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7春望20190228291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7春望20190228291

来源:华佗小知识
更多免费资源、微信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

17. 春 望

(唐·杜甫)

版本导航:◎统编八上第24课;◎语文七下第21课;◎苏教八上第8课。

内容:写春望所见,即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炼字、情感:“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残败景象,“深”字写出了杂草遍地,林木苍苍、荒无人迹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寄情于物,融情于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氛围。“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情感:以乐景衬哀情,描写“花”“鸟”两种春日的美好景物,借景抒情,移情于物,写“花”落泪、“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感时伤世的深沉情感。 结构: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修辞:“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和战事使消息隔断,久盼家人音信而不至的迫切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情感:“白头”为愁所致,“搔”字是对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苍老之态、苍老之快,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主旨: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融情于景,用春城破败的感叹,离情中思念亲人的境况,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体现了杜甫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 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 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

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 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有的 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 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

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更多免费资源、微信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

更多免费资源、微信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

17. 春 望

1.(2分)A 【解析】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A项中“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赏析有误。

更多免费资源、微信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

更多免费资源、微信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优秀教师之家,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

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更多免费资源、微信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