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难题分析--静力学.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难题分析--静力学.doc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难题分析--静力学

1.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 ( B )

C A D B

2.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c)

A. 3 B.4 C.5 D.6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

A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c

A . 3 个或4个 B . 3 个或5 个 C . 4 个或5 个 D . 4 个或6 个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a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的三个木

块1、2,3,中问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拜,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 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

鼎尚

B.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

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4、如图,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滑块与板的动摩擦因素及最大静摩擦因素均为

3/3。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直到板竖直,此过程中弹

簧弹力的大小F随夹角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c )

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D) (A)mg(B)

133232mg(D)mg mg(C)6934 如图,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现在C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上可施加

鼎尚

力的最小值为( C ) (A)mg (B)

311 mg (C) mg (D) mg 324

5..如图甲所示,在圆柱体上放一小物块P,圆柱体绕水平轴O缓慢转动,从A转至A′的过程,物块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图乙反映的是该过程中 ( )

A.重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B.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C.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若要得到支持力和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如何找它们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 取P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支持力和摩擦力的表达式,然后分析函数式的特点.

解析 取小物块P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物体P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可得

Ff=mgsinθ,FN=mgcosθ

当θ减小时,Ff减小,FN增大;当θ增大时,Ff增大,FN减小,所以F—t图象反映的是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答案 B

画出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6.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 中间分别用一原长均为L,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已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

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2、3两 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

A.L+μ(m1+m2)g/k

B.L+μm2g/k

C.L+μ(m1+m2+m3)g/k D.L+μm3g/k

解析 取m3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由受力平衡得F=kx=μm3g,x=

m3gk,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L+x=L+

m3gk.

【拓展探究2】上例中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鼎尚

解析 取2、3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F′=Ff′

kx′=μ(m2+m3)g x′=

(m2m3)gk

因此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2L+x′+x=2L+

(m2m3)gk

答案 2L+

(m2m3)gk

7: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

一物体,物体重为G,静止在斜面上。现用与斜面底边平 行的力F=G/2推该物体,物体恰好在斜面内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等于多少?物体匀速 运动的方向如何?

解析:物体在重力、推力、斜面给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四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平衡。但这四 个力不在同一平面内,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 把这些力分解在两个平面内,就可以将空间问题变为平面 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将重力沿斜面、垂直于斜面分解。我们从上面、侧面 观察,图13—1—甲、图13—1—乙所示。

如图13—1—甲所示,推力F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G1的合力F′为:

FF2G122G 2F′的方向沿斜面向下与推力成α角, 则 tanG11F45

这就是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方向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F′平衡,即 fF所以摩擦因数:2G/2

f2G/26 FNGcos303【例4】如图有一半径为r = 0.2m的圆柱体绕竖直轴OO′以ω = 9rad/s的角 速度匀速转动.今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A压在圆柱侧面,使其以v0 = 2.4m/s的速度匀速下降.若物体A与圆柱面的摩擦因数μ = 0.25,求力F的大小.(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光滑挡板的作用,不能随轴一起转动.)

鼎尚

【解析】在水平方向圆柱体有垂直纸面向里的速度,A相对圆柱体有纸垂直纸面向外的速度为υ′,υ′ = ωr = 1.8m/s;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速度υ0 = 2.4m/s

A相对于圆柱体的合速度为υ=

υ0+υ′ = 3m/s

υ04 = υ5

mg

= 12.5N cosθ

22

合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cosθ =

A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平衡,有Ff cosθ = mg,得Ff = 另Ff =μFN,FN =F,故F =

Ff = 50N

8.建筑工地上的黄沙堆成圆锥形,而且不管如何堆其角度是不变的。若测出其圆锥底的周长为12.5m,高为1.5m,如图所示。

(1)试求黄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将该黄沙靠墙堆放,占用的场地面积至少为多少?

解:(1)沙堆表面上的沙粒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而静止,则mgsinFfmgcos

所以tanh2h0.75,37(称为摩擦角) Rl

(2)因为黄沙是靠墙堆放的,只能堆成半个圆锥状,由于体积不变,不变,要使占场地面积最小,则取Rx为最小,所以有hxRx,根据体积公式,该堆黄沙的体积为1113,解得 Rx32R,占地VR2hR3,因为靠墙堆放只能堆成半个圆锥,故VRx348面积至少为SxRx2=234m2≈9.97m2

12鼎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