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需要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一门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帮助人们形成正确思想与行为的科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联系和客观形式-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包括重点,难点与特殊课题-重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创立与发展的阶段:创立与初步建设阶段;综合建设阶段;纵横发展阶段
2005年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文件,决定建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并下设六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其中一个二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范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范畴);思想与行为(最普遍,最基本的范畴);灌输与疏导(功能范畴)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学科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突出而鲜明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内化: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导社会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受教育者则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身各种思想,心理的矛盾运动,有选择的接受这些内容,将其变为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识(社会要我这样做—我要这样做) 外化:即在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受教育者把自身在内化阶段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自觉的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我要这样做—我正在已经这样做)
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产生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从思想上建党是“管头脑”“管灵魂”的,也是“保方向”“保胜利”的,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全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全党的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和生命力的必然要求);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的历史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要消弭分歧,统一思想,明确方向,都离不开积极的思想斗争,而批评与自我批评则是开展积极思想斗争重要方式) 列宁的“灌输论”:1901到1902年的《怎么办》是列宁灌输论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列宁系统论述了灌输论的思想,他从灌输的必要性,主体,方法,客体四方面来阐述,形成了科学与完整的观点体系。列宁的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灌输论观点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考茨基思想的创新。 灌输理论的内容(根据):工人运动不可能单独自发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优势,使无产阶级不得不进行理论灌输;没有的理论,就没有的运动;理论灌输务必与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与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团结人民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精神家园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教育准备阶段(方案的制订);信息交流阶段(方案的实施);理论内化阶段(外在—内在);外发应用过程;反馈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张力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内外化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协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和归宿,它概括了时代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体现着国家社会和教育者的期望,规定了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方向,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导向激励作用 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具体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本教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
主要任务:①理想信念教育(核心)。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三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主义奋斗;②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报国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③民主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④全面发展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审美艺术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地位,组织者,实施者,发动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一矛盾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①民主平等关系。地位平等,民主和谐②主导主动关系。自主参与,互动共进③双向互动关系教学互动,作用互动④相互转换关系角色转换互补转化 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①对二者都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基本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情感共鸣,思想碰撞为贡献顺畅的关系,做共同努力②特别注意强调教育者在两者关系中主导性作用。教育者坚持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教育对象视为人而不是物,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关爱原则(以谦和的态度对待教育对象,关注教育对象的成长发展),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的认识教育对象,公平的对待教育对象)。教育者采取的方式:了解理解教育对象,要及时沟通思想情感,建立密切交往关系,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提供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和人际交往环境
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以人为本;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①基本方法。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②一般具体方法。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激励教育法,感染教育法,自我教育法③特殊方法。预防教育法,心理疏导法,思想转化法,冲突理解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环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和思想、行为形成,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其包围的特定中心项,环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因素才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宏观环境,主要指面向社会的国内环境和面向世界的国际环境;中观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特定地区、业务领域,对人们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某些特殊性;微观环境,一般指家庭学校单位,街道社区等小范围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联结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互动中创新思想政教育内容,教育者对不同载体的选择丰富的教育形式,并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语言文字载体。信息承载,情感沟通思想教化,价值引导;活动载体。具有组织性,参与型,政治性,政治导向类,社会公益类,业务服务类,文娱体育类,综合教育活动类;文化载体,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和文化建设之中,以期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政治素质。物质,制度,精神,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