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教材 部编版语文教材 (五年级下册) 一、单元内容与目标: 1、单元内容:《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个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集中了综合实践课的特征。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 “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谐音、形声字等方面的活动展示了汉字的趣味性。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并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传承之心。 2、单元目标: (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 (2)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3)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4)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 (1)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搜集材料。
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遨游汉字王国
(2)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难点: (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 (2)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单元作业设计意图: (1)基础篇设计意图:通过猜谜、判断和选择,来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感受汉字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2)提高篇设计意图:通过根据所学内容填空和巧填歇后语,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3)拓展篇设计意图:梳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把握重要的知识点,综合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激发学生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单元作业设计评价 (1)分层进行任务单的布置:结合课堂教学和日常学生层次的了解分成3个层次进行。每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情况与学生基本相匹配,不拔高,不延伸。 (2)以鼓励为主,针对易错点做重点讲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感情。 (3)对于语言表达的作业,不做标准化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性。
单元作业设计任务单(猜谜、判断、选择)基础篇 一、猜字谜
1.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谜底是:()
2.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猜一字,谜底是()
二、积累与运用
1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4分) (1)“星、凤蜀、祭”都属于形声字。( )
(2)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
(3)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后来,清朝的王懿荣对它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
(4)调查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内容。(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汉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A.休刘明鸟B.凤凰虫星 C.花供简堡D.林丛清国
2. 下列歇后语谐音字有误的一项是()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B.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D.大肚子踩钢丝——挺(铤)而走险盲人戴眼镜——假聪(充)明
单元作业设计任务单提高篇
一、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_________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经常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________。
2.调查报告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部分组成。
二、根据意思,猜字谜
①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______) ②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______)
③一点一横长,竖撇像堵墙,里面有个人,只有一寸长。(______)
④左边一太阳,右边一太阳,站在太阳上,反而不见光。(______)三、巧填歇后语,并完成练习。
A.外甥打灯笼—— ___________________ B.三九天穿裙子——___________________ C.孔夫子搬家—— ___________________ D.狐狸吵架——___________________ E.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__
F.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
(1)我的发现:上面的歇后语都属于__________(选填:谐音 故事)歇后语。类似的歇后语,我还可以积累两则: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序号)
1)我找表哥下棋,每次都是大败而归,爷爷总爱笑着调侃我:“你呀,真是__________。”
2)妈妈让我打扫卫生,我答应了妈妈,又想偷懒耍赖,妈妈严肃地对我说:“咱们可是__________,你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3)说起小区的张大爷,那可是__________,三里五乡没人不知道这位热心肠的老张头。
单元作业设计任务单拓展篇
一、语言表达 读笑话,完成练习。
捐官答上司
一天,上司下来巡访,问一县官:“现在百姓如何?”捐官赶紧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是不少。”上司说:“我问的是黎庶!”县官又回答:“梨树多,结果颇少。”
1.文中县官闹出了笑话,是因为他把上司说的“________”误认为“________”,“________”误认为“________”。
2.你从这则笑话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 )。”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 ),取下画来便走。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为什么年轻人取下画来就走,唐伯虎却说他猜中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字谜?和答案一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面是状状在“遨游汉字王国”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1.从材料一中,你得出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2分) 2.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化字写在田字格中。
3.下面对材料二的信息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B.汉字文化的传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意在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虽然能让人在游戏中领略汉字之美,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汉字。
4.作为小学生,你觉得可以为传承汉字文化做哪些努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