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狼 教学设计

狼 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缀、窘、瞑、隧、洞、其、之、苫蔽

2、反复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3、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4、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二、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理解故事寓意。

(二)、难点:理解名词活用。初一学生点到即可,不必烦琐讲解。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更要重视熟读成诵。

2、疏通文义,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教师可做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四、教法:

1、反复指导、引导学生朗读

2、评价性阅读:以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为主,教师适当引导,教师着力进行的是要考虑怎样引导学生评价,从而有步骤、有层次的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提高学生能力。

3、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读课文为主,中上游学生达到诵读程度;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以评价性阅读为主。

五、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本课特点,学生实际,采用计算机,用多媒体展现狼与屠夫的场景,整体感受,形象直观,有趣,从而突出狼的本性,屠户的勇敢。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同学将自己准备的“奇异”的故事(事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的),讲给大家听,然后教师讲《狼》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三、初读课文,完成两项自学内容:

1、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的识记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博人,著有短篇小说《聊斋志异》。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第二则。

2、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懂课文,把握大意。

四、疏通文意并理解内容。

(一)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梳理文句,并且质疑。

(二)教师答疑并点拨:

1、“缀”这里引申为紧跟。

2、“投以骨”,把骨头仍给他。(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又如“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

3、“骨已尽矣”,也可说成“骨尽矣”。

4、“顾”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

5、“苦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的意思。

6、“奔倚”表示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

7、“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这里是引申义。

8、“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如:狼吞虎咽,就是这种用法。

9、“隧入”从隧道入,如:空运,就是这种用法。

10、“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让学生作比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

11、“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

(三)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词,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词,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四)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五)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解决。

(六)指导学生朗读并熟读成诵

1、注意朗读节奏:

(1)读出轻重。

(2)读出快慢。

(3)读出抑扬。即读出情景,读出语气。

2、朗读: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指明朗读——师生评价

3、诵读:

(1) 、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方法:分层诵读法。所谓“分层诵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的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狼》的特点之一就是写狼,写人,相互交织,构成段内层次。(指导学生找出段内层次,画出停顿的地方。)

(2) 、教师示范:

(3) 、学生诵读

(4) 、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

2、翻译并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1、检查诵读情况,并及时纠正

2、复述故事

3、大家考虑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并用一句话概括:叙述了屠夫与狼搏斗的故事

二、指导学生从屠户的角度对课文进行评价性的阅读,读一段,评价一段。

教师示范: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学生讨论,对二、三、四段进行评价,教师明确:

第二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

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与结局。

三、故事情节

本文整体上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第一、二、三、四段)故事;第二部分议论(最后一段)点明主旨。

四、讨论探究

1、找出文中刻画狼的本性的词语

贪婪凶恶:

狡诈阴险:

2、找出文中刻画屠户形象的语句并概述其特点: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4、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练习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张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①令不可去( ) ②不盈寸( )

③方缚以带( ) ④遂负之以归( )

2、用原文语句回答:屠户面对狼的进攻采取了什么反击方法?

3、请概括屠户的特点?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七、推荐作业:展开想像,把本文改成一篇白话故事。

八、教学过程流程

初读课文——疏通文义——朗读——阅读理解内容——故事情节——探究问题——达标测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