲击着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同时给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源于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兴起,而以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的流行,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增加了一股新的力量。 (一)资源配置的效率性
互联金融的产生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更好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达到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P2P网贷平台为例,大型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致使社会中小企业或个体经营散户的贷款问题难以解决;而商业银行吸收社会存款而支付的存款利息过低,致使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把钱再存入银行。P2P网贷平台依靠互联网技术,给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创造了一个共赢的机会平台,合理的配置资金供需双方的资源,从而提高资金融通的效率。
(二)支付方式的便利性
第三方支付方式产生初期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商业银行和电商企业之间提供一个安全的平台,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人们对第三方支付的认可,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的产业。同时,智能化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移动支付的方式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广大消费者购物首选的支付方式。以支付宝为例,据艾瑞数据统计,支付宝在国内移动支付的份额达80%以上。从另一个角度说,当支付宝成为所有人之间进行交易结算的工具后,则人们对现金的需求便会减少,只需要检查其在支付宝中拥有的互联网货币金额来确定资金的拥有情况。所以第三方支付广泛流行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保证支付安全便利的同时,节约商户之间的支付结算成本,降低了交易费用。③信息处理的快捷性:与传统金融的信息处理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互联网金融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准确快速收集用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降低信息获取的时间和成本。同时通过网上数据库实现对海量数据信息的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隐性成本,最终对用户需求进行合理的匹配。 二、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经营现状
商业银行存在的本质在于金融中介理论,即通过金融中介的有效性信息,对接资金的供需双方,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利润来源于依托客户存款进而转向客户贷款所取得的贷款利息。就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商业银行凭借其原本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未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大的冲击,但是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商业银行在金融界所处的地位有所波动。例如: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自2014年起开始下降;再加上银行2015年将原本3%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到1.75%,存款流失使得商业银行依靠单一存贷息差收入的经营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青睐于量少质优的大客户,而其所忽视的剩余非优质客户对贷款的需求往往不能被满足。自互联网金融兴起后,该项的需求被发掘且得到满足。互联网金融依托于“长尾效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客户需求,以人性,新颖,个性化,快捷方式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互联网金融对量大非优质客户的市场占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和盈利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自2012年起至今短短的几年,互联网技术带动的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给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商业银行积极适应时代潮流,改变其盈利模式,增强自身盈利能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面临的问题
第一,互联网金融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了客户群体,以其低门槛,方便快捷的贷款服务为不被传统商业银行重视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服务,使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息收入下降,从而对其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冲击。
第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总资产报酬率带来负的效应,另一方面其对非利息收入占比带来正的效应。这表明,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积极应对其大环境的改变,转换其单一的盈利模式,重视非利息收入业务,朝向多元化盈利模式发展。 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近十年的迅速发展,促使传统各个行业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在现今的金融行业中传统的商业行业业务正在一步步兼容者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之间的交融,必将提高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效率,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从而更有利于整体金融行业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应对策略 (一)推动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掌握客户信息和潜在客户需求,直接与用户进行交互,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产品,更加方便快捷。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加大互联网技术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投入,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数据资料,灵活的运用和处理相关信息,推动金融业务和互联网的融合,降低服务交易成本,提升自身综合竞争能力。 (二)推动多元化盈利结构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通过服务于不被商业银行重视的中小企业,实现长尾效应,全面整合用户资源,从而分散了商业银行用户规模,对其零售银行业务带来了冲击,直接影响其以息差收入为主要盈利的模式。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认清自身地位,找寻新的收入增长点,积极开发类似于资讯、承诺、担保等非利息收入业务,构建多元化盈利收入模式体系,从而更好的抵御互联网金融对其盈利能力带来的冲击。 (三)构建新的价值增长链
互联网金融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线上直接对接资金供需双方,通过为目标客户提供快捷便利、低成本的服务而使商业银行的中介和支付结算功能受到冲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冲破该种机制的,必须重新构建新的价值增长链。其意思是指,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所掌握的稀缺资源,通过与相关企业开展长期的多方面的合作,以用户为中心,紧跟用户脚步,重新塑造与客户的关系,打造新的产业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