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社会化对网络管理的启发

网络社会化对网络管理的启发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04年第4期(总第85期)

黑龙江社会科学

HeilongjiangSocialSciences

  No.4,2004General.No.85

网络社会化对网络管理的启发

黄 峰,冯 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网络社会化不仅造成网络上的道德失范,也会反过来影响现实社会。对网络进行科学管理非常有必要,网络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和“以信息为本”的原则。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原则;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4)04-0135-02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逐步成熟,国际互联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网络不仅成为现实社会的延伸与补充,而且在其基础之上,构成了所谓的网络社会。现代著名社会学家卡斯特尔认为“,网络社会既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它以信息为媒介,通过信息的产生、传播、互动、反馈,达到虚拟的交往过程。由于可以扮演与现实生活不同的角色,网络社会受到很大欢迎,发展较快。

网络社会化是一种趋势,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网络中道德的失范。由于缺乏现实生活中法规、行为准则的制约,很多人在网络上作出和道德水准不符的行为,像缺乏理解、信用,辱骂、攻击等,甚至散布违法的内容。有学者提出,网络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四种道德失范是:网络信息发布者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受者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网络社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我们还应看到,如果缺乏对网络的管理,不仅会对网络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有可能对现实社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对网络进行管理也来源于对社会进行管理的要求。事实上,网络只是赋予了社会更多的内容,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补充。生活中的伦理、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依然基本适用。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借鉴现实中的法律、法规甚至技术等手段,对网络社会中流行的道德失范、炒作、恶意散布不良信息等问题进行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一、网络社会的三个原则

网络的特殊性导致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通过研究网络的特点,可以分析网络社会的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对网络社会进行管理的基础。

11适度自由原则。在网络中一般人都可以享有适度自由,从某一方面来说这种自由的程度甚至超

过现实社会。例如:信息发布时,只要有发布权限就可以发布信息;有浏览权限,就可以进入相应社区获取信息,网络中人和人之间交流也具有比现实生活中普通交流更强的私密性,个人隐私受到保护。自由是网络社会的根基,基于适度自由原则,网络从一个技术工具拓宽为社会。借此在网络中人们可以形成较新的、稳定的关系,而不用考虑地理等方面因素。

21交互原则。网络借助信息共享和交流完成社会联系和自身的构建。人和人、人和网以及网和网

之间,通过网络硬件、节点的互联,构成了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和现实社会类比中发展起来的。

如网民之间可以分为陌生、朋友、好友等,还可以分为站长(高级管理者)、总管(中级管理者)、版主(初级管理者)和普通网友等。网络中相应角色享有相应权利、义务,变化则以信息交互的方式完成。

31平等性原则。网络关系是一种人人平等的关系。它不是指网络社会中权力分配的平等,而是指

在网络硬件层次上人人享有相应的平等。如一个人享有在网上使用多种不同身份的权力“,社会人”的特性更加虚化。

收稿日期:2004-06-12

作者简介:黄峰(1978-),男,湖南邵阳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视台总编,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冯健(195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宣传部副研究员,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135・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二、网络管理的五个思路

社会是相联络的人的共同体,网络社会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社会中行为依附于人,而网络行为依附于账号或者数字。从网络原则出发,我们可以获得对网络进行管理的一些思路。如基于适度自由原则,网络中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也要有相应的规章,做到有章可循,网络管理部门也要承担起责任;基于交互性原则,一方面可以引入社会中分级分类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文化素质教育引入网络,占领网络阵地;基于平等性原则,应当注意网络中网民应当享有的权利,注意改进工作态度,以及加快网络信息处理的速度。

11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通过与网络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获得更大的生命力。国家意识形态应当在互联网上成为主流思想。媒体是党的喉舌,作为媒体的网络没有道理不宣传党的声音。用主义理论占领互联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网络信息传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人的工程,网络社会中的主体———青年人世界观刚刚形成,尚缺乏社会经验,也应学会用主义的方法、理论来分析、解决网络上遇到的问题。网络是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平台。可以通过建立思想政治网站,以专题形式宣讲党的理论,以资料汇编形式提供学习材料,以论坛形式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也可以利用网络整合其他宣传媒体,把校报、简报、文件等内容以及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移置到网络中来,拓宽信息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同时,也可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件及相关的电子教材,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

2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上网者的道德素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提高网民素质,才能实现在适度自由原则下的“无为而治”。网络信息每天都在大量更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单纯依赖技术手段、信奉技术至上,很容易迷失自我。只有切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道德水平,才能应对变化的网络时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里的文化素质教育如无源之水,流于形式,造成一些大学生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道德水准下滑。在网络上表现为,不遵守游戏规则,偏执、摇摆、信奉虚假的东西等。可以通过开设人文类的课程、人文精神的讲座,举办艺术节、辩论赛、座谈,做社会实践、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1在网络中引入社会规范,用社会规范约束网络行为,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区别于网络,在现实社会中道德行为有社会规范制约,所以虽然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却保持稳定,同时维持相当高的道德水准。从平等性原则可以看出,互联网上行为主体通常只是一个账号,缺乏监督机制,没有社会规范的制约,便出现了道德的失范。

在网络中引入社会规范,是网络虚拟社区日益壮大的结果。例如稍大一点的高校BBS论坛,每天上线人数在数千人左右,不仅有学生、教师,更有社会人员,年龄跨度大、社会经历复杂。引入社会规范,首先是引入社会中分工合作、责权分明的管理。例如,在论坛中形成站长为主,站长、智囊、总管、版主的分级的负责制。论坛由专人值守,根据表现、能力实行优胜劣汰。其次,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中的每一个账号对应生活的个体,在享有一定自由的同时,承担网络社会中的责任。

41对网络进行角色转换,将其看作信息反馈的渠道。社会的稳定需要在出现问题时迅速反馈、消除矛盾。网络社会虽然复杂,但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有时也能看作一个信息、意见反馈的渠道。目前,校园网中容易引发讨论的热点,许多是对各部门的意见,如果注意收集、迅速处理,就不易造成矛盾激化,网络社会的社会秩序也很难失控。违法信息如果受到及时处理,也会减少不良影响。在解决网络意见的时候,需要注意和其他渠道的不同。和信访、热线等意见反馈渠道相比,网络更为快捷、透明度更高。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加剧矛盾,因此要求较高的处理问题的水平。学校负责监控网络的部门,应当了解学校情况、具有一定水平;负责信息收集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处理问题、协调各部门工作的能力。适当时候可以吸收专家、学生参与到网络的管理当中,实行专家治网。

51技术控制。网络社会建立在硬件和技术手段之上,信息传递依赖于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所有信息均可能被存储、使用、管理。利用技术手段,是可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的。但是,这种管理是低层次的,存在着悖论。例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反而会加快病毒的扩散、提高黑客的攻击水平,而且发展层次越高,网络社会受伤害的程度越大。因此,利用技术控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可见,网络管理实际上必须考虑网络社会中“人”的因素。因此,网络管理的过程应该是并行、反复的过程。网络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快速反馈的机制。

基于以上思路,可以初步提出关于网络管理的基本管理模式,该模式体现了网络管理中“以人为本”及“以信息为本”的管理原则。

〔责任编辑:杨大威〕

・136・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