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五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及其《习作1》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白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悠远的意韵。

《落花生》这篇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落花生的好处多,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比喻做人要有落花生的品格——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面子,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抓住这一主题,更利于学生弄懂父亲与一家人的对话的内涵。

《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优美散文。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冯骥才在《珍珠鸟》中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

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

学情分析:

《白鹭》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在教学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美。《珍珠鸟》一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课文的插图,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指导。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2.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4.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5.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

6.学会审题,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

4.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5.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

识。

6.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课时安排:(共12课时)

《白鹭》 《落花生》 《桂花雨》 《珍珠鸟》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习作1》 《语文园地》 2

2

2

2

1

2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