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时代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的调查分析

网络时代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的调查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网络时代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的调查分析

本文对当前社会,网络大环境下的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网络时代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改善当前公民的数据与隐私保护有一定积极意义。

标签: 网络时代;个人数据;隐私保护

1.网络时代个人数据與隐私概述

在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网络覆盖率越来越广的现代化进程下,信息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使得大众的日常生活被海量的数据记录、整合下来。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和数字化给自身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个人信息随时被泄露的风险。

网络时代的个人数据与隐私,是指在公民个人在网络生活中存留的个人真实数据和访问记录等,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不愿被他人公开或悉知的秘密。收集和散播个人数据,并借此获得商业利益的行为是一种严重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大量的公民隐私被商业化,数据化,其泄漏途径也更加多样、隐蔽。大量的用户信息在网络商业行为中被收集和二次利用,从而为转化为商业利益。一方面,商家对于用户信息的收集和访问痕迹的抓取,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对于用户隐私的掌控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增加了用户个人数据泄露的风险。

2. 网络时代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网络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现状,调研小组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结合,投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掌握了不同地市1000余人的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并汇总了当下社会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2.1从公民个人方面看。

总结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57%的用户在察觉到个人数据泄露后才开始有意识的保护自身隐私;30%的用户从未意识到个人数据与隐私需要保护;而只有13%的用户表示自己有保护个人信息的习惯,并采取一些方法保护自身隐私不被泄露。从调查分析中来看,我国公民大多数还没有养成保护个人数据的习惯,个人的隐私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同时缺乏有效的隐私保护手段。

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公民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受教育程度也有较大差异。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用户大多能及时意识到潜在的网络隐私侵犯,并进行规避。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网络用户则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同时对网络信息技术认识较浅,并没有良好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手段,这也使得公民个人数据泄露的现象屡禁不止。

2.2 从商户企业方面看。

当前的网络或手机软件服务商,都需要用户提供网站所需的个人信息和位置数据等。部分甚至不提供个人资料就无法获得网站的相关服务。许多企业在用户信息的采集、分类、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缺少自律,出于利益驱动,出现企业商户对用户个人信息的非法挖掘、倒卖等违法行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公民隐私在网络信息技术下无所遁形,现有的公民隐私保护机制发展不健全,不能有效的保护公民个人数据及隐私。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使常见的网络隐私保护技术存在许多漏洞,使得企业对于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存在很大挑

战。

2.3从和方面看。

我国于2013年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近年来顺序颁布了40余部法律条文来为公民个人数据及隐私保护提供保障。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对于公民个人数据与公民隐私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还没有一个对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有针对性的法律,以致公民隐私泄露事件时有发生。

我国涉及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的相关机构很多,但很多部门存在分工不清,只能不明确,缺乏沟通协调能力等问题。使得我国的相关管理机构内部机制还不完善,这也成为我国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严峻的另一重要原因。

3.网络时代的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措施分析

3.1微观来看。

从用户个人方面来看,应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隐私保护意识。加强自身对网络知识和信息保护知识的了解,在获取网络服务的同时,采取积极的个人数据及隐私保护措施。了解不同网站及软件的隐私,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密。例如定期更改自己的登录密码;使用手机支付系统时运用U盾等保护设备;在不需要提供自己真实姓名或个人信息的网站中尽量使用化名,不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等。

3.2宏观来看。

所有企业商户都应积极完善自身的用户信息管理制度,在有效管理用户信息的同时,

保证用户隐私不被侵犯,用户信息不遭到泄露。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高效管理海量用户信息,从而提升自身所获得的商业效益。对于用户信息管理制度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适应不同时代用户的需求。

在完善企业信息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商户网站的网络安全保护,网络平台的安全性是网络用户隐私信息保障的基础。提高网络平台安全性可以通过及时的系统升级、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系统来实现。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监管,防止个人偷盗用户信息事件发生。

从角度来看,公民的数据与隐私安全迫切需要出台相关法规保护,并建立完善的公民信息保护机制。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规范和约束公民个人行为,保障公民信息安全和隐私。

4.结语

本文对目前我国的公民数据及隐私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提出了一定的应对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蓓琳;王一凡;何家兴.大数据时代网络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06)

[2] 钱洁;杨丽华.信息时代我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现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