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路基及面层施工要点及其控制
措施
摘要:作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本文主要阐述了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路基的施工程序、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因此,对公路工程的施工,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施工方案、施工机械等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公路路基;面层;要点;措施 前言:
公路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公路还是连接着各个城市的枢纽, 在这样的机遇下公路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着,公路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人们的行车安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一 公路面层施工的重点 1 沥青。
沥青的选择应当依公路等级和当地的情况而定。夏季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沥青应当耐高温,反之低温气候应当选择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相互矛盾则优先考虑高温性能要求。沥青的这种气候性的选择使得沥青的存储运输要做好密封措施,避免沥青被污染。沥青的存放也有着严格的标准,不同的种类和标号应按类存放,它的存放温度控制应在 130~170℃之间,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沥青应当在常温下存放。
2 集料。
为了能够很好地反映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能,集料的选择也有着一些讲究,对于粗集料禁止使用鄂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集料应当干净不要经过水洗,硬度大,耐磨易嵌挤,且他的存储时间最好不要太长。
3 混合料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这三个阶段应该按相关的规定执行。沥青混合料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的确定应当尽量提前,这样能够保证材料规格和数量的准确,促进工程按计划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沥青混合料中检测不合格的部分。
4 拌和。
拌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普通沥青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 165℃和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 190℃,沥青的的拌和应当选择合适的加热方法稳定它的温度。由于改性沥青的特殊,使用它之前或者是在它发生离析时需要对它进行不断的搅拌。
(2)施工前应当注意含水量,在集料在拌和前控制水的含量在 1%内,这样可以方便调节冷料的进料速度,同时确定集料加热时间和温度。为避免集料发生离析,应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当集料级配发生变化或换用新材料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3)对于混合料的加工应当注意各种材料搅拌的的速度、时间和温度,不均匀的沥青混合料应该是花白的、离析的和不是结团成块的。另外应该随时地做好对拌好的料的检测,禁止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沥青的使用。
5摊铺。混合料的运输车也有着相对的相求,重量最好能超过20t,车厢干净且有保温功能,为了避免混合料的粘附,可以再车厢底部抹上一层洗涤水。另外混合料的运输能力应当比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要快。从贮料仓按中、后、前的顺序向运料车装料,在这个过程中为避免混合料离析,运料车需要不断移动。混合料运抵摊铺现场温度不得低于 130~150℃。需要连续摊铺时,运料车与摊铺
机的距离保持在10~30cm 左右,卸料时,由摊铺机推动挂空挡的运料车向前运作。
6 碾压。运用钢筒式静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结合的方式对沥青混合料的路面进行随式碾压。在这一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沥青混凝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当施工时的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时,沥青混凝土密实度就越容易地达到高点。为确保压实工作在有效的压实时间内有效完成需要在压实过程中做好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控制和混合料允许碾压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掌握。
二 公路路基施工步骤
1 路基填料。为保证公路的顺利施工,要选择符合相关要求规范的路基填料。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 0~30cm 的路床,其填料的CBR 值应大于 8。同时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应当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当一些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达不到相关的要求规定,应采取掺和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
2 运输及摊铺。(1)堆料的路基需要表面是湿润的,所以先要洒水。(2)如果运输距离较远,运输过程中应予以覆盖,以防混合料失水。如果混合料在装卸的过程中发生了离析的现象,在摊铺前应当先将其拌匀。如果发现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的2%,需要洒水增补。(3)在摊铺前同时要注意高程、平整度和横坡度的控制度,控制摊铺厚度系数为1.15~1.35。
3 压实度控制。路基的压实要分别遵循先边后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要求,保证路拱的形成,形成合适的土基强度,防止松土被机械推动。在辗压前,从路中线向路堤两边进行整平处理形成 2%~4%的横坡。对于超高部分的处理可以使其形成单向超高横坡遵循由低向高的顺序。前后两次辗压轮迹应重叠 12~20cm。路基压实时应注意均匀性,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陷。
4 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施工主要是通过土石方作业,修筑满足性能设计要求的路基结构物,从而为路面结构层的施工提供平台。
(1) 路基的挖方施工。路基挖方施工前必须先做好截水沟、盲沟等临时排水设施,以防止地下水侵泡路基,对于一些需要深挖的土质路基路段,或是不良地质条件路段要尽量避开雨季施工。路堑边坡的开挖不允许留有松动危石,并应及时整修好上边坡,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路基填方施工。路基填方施工最关键工序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填料。填料出来满足最小强度要求外,回填应均匀、密实,避免出现粗粒或细粒过于集中的现象,当石块含量较大时,石块间空隙应以石屑等材料铺嵌填密实。一般来说填方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度的 2/3,且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15cm,路槽底面以下 0~80cm 范围内不得用粒径大于 10cm 的材料填筑,路槽底面以下 80~150cm 范围内不得用粒径大于 15cm 的材料填筑。
三 质量控制
1 施工温度:沥青涂料出厂每车的温度检测至少得有一次,随时测量碾压温度,经常检测摊铺温度。
2 混合料指标:每天至少得 2 次,主要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密度、饱和度等。
3 外观检测:时刻地注意碾压过程中碾压面的平整密实和均匀。
4 压实密度和路面厚度:使用钻孔取芯法,底面层和中面层每 2000m2检查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孔,表面层可减少 1/2。
5 平整度检测:可采用连续平整度仪检测,具体指标为表面层≤1.2mm,中面层≤1.5mm,底面层≤1.8mm,基层≤2.4mm。
6 纵断面高程:在误差±10mm 内的每 1km 至少有 20 个断面。
7 路基压实度: 随时处理施工过程中检测出的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级配碎石垫层完成后,纵向上的设置四个断面,间隔为100m。
四 结束语
事实上,公路工程不单单要重视路面与路基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把控,而是应当要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过程中提前采取措施,要采取相对应的组织措施,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就会使质量的满意程度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岳建全.浅谈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及技术质量控制要点[J].科学与财富,2017,(17).204-204.
[2]张爱芳.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34.
[3]刘和锐,李映才.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5,(5).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