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2016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17课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 计 者:xx
目标设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 (3)基于口语交际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有表达的自信心。 2. 学情分析
本文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愉可引导学生看插图直观的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从中感受到热烈的气氛,每一个人心里热情与感动。 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温情的文章,图中的周总理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饰,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大家十分开心。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度”三个字。 2.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评价任务
1. 学生自读,指名领读,开小火车读。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临写,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忘”“泼”“度”三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体会泼水节的“难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一 环节一 揭示课题 (3分钟) 问有关少数民族对的问题。 活动二 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激发学生兴趣 读准课题 活动一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活动二 环节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整体齐读课文,思考问题。 活动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评价目标二) 思考问题 知道熟字组新词、加一加、猜字(评价目标一) 观察字形,注意占位,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评价目标一) 感悟“难忘” (评价目标二、三) (17分钟)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学生分享识记生字方法。 活动四 学习生字“忘、泼、度”。书写时看清字形,注意笔顺,找出关键笔画,照样子书写。 环节三 感情朗读 深入理解(15分钟) 环节四 总结拓展,升华“难忘” (5分钟) 板书设计:
活动一 课件出示:这真是个_____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 让学生说一说,升华“难忘” 活动一 学习课文,体会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难忘的? 出示本课生字,师领读,生自读,指名领读,谜等识字方法。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对课文独特的理解感悟 难忘的泼水节
祝福 幸福 周总理 傣族人民
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