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二)及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二)及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教育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B.教育的发展受国家政治历史的影响 C.教育的发展应脱离政治的影响 D.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影响 【答案】 C

2、耗氧量最大的是( ) A.肺 B.心脏 C.大脑 D.肝 【答案】 C

3、当角色游戏结束时,教师不合适的语言提醒是( )。 A.“现在时间到了,该下班了” B.“没看好病的病人请明天再来吧”

C.“时间到了,游戏结束。老师要收玩具了” D.“请还没有卖完东西的售货员明天再来” 【答案】 C

4、“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这体现的社会领域目标是( )。 A.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B.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C.愿与人交流 D.关心尊重他人 【答案】 B

5、( )幼儿的道德感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的。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 【答案】 A

6、 教师辱骂学生侵犯了学生的( )。 A.生命权 B.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 D

7、__________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 C

8、幼儿教师开展家长工作最简便、最及时的方法是( )。 A.家庭访问 B.个别谈话 C.书信 D.家园联系卡 【答案】 B

9、在分类活动中,强强把饼干、糖果、薯条归为一类,把积木、布娃娃、小汽车归为一类。这是按物体的( )。 A.名称归类 B.用途归类 C.形体归类 D.材料归类 【答案】 B

10、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答案】 C

11、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 A.需要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答案】 A

12、皮亚杰将儿童的语言分为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其中社会化语言包括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 )以及问题与回答。 A.命令、请求和威胁 B.外部语言 C.内部语言

D.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 【答案】 A

1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都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答案】 D

14、领导者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吸收下属参与制定,决策权上下分享,这种领导的类型称作( )。 A.民主型 B.型 C.放任型 D.自决型 【答案】 A

15、在ExCel中,一个工作薄可以包含的工作表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多个 【答案】 D

16、我国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的特色是(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答案】 B

17、幼儿乎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食物传播

)。 B.流水传播 C.空气飞沫传播 D.血液传播 【答案】 C

18、 中国党确定思想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七大” C.十一届大中全会 D.“十二大” 【答案】 B

19、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撤消惩罚,取消了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A.正强化 B.正弱化 C.负强化 D.负弱化 【答案】 C

20、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 A.运动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记忆 【答案】 B

21、参与性观察的优点是( )

A.使儿童意识到自己在被观察,所以会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 B.可以得出详细、精确的资料 C.能严格控制条件 D.能使儿童表现自然 【答案】 D

22、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语言的发展,其书面语言发展的重点是( ) A.写字 B.写作 C.识字 D.阅读 【答案】 C

23、全国政协把为“十三五”规划议政建言圈定为2015年履职重点,委员们的议题涉及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改革、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等,不难看出政协欲打造升级版智库的决心。这表明人民政协( ) A.认真行使经济建设职能 B.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 C.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D.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 C

2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A.生理性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答案】 D

25、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 A.皮亚杰 B.蒙台梭利 C.陈鹤琴 D.福禄贝尔 【答案】 D

26、下列教育形式属于狭义的教育的是(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答案】 C

)。27、佝偻病也叫软骨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体内( )水平不足。 A.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D.叶酸 【答案】 C

28、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 )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其他教师评价 【答案】 B

29、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斯金纳 D.杜威 【答案】 B

30、介绍幼儿能理解或者能看到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是( )科学教育的目标。 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答案】 D

多选题(共20题)

1、关于白血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三系造血细胞极度增生伴病态造血

B.按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可将其分为T细胞、B细胞和混合细胞白血病 C.急性白血病即骨髓中某一系列原始细胞(或原始加幼稚细胞)高于10% D.法(F)、美(A)、英(B)三国协作组提出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两大类

E.慢性白血病即骨髓中某一系列原始细胞(或原始加幼稚细胞)高于30%,一般自然病程长于6个月 【答案】 D

2、下列属于辩证思想方式的有( ) A.白马非马 B.相生相克

C.古之天下,乃今之天下 D.空即色,色即空 【答案】 BD

3、 某甲因为打架被判处拘役,对受害人给付赔偿费,同时被所在单位开除公职。他所受的法律制裁有( )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经济制裁 D.行政制裁 【答案】 ABD

4、幼儿园主要采用的幼儿教育教学法是(A.讲授法 B.自学学习法 C.游戏法 D.操作练习法 E.实验法 【答案】 CD

5、肥达反应属于( )。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荧光免疫反应 D.酶免疫反应 E.放射免疫反应 【答案】 B

)。6、20世纪50年代,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

A.《论十大关系》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AD

7、意识是指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下列关于此说法正确的是( )

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C.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 D.意识有时不受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 【答案】 ABC

8、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有( )。 A.安全保育 B.保教结合

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D.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E.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 【答案】 BCD

9、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的原因是缺乏

A.葡萄糖-6-磷酸酶 B.果糖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葡萄糖激酶 【答案】 D

10、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成()。 A.“历史的有力杠杆” B.“最高意义上的力量” C.“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尺” D.“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 【答案】 AB

11、 犯罪未遂具有的特征有( )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 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ABC

1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答案】 BCD

13、下列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为主

D.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答案】 ACD

14、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 )。 A.分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游戏课程 E.综合课程 【答案】 ABC

15、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首选酶是( )。 A.CK-M B.GGT C.LDH

D.ALT E.HDBH 【答案】 A

16、 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职业虽有不同,但职业道德是一致的 B.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关系不大 C.职业道德里面包含社会道德 D.各行各业有各自不同的职业道德 【答案】 ABC

1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琴、棋、书、画,今常用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B.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五岳”分别指: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白居易的诗句,他又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D.“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 【答案】 ABD

18、免疫电泳属于( )。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荧光免疫反应 D.酶免疫反应

E.放射免疫反应 【答案】 A

19、 “十三五”时期构建产业新体系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开放合作、坚持人才为本。 A.坚持创新驱动 B.坚持绿色低碳 C.坚持两化融合 D.坚持结构优化 【答案】 ABCD

20、下列细菌形态染色一般呈双球菌排列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淋病奈瑟菌 C.四联球菌 D.化脓性链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答案】 B

大题(共10题)

一、游戏活动期间,部分幼儿分别选择了娃娃家、理发店和建构区。理发店里担任理发师的小朋友穿上理发师的服装,帮“顾客”围上毛巾,并拿起玩具剪刀对“顾客’’的头发进行操作。游戏过程中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和交谈声。请联系材料分析幼儿游戏的特点。

【答案】(1)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游戏活动期间,部分幼儿分别选择了娃娃家、理发店和建构区,体现了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愿。(2)游戏是在幼儿假

想的情境中发展的。理发店里担任理发师的小朋友帮“顾客”围上毛巾,拿起玩具剪刀对“顾客”的头发进行操作,体现了幼儿游戏中对游戏角色、游戏材料和游戏情景的假想。(3)游戏伴随着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游戏过程中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和交谈声,体现了幼儿在游戏中是快乐的、愉快的。

二、小一班给幼儿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时,幼儿都非常专注地倾听,第二天在表演区新投放了小蝌蚪、鸭子、鱼、青蛙等头饰,不一会就吸引了9名幼儿进入该区,原本不大的表演区一下拥挤了起来,就连平时很少主动选择表演区的小童,这次也抢着进表演区,小童拿了小鱼头饰之后却东走走西走走,左瞧瞧右看看,另有3名幼儿为了争抢小青蛙头饰互不相让,在旁观察了一会,便走过去问道:“你们怎么还不开始表演呀?”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没有头饰。”指着它头饰说:“瞧,小蝌蚪、小鸭子们都在等着你们呢!”小童戴着小鱼头饰跑过来大声说:“老师,我不知道怎么表演。”此时戴着小蝌蚪头饰微笑地说:“我们一起来玩吧!”试列举以上案例中的观察要点,并论述观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案】(1)上述案例中的观察要点包括:①游戏材料的投放,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其提供足够的成型玩具,注意观察是否有争抢游戏材料现象。例如在案例中提供了不同的头饰,并解决了争抢头饰的问题②幼儿游戏中的行为,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例如在案例中很少主动选择表演区的小童这次也争抢进表演区。③幼儿游戏的水平,幼儿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水平如何,是否具有组织活动的能力。例如在案例中小童拿了头饰不知道如何加入游戏,也不知道如何组织活动开始。(2)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游戏与环境,主要观察游戏中的场地、游戏材料的投放和游戏时间的保证②游戏中的幼儿,主要观察幼儿游戏中的行为和幼儿游戏的水平③游戏与课程,主要观察游戏中有些什么主题,这些主题情节内容的进展情况④游戏中的教师,教师何时介入幼儿游戏会增强幼儿的兴趣,并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观察的方法包括:①扫描观察法,这种方法也叫时段定人法,指观察者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②定点观察法,这种方法也叫定点不定人法,指观察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区域定点进行观察,适合于了解某主题或某区域幼儿的游戏情况③追踪观察法,此方法也叫定人法,观察者需要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各种情况,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

三、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开学一个月来,小三班的老师发现许多个小朋友把瘦肉,青菜放在口中嚼了又嚼,最后还是把渣吐出来,有的小朋友拿汤匙像拿铲子一样;有的小朋友吃饭,没有用手扶着碗,饭菜洒落在桌子,衣服和地面上。(1)分析幼儿出现上述行为的原因。(4分)(2)结合材料提出合理建议(4分)

【答案】(1)该案例中的幼儿将瘦肉、青菜咀嚼后把渣吐出可能是幼儿有挑食的习惯,食物不够美味,平时零食可能过多等原因。小朋友拿勺子和拿铲子一样,没

有扶碗的行为是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2)1.引导幼儿学会不偏食。偏食是一种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固定的口味以后,就难再适应多样化的膳食。不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要以科学为指导,营养均衡,少盐、少甜食,使幼儿形成“杂食”的习惯,而且口轻、不馋糖。

2.按时定位进食,做好餐前准备。可以以让幼儿在餐前帮忙做一些擦桌子、摆筷子、放好小碗等,增加幼儿食欲,不允许幼儿玩弄餐具。3.培养的饮食生和就餐礼貌。如不撒饭菜,不糟蹋食物等。4.创造和谐的餐桌气氛。

四、苹果“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了解多种水果制品。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苹果头饰、苹果汁、苹果脯等。2.各种水果、榨汁机、刀子、盘子等。3.即时贴、棉花等可装饰物品。附:“苹果变变变”的游戏方法。即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准备,为中班幼儿设计苹果“变变变”活动,要求写出活动过程。 【答案】

【活动过程】

1.教师戴苹果头饰扮演苹果娃娃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的兴趣。(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会变的苹果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呢?”(2)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苹果的变化。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苹果变变变”的游戏。(1)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汁)它是怎么变成苹果汁的?”(2)请幼儿继续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再次旋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脯。提问:“这次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脯)它是怎么变成的?”(3)请幼儿再次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苹果

干、苹果酱、苹果派等各种苹果制成的食品。提问:“苹果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苹果还会变成什么呀?”3.教师与幼儿品尝各种各样的苹果制品,说一说吃苹果有哪些好处。4.出示橘子、西瓜、香蕉等水果,请幼儿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水果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水果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三组材料。第一组:将各种水果用榨汁机进行榨汁的活动,变出各种果汁(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第二组:将各种水果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棉花等方式,变出各种水果娃娃。第三组:利用各种水果制作成水果拼盘、水果串、水果沙拉等。

五、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大一班的小朋友还在玩角色游戏,平平认为自己最高,应该扮演的角色,涂涂也认为自己最高,丁丁站在台阶上说;“我才是最高的”,三个人僵持不下。王老师说“怎么样才能知道谁是最高的呢?”孩子们一脸茫然。(1)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材料中幼儿数学认知的典型表现。(3分)(2)结合材料提出指导策略。(6分)

【答案】(1)数学认知的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材料中幼儿不会比较高矮,不能理解量的相对性。(2)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得特征。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等特征并结合具体事物让幼儿通过多次比较逐渐理解“量”是相对的。老师可以引导平平和东东先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比较,选出高的小朋友:再将选出的这位小朋友同样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跟丁丁比较,再次选择出最高的小朋友步引导幼儿能够理解,每个人的“高”或“矮”不是固定的,具有相对性,跟不同高矮的人比较时,这个量可能会发生变化。(2)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比较高矮必须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如果不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比较出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3)教师还需要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量、数的概念。

六、小小认真地收拾、整理玩具。王老师对她微笑着点点头并竖起大拇指。后来,王老师注意到小小每次收拾玩具更认真了。(1)简述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2分)(2)简述运用该方法的注意要点。(4分)

【答案】(1)王老师采用了强化评价法。强化评价法是通过对儿童社会行为的评价来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方法。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受到各种环境的刺激和影响,有些可能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使儿童相应地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有些可能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使儿童相应地形成不良的社会行为。也就是说,在儿童身上存在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影响。常用的强化评价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对儿童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奖励等肯定性评价,它能够提高儿童的积极性,激发儿童亲社会言行的出现;负强化是指对儿童不良行为表现给予警告、规劝、批评、惩戒等否定性评价,它能纠正儿

童的不良行为。(2)运用行为评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强化要及时。②强化要恰如其分。③以表扬、奖励为主。④严禁体罚、恐吓、辱骂或变相体罚。

七、今天是中一班“美美餐厅”开张营业的第一天,来就餐的人很多,小宝忙着上菜(小朋友剪的蔬菜纸片),贝贝忙着给客人拿餐具,招待几位客人后,菜没了。小宝跑来向教师求助:“老师,菜没了。”教师随手拿起一小盒雪花片说:“这不还有嘛!”小宝和贝贝就用这些“蔬菜”去招待客人了。过了一会儿,小宝又说:“菜没了。”贝贝听到后,看了看刚才放雪花片的盒子,说:“嗯,真是没菜了!”接着他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头对小宝说:“有了!我去买菜去。”只见他跑向玩具架,又端了一盒雪花片回来,边跑边兴奋地说:“菜买回来了!菜买回来了!”于是.小宝又开始给客人上菜,贝贝则继续给没有餐具的客人分餐具。分到最后,餐具也没有了。贝贝对没有餐具的两位客人说:“餐具没有了,你们用手拿着吃吧。”客人当当说:“啊?用手拿着吃有细菌啊!”另一位客人瓜瓜则伸出两个手指头说:“这样吃!”只见他把手指当成筷子,夹起一片雪花片“啊呜啊呜”地吃了起来。当当看到后,也连忙伸出手指,夹起一片雪花片吃起来,边吃边和瓜瓜咯咯地笑。请你阅读上述观察实录,结合游戏理论,分析观察实录中幼儿贝贝和瓜瓜的行为表现,并给出教师的回应策略。

【答案】(1)在观察实录中,小宝在没有“菜”的情况下向老师求助,而面对再次没有“菜”的情况,贝贝则通过观察与思考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贝贝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贝贝通过小宝向老师求助。老师给了一盒雪花片的事情得到启发,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菜没了要去买菜),自己到玩具架上“买”回了“菜”(雪花片)。当当和瓜瓜在被告知没有餐具需要用手吃时,两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当当的反应是用手吃不符合平时的生活经验,结果不知所措,而瓜瓜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吃饭用筷子),通过想象(把自己的手指当成筷子)完美地解决了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游戏可以顺利进行。(2)作为教师,不仅要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还要保证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在此次观察实录中。小宝第一次求助时,教师随手拿起一小盒雪花片说:“这不还有嘛!”显然教师只是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而没有引导小宝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导致第二次没菜的时候小宝还是没有办法。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最好能通过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幼儿思考。例如,可以问“平时家里没菜了会怎么办?”“那我们做游戏要去哪里买菜?哪些玩具像菜?”等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在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幼儿得到相应的发展与进步。在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游戏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小朋友们是怎么解决的,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八、有一位英语老师每逢上课必先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我这本教材已经卖出了三千多册,很受欢迎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原价45元,按优惠价40元卖给你们吧。”该老师又强调这是自愿购买的,但期末考试与这本教材有很大关

系。同时该老师不允许学生向其他人借书。后来,很多学生都乖乖地买了这本书。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该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答案】

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天早晨,中班幼儿小晶最后一个上了校车,坐在后排。值班跟车的张老师见孩子们都到齐了,因早起犯困,便打起了盹儿。由于路途遥远,小晶和同座的伙伴玩起了徒手游戏,玩到兴奋便站了起来。忽然校车发生较大晃动,小晶摔倒,导致左手臂骨折。经查,校车无超速行为,司机是为紧急避让横穿的电动车而造成晃动,但司机在半年前有过致人重伤的交通责任事故。(1)该案例设计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2)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本案例。

【答案】(1)所谓的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所以主体有幼儿园、张老师、小品、校车司机、电动车司机等。(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张老师因犯困在车上打盹,导致小晶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受伤,没有做好保育工作,对小晶受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三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该校车司机在半年前有过致人重伤的交通事故,而幼儿园仍然聘用他,因此幼儿园对小品受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电动司机横穿马路,导致校车司机避让不及,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一十、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手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随用随搜的现象,人们读书越来越少,掌握的知识也变得碎片化。在学生中手机的使用更是有向于低龄化、依赖化发展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在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处理?

【答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网络和手机的普及让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式变得多样化了,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但是学生通过网络和手机在了解、阅读非常多信息的同时,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让自己了解的东西成为过眼云烟,得到的只是碎片式知识,不完整,不深刻。没有对自己的思维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反而降低了学生通过阅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对手机产生依赖,影响学习效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1)与家长、学生多沟通,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手机应该用于有必要的联系和沟通,而不是其他用途。另外,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课程,使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依赖手机的危害,

正确认识网络、手机的意义。(2)制定学生使用手机的规章制度,针对学生依赖手机这一现象制定严格的纪律,规定学生使用手机的地点和时间.只允许学生在课外时间使用手机。(3)召开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了解学生对手机的看法,深层而全面地分析手机的利弊,加强学生之间的监督,约束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