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与控制分析

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与控制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与控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各种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程建设管理的难度逐渐加大,造价管理一直都是行业发展的难点工作。由于建筑工程造价投资巨大,若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则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导致建设单位投资失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弄清工程造价的具体构成要素,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策略,在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创造理想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构成要素;控制研究;分析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architectural industry, mak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gradually increase, cost management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difficult work. Becaus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investment is huge, if do not tak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will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 lead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investment failur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ersonnel must find out specific elements of engineering cost, and combined with actual project take the necessary control strategy, reduce the risk of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create the ideal economic gain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elements of engineering cost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Control research; analysis

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筑经济对社会主义市场的影响力明显扩大,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不仅有助于项目施工的稳定进行,也能为现场作业提供科学的引导,督促各环节人员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完成施工指标。因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拟定相关的工程造价方案,确保项目完成后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概念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这里所说的工程,泛指一切建设工程,它的范围的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含义有两种:

首先,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相应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显然,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投资者选定一个项目后,就要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然后进行设计招标、工程招标,直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在投资活动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形成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有这些开支就构成了工程造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工程投

资费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其次,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显然,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前提。它以工程这种特定的商品形成作为交换对象,通过招投标、承发包或其他交易形成,在进行多次性预估的基础上,最终由市场形成的价格。通常是把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认定为工程承发包价格。

二、工程造价资金失效的因素

企业并非是一个组织或个人,而是由不同部门、成员共同组织且以盈利为目的的整体,任何一项问题的形成均是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金是企业合理分配利用资金的关键步骤,资金失效降低了经营资金的使用效率,了经营期间的效益增收水平,不利于企业未来在市场中的规划发展。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其必须要弄清导致资金失效的相关原因,以免其它资金出现相同的问题。

1、人为因素。各部门职员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人力资源,人员价值作用的发挥有助于企业经营效益的增收。会计人员是从事经济活动管理的工作者,而人为因素也是造成资金失效的首要原因。如:会计人员在清理账务时没有详细划分资金的收支来源,向经营者提供的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资金方案执行的效果,降低了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

2、市场因素。社会主义市场为企业创造了广阔的交易平台,满足了各行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需求。但是市场对于企业资金措施的实施具有“不稳定性”的影响作用,市场波动给财务部门造成的工作难度极大。如:经济危机的到来,打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稳定的局面,尤其是商品的价格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此时,企业投放市场的资金不仅无法及时收回,且带来的损失相当惨重。

3、环境因素。国家宏观对各行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这个大背景,作为企业管理决策人员如果不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出台的各种新,那么对企业的自身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银行利率的调整、信贷紧缩等,这些都应该是企业考虑的外在环境因素。

4、管理因素。企业发展靠管理,现有资金的运用也需要借助不同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者决策失误,把工作重心集中于市场推广或商品销售,对内部资金的状态缺少综合性的管理因素。如:监督管理方面,经营者对日常资金的收支状况未能及时监督检查,许多账务与实际资金支出金额存在明显的差异,若不及时查清控制则会造成更多的资金流失,无形中浪费了企业财产。

5、预算因素。预算是根据企业现有的资金数额及未来经营发展双方面情况采取的预测性工作,借助于预测环节可大致掌握财务资金的流通去向,为资金提供合理的引导。预算失误直接导致资金失效,如:企业投资某一市场项

目,在预算环节对各投入资金均实施紧密地规划,实际投资时发现资金预算方案存在误差,短时间内会造成可利用资金不足,阻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发展。

三、完善工程造价审核制度

积极完善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管理制度是控制成本造价的有效方式。预结算的审核,主要是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确、单价的套用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三方面为重点,在施工图的基础上结合合同、招投标书、协议、会议纪要以及地质勘察资料、工程变更签证、材料设备价格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竣工资料,按照有关的文件规定进行计算核实。

1、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量的误差分为正误差和负误差。正误差常表现在土方实际开挖高度小于设计室外高度,计算时仍按图计。楼地面孔洞、地沟所占面积未扣;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未扣;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等等;负误差表现在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项目的遗漏。因此对施工图工程量的审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图纸和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审核时应作好调查研究,审核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能见有签证即给予计量,杜绝和防范重复计量以及不实际的开支。

2、套用单价的审核

工程造价定额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统一性、指导性、稳定性与时效性,它的形式和内容,计算单位和数量标准不能随意提高和降低。在审核套用预算单价时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对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首先要注意采用的项目名称特征和内容与设计图纸标准是否要求相一致,如构件名称、断面形式、强度等级(砼标号、水泥砂浆比例)等。其次工程项目是否重复套用。如块料面层下找平层;沥青卷材防水层,沥青隔气层下的冷底子油;预制构件的铁件;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给排水设施。在采用综合定额预算的项目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特别是项目工程与总包及分包都有联系时,往往容易产生工程量的重复。

(2)对换算的定额单价的审核---除按上述要求外,还要弄清允许换算的内容是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或机械中的全部还是部分?同时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采用的系数是否正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单价的准确性。对补充定额的审核---主要是检查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工日及机械台班单价的采用是否合理。

3、费用的审核

取费应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及规定,结合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投标书等来确定费率。审核时应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执行的取费表是

否与工程性质相符;费率计算是否正确;价差调整的材料是否符合文件规定。如计算时的取费基础是否正确,是以人工费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或者人工费和机械费为基础。对于费率下浮或总价下浮的工程,在结算时特别要注意变更或新增项目是否同比下浮等。

结论

总之,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建筑行业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对于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风险因素,工程管理单位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管理控制,确保工程造价投资在最小范围内,避免成本失控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经济作用,结合行业发展需要控制造价成本,为项目施工建设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郝泽宇.建筑工程造价失效的因素及处理方式[J].财会研究,2009,21(15):10-11.

[2]陈嘉平.国内建筑经济发展面临的阻碍与管理创新[J].经济创新导报,2003,31(20):54-55.

[3]田少文.工程造价构成的要素及控制策略研究[J].上海财经,2010,40(22):22-24.

[4]徐志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2010,29(10):7-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