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1加油站平面布置和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加油站应采取技术措施,确保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应符合GBZ2.1和GBZ2.2的要求。
3加油站应在醒目位置公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确定专人负责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
4加油站应按GBZ158的规定公示汽油、柴油、苯及苯系物、正己烷、甲醇*等化学物的名称、特殊危险性和化学成分、有害物质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以及安全卫生负责人。
5加油站应按GB/T11651、GB/T29510、GB/T186等规定为劳动者配备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教育和督促其正确使用,避免与油品直接接触。
6加油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柴油、苯及其苯系物、正己烷、甲醇*(*如果油品是乙醇汽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有甲醇),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接触性皮炎、汽油中毒、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痤疮、黑变病、甲醇*中毒,工程防护采取密闭、油气回收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冲洗设施,个体防护采
取防毒口罩(备)、防静电工作服、耐油手套(备)和防砸防静电鞋、防护眼镜(备)。
7卸油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柴油、苯及其苯系物、正己烷、甲醇*、噪声,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接触性皮炎、汽油中毒、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痤疮、黑变病、甲醇*中毒、噪声聋,工程防护采取密闭、油气回收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基础减振、冲洗设施,个体防护采取防毒口罩、防静电工作服、耐油手套和耐油防护鞋、防护眼镜、耳塞(备)。
8清油罐等密闭空间作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柴油、苯及苯系物、正己烷、硫化氢,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接触性皮炎、汽油中毒、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正己烷中毒、痤疮、黑变病、硫化氢中毒、缺氧性脑病,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送风、氧含量仪、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冲洗设施、照明装置,个体防护采取空气呼吸器或送风式防毒面具、防化服、耐油手套和耐油防护鞋、防护眼镜。
9工作环境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加油站汽车尾气,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氮氧化合物中毒,工程防护采取通风,个体防护采取防毒口罩。10喷涂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及苯系物、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有机类化合物、噪声,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苯中毒、苯所致
白血病、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有机溶剂中毒、噪声聋,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通风、排毒,个体防护采取防毒口罩、耳塞。
11焊接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电焊弧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噪声,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焊工尘肺、锰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皮炎、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噪声聋,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通风、排毒,个体防护采取防尘口罩、耳塞、防护面罩、防护眼镜。12打磨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尘肺、噪声聋,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通风,个体防护采取防尘口罩、耳塞。13劳动者在加油、卸油和量油时宜站在上风口。
14不应用汽油洗手、洗工具和衣服。当手上和衣服上溅上汽油后,应及时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当汽油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淡盐水和蒸馏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