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教案(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教案(精推2篇)

来源:华佗小知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教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教案第【1】篇〗

《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教学时,我采用了以说促读,理解课文,从而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所谓的以说促读就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

一、说人物

让学生说说本文的两过人物。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文中“将”和“相”各是什么样的人物?你是根据什么说的? 2、蔺相如是怎样做到完璧归赵的?在渑池会见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让秦王击缶的?

3、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

4、你喜欢谁?为什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具体分析了人物性格,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说故事

让学生复述“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讲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以及三个故事间的内部联系。这样不但能使

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很多,结合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着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对课文内容作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先分清每个故事各自的前因后果,在此基础上再把三个故事联系起来认识故事的前因后果。

四、说感受

主要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和廉颇勇于改错,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小组展学

通过“四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

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

(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

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学生演练,加深理解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演一演自己喜欢的故事。 2、表演时,着重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