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0KV预防性试验

10KV预防性试验

来源:华佗小知识
10KV 高 压 预 防 性 试 验

种 类 序 号 项 目 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指数 周 期 1)1-3年 2)大修后必须测量 3)必要时 1)1-3年 2)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变换分接开关位置后要测量 3)大修后必须测量 1)1-5年 要 求 1)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量结果相比明显变化。 2)吸收比(10-30度范围)不低于1.1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3 1)1.6MVA以上,各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2)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说 明 1)采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 2)测量前被试绕组充分放电 1 2 绕组直流电阻 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 3 一 电力变压器 4 交流耐压试验 属于破坏性试验,必须在1) 采用工频50hz正弦波电压,时间为1min 其他绝缘试验合格的基2) 交接和大修后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电础上进行。 压的85%。 变频谐振试验装置 1)密封良好,指示正确,测温电阻值应与出厂电阻值相符。 2)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MΩ。 1)各分接头的电压比与铭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符合规律。 2)电压等级在35kV以下,电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不超过±1% 3)其它分接的电压比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1/10以内,但不得超过±1% 采用2500V兆欧表 穿心螺栓、铁轭夹件、绑扎钢带、铁芯线圈压环及屏蔽等的绝缘电阻 测温装置及二次回路试验 1) 大修后 2) 必要时 1)1-3年 2)大修后必须测量 3)必要时 1) 周期为分接开关引线拆装后 2) 更换绕组后 3) 必要时 5 采用2500V兆欧表 6 电压比测量 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7 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试验 更换绕组后 1)更换绕组后 2)必要时 1)更换绕组后 2)大修或事故后 必要时 1) 投运前 2) 1-3年 3) 大修后 4) 必要时 1)1-3年 2)大修后 3)必要时 1)大修后 2)必要时 1)大修后 2)必要时 必要时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与前次试验值相比无明显变化 与前次试验值相比无明显变化 直流法 8 9 10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短路特性试验 局部放电测量 变压器空载负载特性测试仪 利用示波仪,查找放电的特征波形 采用2500V兆欧表 1 测量绕组绕组的绝缘电阻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00 MΩ 二 电流互感器 2 交流耐压试验 1)额定电压10KV,试验电压出厂值为30KV,交接及大修后为出厂值的85%进行,27KV。 可和开关、套管等一起对2)二次绕组绝缘的交流耐压试验为2kv,可外壳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用2500V兆欧表代替。 与铭牌标志相符 与铭牌标志相符 与同类互感器特性曲线或制造厂提供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直流法 CT伏安特性测试仪 CT伏安特性测试仪 3 4 5 极性测量 变压比试验 励磁特性曲线 三 电压互感器 1 绝缘电阻 1)1-3年 2)大修后 3)必要时 不应低于出厂值或初始值的70% 一次绕组采用2500v摇表,二次绕组使用1000V,并将所有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 2 交流耐压试验 1)3年 2)大修后 3)必要时 1)额定电压10KV,试验电压出厂值为30KV,交接及大修后为出厂值的85%进行,27KV。 2)二次绕组绝缘的交流耐压试验为2kv,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 可和母线、隔离开关、套管等一起对外壳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时,二次绕组短路接地 3 空载电流测量 1)大修后 2)必要时 1)试验数据与出厂数据比较没有明显变化。 2)在下试验下,,空载电流不应大于最大允许电流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为1.9Un/3 中性点接地系统为1.5Un/3 与铭牌和端子标志相符 与铭牌标志相符 1) 整体绝缘电阻参照制造厂规定或自行规定 2) 断口和提升杆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0 MΩ 直流法 4 5 6 连接组别及极性试验 变压比试验 直流电阻测试 1) 更换绕组后 2) 接线变动后 1)更换绕组后 2)接线变动后 1)大修后 2)必要时 1)1-3年 2)大修后 1 绝缘电阻 四 真空断路器 2 交流耐压试验(断路器主回路对地、相间及断口) 1)1-3年 2)大修后 断路器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10kv试验电压值可耐38KV 1) 试验电压施加方式:合闸时各相对地及相间,分闸时各相对断口。 2) 相间、相对地及断口的耐压值相同。 3 导电回路电阻 1)1-3年 2)大修后 1)大修后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2)运行中自行规定,建议不大于1.2倍出厂值。 断路器回路电阻测试仪 4 断路器的合闸时间和分闸时间,分、合闸的同期性,大修后 触头开距,合闸时的弹跳过程(不允许超过两次) 操动机构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的最低动作电大修后 压 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检查动触头上的软连接夹片有无松动 绝缘电阻 1)1-3年 2)大修后 大修后 1)1-3年 2)大修后 大修后 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在额定操作电压下进行,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同时测量六个断口的特性参数。 5 6 1)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 MΩ 2)直流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 应无松动 采用1000V兆欧表 7 1 五 高压隔离开关、母线、支柱绝缘子、套管 采用2500V兆欧表 采用2500V兆欧表 交流耐压前后必须测量隔离开关的电阻,耐压前后误差不得过大 采用2500V兆欧表 采用500V兆欧表 2 交流耐压试验 检查闸刀和静触头的接触电阻 检查操作机构的动作情况 电缆主绝缘电阻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 3 4 1) 重要电缆1年 2) 一般电缆3年 1)重要电缆1年 2)一般电缆3年 1)重要电缆1年 2)一般电缆3年 应符合规程规定,联锁装置应可靠。 相与相及相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 每千米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 MΩ 六 电力电缆 1 2 3 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测量 每千米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 MΩ 采用500V兆欧表 4 铜屏蔽层电阻与导体电阻比 1) 投运前 2) 重做终端或接头后 对照投运前测量数据自行规定 3) 内衬层破损进水后 5 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 新做终端或接头后 试验电压25KV 1) 加压时间5min,不击穿。 2) 耐压5min时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耐压1min时的泄漏电流。 中频直流高压发生器 6 1 七 并联电容器 2 电缆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 用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 极对壳绝缘电阻 1) 投运后1年内 2) 1-5年 1) 投运后1年内 2)1-5年 1) 每年雷雨季节前 2) 必要时 1)每年雷雨季节前 2)必要时 1)大修后 2)必要时 1—2年 1)大修后 2)必要时 1)大修后 2)必要时 1)大修后 2)必要时 1)大修后 2)必要时 不低于2000 MΩ 1)电容值的偏差不超过额定值的-5%——+10%范围内 2)电容值不小于出厂值的95% 不低于1000 MΩ 采用2500V兆欧表 电容值 全自动电容电桥测试仪 1 八 氧化锌避雷器 绝缘电阻 测量直流1mA电压及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 工频电压放电测试 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对地的绝缘 低压绕组的绝缘电阻 硅整流元件及高压套管对地的绝缘电阻 高低压绕组的直流电阻 采用2500V兆欧表 2 1)U1mA实侧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正负%5 中频直流高压发生器 2)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不大于50微安。 不低于500 MΩ 大于500 MΩ 大于300 MΩ 大于2000 MΩ 与出厂值相差不超过正负2%范围内 采用2500V兆欧表 采用2500V兆欧表 采用1000V兆欧表 九 过电压保护器 1 2 1 2 3 4 十 电除尘器 十一 直流屏(柜) 1 各项保护检查 1年 各项功能均应正常 检查项目有: a)闪光系统 b)绝缘监察系统 c)电压监视系统 d)光字牌 e)声响 1 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1)1年或小修时 2)大修前、后 1)绝缘电阻值自行规定。若在相近试验条件(温度、湿度)下,绝缘电阻值降低到历年正常值的1/3以下时,应查明原因 2)各相或各分支绝缘电阻值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 2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1)大修时 2)出口短路后 1)试验电压如下: 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3.0Un 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2.5Un 大修前2.5Un 小修时和大修后2.0Un 2)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者,相间差值与历次试验结果比较,不应有显著的变化 3)泄漏电流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在冷态下测量,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3℃ 十二 6000kW及以上的同步发电机 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3 1)应在停机后清除污秽前热状态下进行。处于备用状态时,可在冷态下进行。 2)试验电压按每级0.5Un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 4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1)大修前 2)更换绕组后 1)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的试验电压如下:2 Un +3000 2)大修前或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试验电压为1.5 Un 5 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1)小修时 绝缘电阻值在室温时一般不小于0.5MΩ 2)大修中转子清扫前、 后 大修时 改动接线时 1)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1)更换绕组后 2)必要时 1)小修时 2)大修时 大修时 与初次(交接或大修)所测结果比较,其差别一般不超过2% 应与电网的相序一致 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 6 7 8 9 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检查相序 空载特性曲线 可用2500V兆欧表测绝缘电阻代替 新机交接未进行本项试验时应在1年内做不带变压器的三相稳定短路特性曲线试验 用500V兆欧表 10 三相稳定短路特性曲线 与制造厂出厂(或以前测得的)数据比较,其差别应在测量误差的范围以内 1 绕组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0.5MΩ 1) 与制造厂试验数据或以前测得值比较,相差一般不大于2% 2) 100kW以下的不重要的电机自行规定 磁场绕组对机壳和电枢对轴的试验电压为1000V 2 十三 直流电机 绕组的直流电阻 100kW以下不重要的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对轴的交流耐压可用2500V兆欧表试验代 用2500V兆欧表 3 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大修时 4 5 磁场可变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调整碳刷的中心位置 大修时 大修时 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0.5MΩ 核对位置是否正确,应满足良好换向要求 6 7 十四 交流电动机 检查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直流电动机的空转检查 接线变动时 1)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极性和连接均应正确 1)转动正常 2)调速范围合乎要求 空转检查的时间一般不小于1h 1)5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2)3kV以下的电动机使用1000V兆欧表;3kV及以上者使用2500V兆欧表 3)小修时定子绕组可与其所连接的电缆一起测量,转子绕组可与起动设备一起测量 4)有条件时可分相测量 1 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小修时 2)大修时 2 绕组的直流电阻 1)1年(3kV及以上或100kW及以上) 2)大修时 3)必要时 1) 3kV及以上或1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者,可测量线间电阻, 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1% 2)其余电动机自行规定 3)应注意相互间差别的历年相对变化 3 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1)大修时 2)更换绕组后 1) 试验电压:全部更换绕组时为3Un;大修或局部更换绕组时为2.5Un 2)泄漏电流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最小值的100%,泄漏电流为20μA以下者不作规定 3)500kW以下的电动机自行规 有条件时可分相进行 4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1)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1)大修时不更换或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后试验电压为1.5Un,但不低于1000V 2)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后试验电压为(2Un+1000)V,但不低于1500V 1)低压和100kW以下不重要的电动机,交流耐压试验可用2500V兆欧表测量代替 2)更换定子绕组时工艺过程中的交流耐压试验按制造厂规定 1)对双绕组的电动机,应检查两分支间连接的正确性 2)中性点无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 1)空转检查的时间一般不小于1h 2)测定空载电流仅在对电动机有怀疑时进行 3)3kV以下电动机仅测空载电流不测空载损耗 5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 接线变动时 定子绕组的极性与连接应正确 6 电动机空转并测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必要时 1)转动正常,空载电流自行规定 2)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值不得超过原来值的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