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17财管专业 理论学时: 32学时 实践学时: 0课时
一、课程说明
1. 开课意义,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税务会计既研究税收工作中的会计问题,也研究会计工作中的税收问题,是一门融税收法规制度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也是企业会计和税务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税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开设一学期,学分2分。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税务会计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使学生系统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税务会计的整个核算和纳税筹划过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提高对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分析及其信息处理的能力,准确把握企业税务活动的会计核算知识,建立依法纳税思想,形成准确计税、纳税的能力。
2. 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拓展审计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审计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政育人融入到课程之中。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广泛、系统地认识和进一步理解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税务会计实践中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管理和税务筹划的需要。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专业课程,在学习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先修课程:《基础会计学》、《中国税制》、《中级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等。 4. 课程简表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课时数 32 适用专业 17财管专业 考核方式 考试课 二、教学大纲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 税务会计概述 1.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税务会计的概念,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税收的概念、特征、本质、职能与作用、税收法律关系及其构成。掌握税务会计要素及一般核算方法。 2.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认识税务会计
第二节 税务会计纳税基础 3. 重难点及学术观点
重点是税务会计的概念,税制的构成要素及税收征纳制度。 4. 考核知识点
税务会计概念;税务会计的假定前提、一般原则、职能与作用;税制的构成要素及税收
征纳制度;税务会计的构成与一般核算方法。 5. 考核要求
税务会计的概念、税务会计产生和发展应作一般性的了解;应重点掌握税制的构成要素及税收征纳制度、税务会计的要素及一般核算方法。
6. 课程思政链接点
通过对税法的概念、特征、原则以及构成要素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认识税法,树立依法纳税的正确观念。
第二章 会计 1.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企业的核算,其中一般纳税人的核算是本章学习的核心内容。
2.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认识
第二节 的计算与申报 第三节 的会计核算 3. 重难点及学术观点
重点是销项税额计算方法与会计处理、进项税额抵扣方法与会计处理、结转与上缴的会计处理;难点是不同结算方式、销售方式、销售行为及视同销售行为下销项税额的计算与会计处理,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目前,我国的会计处理是建立在“代理说”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在账务处理中要求价税分离。 4. 考核知识点
税制的基本税制要素、应纳税额的计算、专用的使用与管理、会计账表与有关会计处理。 5. 考核要求
在了解的特点和计税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的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相关业务会计处理,并熟悉的申报与缴纳要求、专用的使用与管理等内容。
6. 课程思政链接点 营改增、的税率变化、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都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减税降费的力度,的税收优惠体现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扶持力度。
第三章 消费税会计 1.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其中消费税的会计核算是本章学习的核心内容。理解消费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金银首饰消费税的核算。
2.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认识消费税
第二节 消费税的计算与申报 第三节 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3. 重难点及学术观点
重点是消费税税目、税率,应纳税额计算的一般方法,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消费税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难点是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目前,我国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并实行单环节征收,因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相关收入和成本。 4. 考核知识点
消费税税目、税率,应纳税额计算的一般方法,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委托
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消费税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等。 5. 考核要求
掌握消费税的税目与征税范围、应纳消费税的计算方法、会计核算要求;熟悉消费税的申报缴纳要求。
6. 课程思政链接点
消费税的税目、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都能体现出国家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引导,让消费者尽量不去消费或少量消费这些应税消费品,包括:对身体有害、对环境有污染、不可再生资源、奢侈品。
第四章 出口退(免)税会计 1.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理解和掌握国家对出口货物免税、退税的基本,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出口货物退税的不同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2.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认识出口退(免)税
第二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与申报 第三节 出口货物退(免)的会计核算 3. 重难点及学术观点
重点是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出口货物退税的不同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难点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4. 考核知识点
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出口货物退税的不同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5. 考核要求
熟悉国家对出口货物免税、退税的基本。掌握不同企业、不同类型出口货物退税的不同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6. 课程思政链接点
出口退税能实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国家目标,保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不能被动将出口退税下调作为抵制外来压力的手段,重点还是靠自身的发展。
第五章 关税会计 1.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关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则、税率等基本内容;理解并掌握进出口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关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2.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认识关税
第二节 关税的计算与缴纳 第三节 关税的会计核算 3. 重难点及学术观点
重点是关税的计算及生产、外贸企业进口关税的会计核算方法。难点是生产、外贸企业进口关税的会计核算。 4. 考核知识点
关税概念与计算,生产、外贸企业进口关税的会计核算方法。 5. 考核要求
掌握关税计算与会计处理等。 6. 课程思政链接点
关税是对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具有涉外性。对货物征收关税,势必提高纳税人的经营成本,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开展,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关系,更是一种政治关系。通过关税的学习能更清楚明白美国对我国开展贸易战的不良居心。
第六章 其他税会计 1.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财产税类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现行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土地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税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会计处理。
2.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房产税会计 第二节 契税会计 第三节 车船税会计 第四节 印花税会计
第五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会计 第六节 资源税会计
第七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会计 第八节 土地会计 3. 重难点及学术观点
重难点是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土地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的账户设置及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4. 考核知识点
现行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土地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财产税类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具体处理方法。 5. 考核要求
掌握现行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土地的应税所得额的调整和正确计算、财产税类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具体处理方法。
6. 课程思政链接点
城市维护建设税让学生明白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都是需要国家税收保证;教育费附加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为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开辟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烟叶税体现了国家对烟草行业实行“寓禁于征”。资源税的征税范围、税目与税额都体现了国家通过税法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防止过度开采。车辆购置税取之于应税车辆,用之于交通建设,由财政根据国家交通建设投资计划、统筹安排,有利于保证特定事业和建设支出的需要。土地的征税范围、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让学生明白土地开征的意义,包括:国家对房地产开发的宏观;抑制土地炒买炒卖,保障国家的土地权益。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 1.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现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具体处理方法;同时理解和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及企业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时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中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是本章学习的核心内容。
2.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认识企业所得税
第二节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征管 3. 重难点及学术观点
重点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所得税会计的账户设置及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难点是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目前,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在新所得税准则的指导下,一律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4. 考核知识点
现行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具体处理方法。 5. 考核要求
掌握现行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的调整和正确计算、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具体处理方法,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6. 课程思政链接点
企业所得税是对所得征税,有所得者缴税,无所得者不缴。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不是让企业所有者收益减少,反而能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更有利于调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因此纳税人应积极依法纳税。“范冰冰”事件也让我们意识到依法纳税的重要性。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也可看出国家对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等大力扶持。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1. 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同时理解和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及企业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2.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认识个人所得税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3. 重难点及学术观点
重点是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所得税会计的账户设置及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4. 考核知识点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及企业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5. 考核要求
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及企业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6. 课程思政链接点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中综合所得计税方法的改革;个人专项附加扣除出现使得个人所得税大幅度降低,特别是中等收入的人群更加明显,老百姓的钱包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大幅度提升。新个税考虑了纳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体现了“公平”。
(二) 学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内容 税务会计概论 学时总计 2 理论学时 2 实践课时 0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合计 会计 消费税会计 出口退(免)税会计 关税会计 其他税会计 企业所得税会计 个人所得税会计 6 4 4 4 4 4 4 32 6 4 4 4 4 4 4 32 0 0 0 0 0 0 0 0 (三)实验内容及教学器材设备 (1)教学课件、视频 (2)幻灯片演示
(四)对学生自学和作业的要求
(1)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等小税种的核算知识,作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
(2)及时布置与上课内容相配套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1.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及参考书:
(1)徐田强、李西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潘兆国.税务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3)王瑶、曹颖.税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林世怡.税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 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1)实践分散并贯穿在教学理论当中
(2)既考虑本课程实践又考虑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联系。
执笔人:彭雪 审核人: 修订时间: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