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名词解释: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学是适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了解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建筑物的构成和细部构造以及它们与其他相关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密切联系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2、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3、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答: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生产性建筑可以分为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4、民用建筑根据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哪几类?答;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5、公共建筑最常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答;实用功能和安全性能。
6、建筑物有哪些系统组成的?答:结构支承系统和围护、分隔系统。
7、什么事结构支承系统?答:结构支承系统指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系统以及保证结构稳定的系统。
8、什么事围护分隔系统?举例说明。答:建筑物中起围护分隔空间的界面作用的系统,如某些不承重的隔墙、门窗等。
9、什么是设备系统?举例说明。答:如电力、电信、照明、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消防等。
10、建筑设计单位怎样才能取得设计权?答:除了必须具有与该项工程的等级相适应
的设计资质外,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各类项目,还应通过对设计投标来赢得承揽设计的资格。
11、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答: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12、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提供什么资料?答:工程的名称、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还应提供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经济技术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规划控制条件和用地红线图,可供参考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测量等建设场地勘察成果报告,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市政道路等方面的基础材料。
13、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图设计?答:在初步设计的文件和建筑概算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批准后设计单位可以着手进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
14、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内容?答:····
15、建筑设计楚满足规范和相关标准外,还应满足那些要求?答:建筑功能的要求,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
16、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答: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
第二篇、
1、名词解释: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得到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总建筑面积:建筑物的使
用部分、交通连接部分和结构、围护分隔构件本身所占用的面积之和。
2、组成建筑面积的各部分空间可分为:使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
3、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有哪些?答: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使用者在该空间中活动方式;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方面的综合要求。4,、在建筑平面中使用最多的形式是:矩形的平面。
5、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应考虑哪些方面?(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6、安全疏散距离: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7、楼电梯在平面图中什么位置更合理?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使其到达各使用部分端点的距离较为均匀,这样使用较为方便快捷。
8、住宅的平面设计选用?答:并联式组合。
9名词解释:剖面图:通过在适当的部位将建筑物从上至下垂直的剖切开来,灵气内部的结构得以暴露,得到该剖切面的正投影图,就是剖面图.+/- 0.000:一般是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高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标高,什么是负标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
11、名词解释;层高: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净高: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
12、在公共建筑中,超24m的,出了单层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住宅建筑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为低层住宅,凡高度在100米以上的建筑均为高层建筑。
13、决定建筑物某部分净高的因素?答: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3、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4、节能要求。
14、影响决定建筑物层数和高度的因素?答:1、城市规划的要求;2、建筑的使用性质;3、选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4、城市消防能力的影响。
15、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答;分层式组合和分段式组合。
16、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尤其是进行建筑物各部分组合是,还必须注意其体型和立面的美观。
17、建筑物体形平面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1、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2、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和建筑类型的特征;3、符合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4、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5、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
18、建筑体型组合主要方式有哪些?答:1、对称式布局;2、在水平方向通过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可形成不对称的布局;3、在垂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来使建筑物获得类似“雕塑”的效果。
19、建筑立面设计特别注意的方面:1、注意尺寸和比例的协调性;2、掌握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3、掌握叙事的对比和变化;4、注意材料的色彩和质感。
20、名词解释: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是,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
筑用地范围。
21、规划部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基地红线的转折点用坐标标明位置,该系统以南的方向为X轴,以东的方向为Y轴。
22、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答;1、建筑物应该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其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出去与城市管线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埋地管线,都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2、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流出防火通道或空地。3、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向林基地邻近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4、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的突出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5、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的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临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相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
23、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答:1、室外空间的组织是否舒适合理,2、建筑物的排列是否井然有序,3、基本安全性能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24、建筑物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答:光照、通风、绿化。
25、相关标准要求每套居民住宅必须有一间居室获得日照,日照时间分为大寒日2小时或冬至日1小时连续满窗日照。
26、在总平面图上不知楼房位置注意什么?答;1、建成后环境的整体效果等····
·27、建筑设计规划要求建筑物底层地面应至少高于基地的窗外地面150mm,一般可以在150~900之间。
第三篇
1、墙承重结构支撑系统,墙布置一般可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以及纵横墙混合承重。
2、建筑支撑系统主要作用?答:传递荷载以及保证建筑物在受力、变形等方面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3、框架结构体系主要承重构件:板、梁和柱。4、常用的空间体系?答:薄壳,网架、悬索、膜等以及它们的混合形式。
第四篇
1、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答: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2、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3、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4、注意感官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5、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2、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答:1、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3、关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3、建筑构造设计是通过什么来加以表达的?答:构造详图。
4、混合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答:1、限高:2、设置圈梁和构造柱;3、砌体墙勒脚部分的防潮处理:4、防火墙构造。
5、钢筋混凝土圈梁必须全部现浇,且全部闭合,最好能在同一层高度上闭合。
6、当连到门窗洞口时,圈梁不能在同一高度,闭合时应设置附加圈梁,可通过构造柱
使各段圈梁联通。
7、构造柱一般设在易发生变形部位。
8、名词解释:散水(护坡):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雨水排置于暗处。
9、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小于4.0h
10、轻质内隔墙的基本构造由几类?答:立筋类,条板类,可活动类等。
11、粉刷类面层常用材料有?答:各类砂浆,添加用细骨料,腻子和各种表面涂料。
12、粉刷类面层常用的施工工艺?答:打底(又称找平、刮糙)、粉面(又称罩面)和表层处理。
13、粘贴类面层常用材料?答:用粉刷类所用的打底材料进行基底的平整度处理,表面粘贴的材料主要有各种面砖,石板,人工橡胶的块材和卷材以及各种其它人造块材。
14、粘贴类面层常用的施工工艺?答:打底,敷设粘结层以及铺贴表层材料。
15、名词解释:基础埋置深度: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地基: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深基础:当埋置深度大于4m的称为深基础。浅基础:埋置深度小于4m的称为浅基础。
16、基础的作用?答: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17、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18、基础底面英迈在冰冻面以下200mm。
19、按构造形式基础分为?条形基础,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箱型基础等。
20、刚性基础常用材料?砖,石,素混凝土等。
21、名词解释: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都属于刚性基础。刚性角:上部结构在基 础中传递压力是沿一定角度分布的,这个传力角度称压力分布角或称刚性角。
23、刚性材料特点?答:抗压能力强,抗拉能力强。
24、素砖基础的刚性角应控制在45度以内。
25、住宅踏步最小宽度0.26米,最大高度0.175米,
26、公共楼梯每段步数不超过18级,不少于3级。
27、公共建筑设计楼梯时至少接2股人流考虑。
28、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其梯段的宽度。
29、在有门开启处或有结构构件突出时,楼梯平台应适当放宽。
30、楼梯梯段下面净高不得小于2200mm,楼梯平台下面净高不得小于2000mm。
31、公共建筑入口处的台阶高度不超过150mm,他面宽度在350~400mm。
32、地道的坡度一般在1/6~1/12左右。
33、怎样解决台阶坡道与主结构之间产生的相对变形?答:加强房屋主体与台阶级坡道之间的联系,以形成整体沉降;或索性将二者结构完全脱开,加强节点处理两种。
34、残疾人通行的坡道标准为不大于1/12,相应坡道的最大高度750mm,最大坡段水平长度9000m。
35、残疾人使用室内坡道最小宽度不小于900mm,室外坡道最小宽度1500mm。
36、建筑门窗应满足那些要求?答:1、采光和通风方面的要求:2、密闭性能和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3、使用和交通安全方面的要求4、在建筑视觉效果方面的要求。
37、常用的门窗材料?答;木,金属,塑料等材料。
38、门窗的组成?答:门窗框,门窗扇,门窗五金。
39、门窗安装过去常用立樘,现在多用塞樘。
40、防止门窗渗透的措施?答:1、空腔原理的应用2、加强门窗缝排水3、加强盖缝处理以及用柔性材料堵塞。
41、建筑须防水处理的地方?答:屋面,墙面,地下室等。
43、建筑防水构造做法的基本原则?答:1、有效控制建筑物的形变,例如热胀冷缩、不均匀沉降等。2、对有可能积水的部位,采取疏导的措施,使水能够及时排走,不至于因积水而造成渗漏3、对防水的关键部位,采取构造措施,将水堵在外部,不使侵入。
44、名词解释:建筑找坡(材料找坡):各种轻质混凝土以及发泡的高分子块材,按照所设计的排水方法向垒出一定的缓坡来,将屋面雨水有组织地疏导到建筑物和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中去。 结构找坡:屋顶的坡度是由结构构件的形状或者其支撑情况行车的。
45、常用平屋面的最小坡度为2%。
46、压型钢板坡屋面最小坡度为1:7
47、平屋面防水构造方案有:1、卷材防水方案,2、刚性材料放水方案3、涂膜防水方案
48、采用卷材防水做屋面防水应注意?答:1、应当在屋面板的支座处、板缝间和屋面檐口附近这些变形敏感的部位,预先将用刚性材料所做的构造层次作人为的分割,即预留分仓缝。2、在屋面防水卷材粘贴经过分仓缝的地方,应该先单面粘贴或干铺一层宽约200~300mm的同样的卷材,以使得这些地方表层的防水卷材略有放长,并且与基层材料之间存在局部相对滑动的可能。从而减少屋面变形对防水层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49、平屋面采用刚性防水方案中,刚性防水材料有防水砂浆和防水细石混凝土。
50、采用细石混凝土做防水层,在防水层下面做一层浮筑层,使得防水混凝土不与基层水泥基的材料粘结,防水层混凝土中配筋要求双向钢筋,间距不大于200,细石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0mm,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级。
51、涂抹防水层抹在平整的基层上,如果基础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其空鼓、缺陷出和表面裂缝应先用聚合物砂浆修补。
52、地下室材料放水构造方案有?答:卷材防水构造,砂浆防水构造,涂料防水构造
53、地下室人工降排法可分为:外排法、内排法。
54、建筑外围结构保温隔热的目的是?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质量、解决建筑节能问题。
55、热量从高温箱低温转移的三种方式?答: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56、名词解释:热桥: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就会存在某些局部,是易于传热的热流密集的通道,被称为热桥。 结露:当空气的温度下降时,如果其中水蒸汽的含量达到了相对饱和,多余的水蒸气就会从空气中析出,在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冷凝水,这个现象叫做结露。
57、保温材料在屋面上放置层次可以选择?1、保温层放置在屋面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下设隔蒸汽层2、保温层放置在屋面防水层之上,3、保温层放置在屋面结构层之下。
58、外墙保温构造应满足的要求?1、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及空鼓;2、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3、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裂;4、在其后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产生破裂;5、罕遇地震时不从基层上脱落6、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7、具有防治水渗透的功能8、各组成部分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的组成材料彼此相容,并且具有防腐性。
59、外墙保温构造方法有:外墙内保温构造,外墙外保温构造,外墙中保温构造。
60、外围护结构有效的隔热方法?da ;在外围护结构表面设置通风的空气间层,利用层间通风带走一部分热量,使屋顶或外墙变成两次传热,以减低至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
61、名词解释:伸缩缝(温度缝)对应昼夜温差引起的变形 沉降缝:对应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 防震缝:对应地震可能引起的变形。
62、伸缩缝的设置条件?答: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长度,结构类型和屋盖刚度以及屋面有否设保温隔热层来考虑。 沉降缝的设置条件?答:针对有可能造成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因素。
63、设置温度缝时基础不必要全部断开。除此之外,结构沿全高断开。
、设置沉降缝时基础全部断开,此时结构沿全高断开。
65、设置抗震缝时基础可断开也可不断开,此处结构沿全高断开。
66、什么是建筑工业化?答: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
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67、工业化建筑体系一般可分为专用体系、通用体系
68、发展工业化的途径?答1、发展预制装配式的建筑2、发展现浇或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建筑
69、模数:1M=100mm
70、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1、负荷生产工业的要求,2、满足有关的技术要求3、据有良好的经济效益4、满足卫生等要求
71、名词解释;单层厂房的跨度:柱子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柱距;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