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教学反思
集安市实验小学 周淑艳
《阿细跳月》是人音版六年级欣赏课,是一首具有彝族风格特点的民乐合奏曲。通过欣赏《阿细跳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关注音乐基本要素,聆听感受乐曲的主题旋律、节奏、调式;感受体验乐曲中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选课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孩子了解我们民族音乐,现在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基本都在流行音乐上,所以我希望在音乐课堂上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本课中,以聆听为主,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利用多种方式熟悉主题旋律,通过模仿乐器演奏感受乐器的音色变化,用动作和图形来表现乐曲力度、速度变化。体验彝族跳月舞蹈的基本动作。在备课的过程中,备教材、备课件、备学生等等,而且在课前反复检查课件,却忽略了粉笔,粉笔打滑,没写出预想的效果,让我有些紧张了,而且耽误了一些时间,吸取教训,下次备课要备粉笔。在最后的跳舞环节,我设计的前半段学生模仿乐器,后半段跳舞。可当第一遍学生欣赏舞蹈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选的视频中的音乐和本课聆听的音乐有些地方不一样,合奏的地方都是唢呐为主奏的,这样会混淆学生的视听,于是我临时更改,前半段跳舞,中间模
仿,后面跳舞,避开唢呐吹奏时模仿。所以以后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所选的素材一定要仔细检查,做到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