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 林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 系 ) 专 业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
播种机的设计 刘佺森 1005250115 能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张忠 2013 年 11 月 25 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题目类别(请在有关项目下作√记号) 设计 √ 播种机的设计 论文 其它 是■ 否□ 题目需要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13年10月25日—2014年4月30日 1.本次设计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播种机的工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六大关键作业环节之一,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最为复杂也是最为艰巨的工作。播种机面对的播种方式,作物种类,品种变化繁多,这就说明播种机也要具有适应性和满足不同植物要求的工作性能,必须在较短的播种时间内,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做到适时,适量,满足农艺环境要求,使作物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基础,这些都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保质保量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机械化播种较人工均匀准确,深浅一致,而且效率高,速度快,节省劳动力,同时为田间管理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技术之一,所以现代化对播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 2.国内外状况及发展趋势 2.1国外发展状况 目前国外精密播种机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在精密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覆土、及施肥、洒农药装置外,其排种装置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气力式排种原理与机械式排种原理,以保证单粒精密播种。另外,液压技术及电子技术也在播种机上得以应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研制并广泛使用气力式精密播种机械,其中气流一阶分配式集排排种系统大量应用在谷物条播机上。 2.2 国内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播种机以传统的谷物条播机为主,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及畜力播种机目前 仍占主导地位。全国有500家左右的企业生产播种机,其中只有10家生产与大中型拖拉机 配套的播种机,与小拖配套的播种机和畜力播种机的产量已占到全国播种机产量的90%以 上。近几年,我国的联合作业播种机发展也较快,其机具主要有播种一拖肥联合作业机、耕 作—播种联合作业机、松土—施肥—覆膜—穴播联合作业机和施水—播种联合作业机等,目 前又发展了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另外,精少量播种机具推广势头强劲,小麦精少量播种机 和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推广应用迅速。 2.3 国内播种存在的问题
(1)效率低。1)工作速度低。目前国外谷物播种机的工作速度已达到15km/h,个别机型甚至达到20km/h,由于受整地质量、土壤各方面条件的,工作速度大多采用8-12km/h。目前我国的谷物播种机的速度大约为4-7km/h,常在5-6km/h范围内使用。2)播种机工作幅宽小。目前西欧谷物播种机的工作幅宽一般为5-6m,而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等国家,不少机型可达10-15m,现在我国生产和使用的谷物播种机工作幅宽较大的达到3.6m。3)排种器的排种效率低。因为传统的排种器都是“一器一行”,即一个排种器播一行种子。 (2)外槽轮排种器工作效果不理想。目前国内谷物播种机大多是以外槽轮式排种器为核心工作的部件,型号虽然很多,但由于外槽轮排种器的结构所限,排种脉动性和种子沟内分布不均匀性,是半精密播种难以实现的主要因素。为了克服传统的外槽轮排种器的缺点,采用新的排种器,其种类很多,有水平圆盘式排种器、离心式排种器、摆杆式排种器、锥盘式排种器、气力式排种器和气压式精密排种器等。 2.4发展趋势 在国外,中耕作物如甜菜、玉米、棉花和某些蔬菜、豆类的播种都已大量采用精密播种, 主要采用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精密播种机。由于气力式播种机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不需精选分级,容易达到单粒精播,而且通用性较好,又能适合较高速播种,因此使用气力式播种机越来越多。为了达到单粒精播,提高株距均匀性,大多采用可精调的刮种器,将多余的种子清除掉;为了降低投种高度,减小种子下抛速度与前进速度之间的相对速差,而设置导种轮或导种管。但是,精密播种受高速作业的影响很大。现有的精密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一般作业速度在4~8 km/h时,其株距合格率达80%以上;而作业速度提高到11~12 km/h时,株距合格率下降到60%以下。可见高速精密播种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3.研究内容和方法 该机械动力源为拖拉机,通过牵引装置与拖拉机连接,主要研究内容有: (1)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计算; (2)查阅有关资料选择相关参数及材料,设计牵引装置、机架、深浅调节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 (3)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二维零件图和装配图。 4.研究方案以及步骤 4.1研究方案 根据我国播种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设计通过一些技术的相关要求和部件的校核计算来选取相应的部件,主要采用型孔式的排种器,配合输肥管、导种管、输种管、开沟器、覆土器和器等组成,来实现播种机的一次性播种过程,完成播种机的从开沟—施肥—播种—压种—覆土的全过程。
4.2研究步骤 拟定的工作进度及要求(以周为单位) (1) 1—5周:搜集播种机的相关资料,形成可行性开题报告; (2) 6—11周:分析播种机的设计内容,确定设计方案及措施,完成中期检查表; (3)12—14周:写出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成播种机结构装配图和主要零部件图; (4)15—16周:修改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的不妥之处,完善设计内容及结构。 5.本设计提纲 第一部分:绪论(课题的目的、意义、课题背景等); 第二部分:播种机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第三部分:播种机机各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第四部分:总结。 6.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6.1存在的问题 (1)本设计的参考文献在在图书馆的收藏很少,不易收集; (2)设计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很多计算,对于V带的选择、转速的计算、轴的计算及校核、传递功率等知识还存在一些问题; (3)利用AutoCAD制图,是毕业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长时间疏于练习,对于这个画图软件生疏了很多; (4)由于没有接触过实物,对机器缺乏感性的认识,势必对有关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校核产生影响。 6.2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1)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搜索媒介来搜索所需信息和及时复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相关专业知识; (2)练习CAD制图软件并熟练掌握; (3)在设计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积极向指导老师和相关专业老师请教。
参考文献 [1] 陈树涛,谢静洁,赵淑霞. 2BF-11型甘草施肥播种机的研究设计[J] . 农业机械,2010,13(32):124-130. [2] 李志红,李锦泽,侯桂凤,于玉真.变量施肥机的设计[J] . 农机化研究,2008,10(08):72-74. [4] 吕娟.新型玉米免耕施肥精密播种机[J] . 农业装备技术,2008,8(48):70-73. [5] 李兵,王继先,徐伟君,王伟.2BF-9型化肥深施播种机的设计[J] . 中国农机化.2008,11(5):122-131. [6] 李宝筏.农业机械学[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余树平,张玉虎. 2BFD—7型手扶悬挂式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计算[J] . 农机化研究,2009,31 ( 6 ) : 155 -158. [8] 薛凤起,农业机械化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M] . 长春出版社,2004.
指导教 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院 系 意 见 院系负责人(签名): 20 年 月 日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