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可编辑
教 学 设 计 表
工作单位: 汕头厦小学 教师姓名: 魏青
章节名称 学时 18.慈母情深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科人教版第九册 一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 过程和方法目标: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让学生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1页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其中,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三个镜头,成为作者情感发展的线索,这三个镜头值得读一读,品一品。“品味作品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是我班学生常用的语文学习方法,部分学生还能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圈圈划划,评评注注,表达个人感受。由于学生不了学习内容分析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其及 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亲情,体会人间真情的温暖。但对大多数独身子女教学设计思路 而言,往往忽略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动,对父母的深情常感到“理所当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学习过程中,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也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开始懂得从更深的层面看待事情,但是他们在心智上仍然不够成熟,而且理解能力也十分有限。 学习者特征 分析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本文情感丰富,在道理的感悟上,要避免空洞说教。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将内心体验外化出来,读出文章所蕴涵的情味。同时,利用课件把作者当时生活的文字片段展现出来,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时代距离。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抓住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震耳欲聋,失魂落魄,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再结合课文中描写母亲的言行的词句感受母亲爱子之情。 2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媒体内容与形式 幻灯片:与课文有关的练习题 幻灯片:文中重点句子并配合课文中的图片 图片:龟裂的手的图片 背景音乐 教学 作用 B B C I 使用 方式 B E D F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5分钟 A 20分钟 AE 1分钟 E 3分钟 E 说明:教学作用、使用方式和媒体来源只需在下面查找对应的内容,填写字母即可。 1、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自定义。 2、媒体的使用方式: 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 边播放、边议论 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J.自定义。 3、媒体的来源包括: A.自制 B.购入 C.库存 D.取自××资源库存 E.网上下载 F.其他 3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引入:课题里的有怎样 齐读课题,反复读 体会课题里所包 的深情所在 含的内容。 二、一读 课件出示全文主要内容的练习填空通读课文,完成练习 练习学生抓住文中 题。 的重点词概括主要 内容的方法 三、一思 完成练习,启发学生就练习自己质疑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训练学生的提出问 题的能力。 四、二读 1. 文中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学生反复朗读,在 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读中感受作者所要 展示相关PPT 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表达的情感。 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相应板书:辛劳 (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 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 相应板书:劳累 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让学生联系电影中 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的慢镜头,想象母 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亲画面,体会作者 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细致入微的描写。 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 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 “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 为自己冒然要钱而内疚。) 相应板书:隐忍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通过PPT学生可以 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更好地体会龟裂一 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词的含义。 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 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对照上句,联系电 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影中是快镜头,一 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慢一快之中,体会 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将母亲的辛劳。 母亲为了整个家的生活而不知疲 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 时间。四个“立刻”看出了母亲 工作的单调。) 5.“那一天我第一次发拓展思维,让学生 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当堂动笔写一写,4
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联系实际,升华感 该是个大人了。 情。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 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 “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 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 而内疚。) 拓展思维:跑出去的“我”一路上学生连接上文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想了什么? 2.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让学生在反复读 句。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 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中,在不同的角色 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中读,能更深入地 体会母亲对我的爱 五、练、思 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自己学生由课本走进生 ──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活实际,用新的眼 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光重新去发现自己 身边的母爱。 六 结 1.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 着轻轻哼唱。 2.作业: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 5
教学评价分析 本课时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文,要求学生在一个课时里完成这么大量的内容是有些吃力的。尤其是学生刚由中部升上高部,对于一些自学的方法掌握不到位。但是本文是一篇文学性非常强的文章,不能把它当成一篇普通的记叙文一样去分析,而是注重对文章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所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进行教学评价: 1.学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能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讨论、问题回答之中,及回答的正确度的高低。 2.学习者在教学教程中能否通过朗读明白作者谴词运句方面的精妙。 3.学习者能否通过学习,联系实际,仿照文章中某些句式写出一段话。 填表说明:
1、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本教学设计表的关键,要详细说明教学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教师和学生具体的活动、设计意图以及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围绕语等)。
6
2、“教学评价分析”一栏填写您将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评价的主要指标、权重、等级标准和方法等。
3、表格高度如果不够,可以在“页面设置”中将纸张高度调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