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期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新时期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时期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作者:魏霞

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23期

所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针对人们思想中的种种疑惑、矛盾、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传科学、正确的道理,帮助解开思想疙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姿态投入工作,投入生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社会、生活、工作乃至家庭的态度和行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内部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央行职工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职工思想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从整体情况看,县支行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是稳定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对央行职能调整以来所带来的变化表示理解,能够自觉服从改革发展大局,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但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集体思想观念。主要表现在个别职工认为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是支行和党组织的安排,认为理论学习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事,于己无关,普遍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无非就是读报纸、念文件或看电教片。据了解一些职工包括少数党员干部对业务学习还比较热心,但对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应付,对理论学习没有真正全面形成“我要学”的氛围。

二是职能削弱,定位不明。随着监管职能的分离,央行工作中心也由原来的金融监管转为金融宏观,基层央行工作侧重点由检查、监督逐渐向协调、服务、调研转移。基层央行职能有所弱化,工作有时感到为考核而考核,为调研而调研,工作务虚比重加大,导致职工无所适从;对上级行布置下来的调研课题,由于受县支行人员素质而无法按质按量完成;在货币信贷的传导中,基层央行在的督查落实上,既缺少相应的控制工具,也没有相应的查处依据,造成工作的深度不够的现象;履行新职能没有配套的新手段,如征信、反洗钱工作涉及到地方和公检法等众多部门,而这些部门并没有义务向人民银行提供业务上的支持,导致基层央行在履行新职能过程中难度加大。

三是分配机制不科学。近年来,基层央行为适应业绩考核,各项工作任务明显增多,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分配机制“吃大锅饭”,还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无所谓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职工平均年龄偏大,都在40岁以上,没有合理的梯次结构。表现为上进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减弱,对一些现代化知识、技能的掌握、使用能力有待提高,离人民银行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业务技能要求有差距。加之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职工思想滞后,综合素质与业务发展需求的差距不断加大。

原因分析及建议:面对当前基层央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我认为要想做好县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并非支行党政或某个部门的事,全行各职能部门都有其应尽的职责和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全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提高,增强基层央行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凝聚力,培养归属感,推动基层央行提升服务水平。 一、围绕履行岗位职责,推进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一)着力建设一支学习型队伍,引导职工干实事出成绩

基层央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同履行岗位职责相脱节,又不能同基层央行职能相分开,更不能与具体业务相隔离,应围绕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引导职工认真学习政治、业务理论,履行好岗位职责。央行作为货币的制定和执行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用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去应对经济中新的变化和挑战,这就要求从基层央行做起,从每位干部职工做起,不断学习,追踪国际经济金融理论发展前沿,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只有基层央行职工不断学习,建立起学习型组织,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着力强化履职使命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在干部职工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形成主动、积极履职的使命感,确保干部职工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努力学习探索提升金融服务技能和水平,完成好本职工作,以优质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二、围绕履职核心价值理念,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营造履职核心价值理念氛围

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宣传与教育功能,让基层央行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基层央行履行职责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培养基层央行职工共同的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将履行职责的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基层央行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原则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与关键。切实与干部职工进行情感沟通,时刻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真正关心职工生活,切实感受每一位职工的悲喜苦乐,感化人心、凝聚人心,使职工自觉地把思想目标、价值目标调整到基层央行各项工作发展上来,与支行同呼吸、共命运,提高员工思想素质。

(三)坚持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努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使职工自觉的围绕履职核心价值理念,明确目标,履行职责。其次,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组织能力与执行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干伍,为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三、围绕改革新时期心态影响,强化思想教育工作 (一)注重改革新时期的思想教育,增强职工的心理应变力

根据干部职工各个层次的需求及心理变化,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有效引导干部职工以积极心态直面社会变革,明确自己的利益和责任,逐步增强心理承受和应变能力,以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态度,积极适应并参与改革,以健康的心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注重引导功能,促进新时期改革的心理平衡力

改革是对利益关系的根本性调整,其涉及的领域越广,触及的矛盾就越深。因此,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利益得失的差异,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正确的报告和评价,保持正确的导向,主动设置议题,加强正面引导,善于并及时疏导那些似是而非的思想情绪,多角度、多侧面和多形式地做好解疑释惑、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的工作,使干部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在更新观念过程中努力实现新的心理平衡。

(三)注重弘扬先进文化,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先进文化的熏陶,对于人们健康心态的形成和保持至关重要。主动从党的先进理论和实践中吸取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束缚中出来,结合基层央行工作的实际,大力倡导履行职责核心价值观,开展多层面、多角度科学文化系列活动,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调动干部群众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先进的文化指导提升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而提高其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注重加强心理疏导,使职工增强心理调适力

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心理困惑和不同的关注热点,定期开展调查,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宣传栏等一切载体和交流平台,形成立体的社会心态表达、沟通和干预的工作体系,采取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增强干部职工的心理调适能力,在及时妥善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保证干部职工的社会心态向着健康方向发展,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围绕改革创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即时性

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紧紧围绕新形势、新任务,体现时代特色,根据当前的时事要求、出现的各种思想反应等,即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鼓足干劲,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二)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

思想政治工作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针对不同人员岗位、不同职工的性格、不同具体的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三)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性

经常性地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分析会,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和动向;注重人文关怀,虚心倾听职工的心声,尊重职工的利益诉求,支持和鼓励干部职工提建议、谈思想、谈创新,使职工有话愿意讲,有想法愿意说,营造一个宽松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四)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一个实字,既要讲道理更要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充分尊重干部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积极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共识。其次,注重贴近实际,深入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针对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按着“三贴近”原则开展工作。最后,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衡量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看开了多少会、开展了多少活动、写了多少文章、要看实际效果,看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精神状态、工作干劲、思想境界、开拓创新、取得的实绩。 (五)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

通过制定和落实严格有效的相关制度,让干部职工有共同遵循的内容,在思想上有约束感,使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进行。 (六)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干部职工的思想脉搏,根据不同需求,发挥工会、团委、女工委等相关部门引领作用,紧跟时代步伐,以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密切联系基层央行的业务实际,通过座谈会、报告会、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进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和感染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