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整体要求 ....................................................................................................... 1 2 A连廊靠a1展厅处的加固和拆除 ............................................................. 1 2.1 加固措施 ................................................................................................. 1 2.2 倾斜架体的拆除 ..................................................................................... 7 3 坍塌部位剩余钢筋的拆除 ......................................................................... 10 4 过程监测 ..................................................................................................... 12 5 操作交底 ..................................................................................................... 12 6 拆除指挥小组成员 ..................................................................................... 12 7 应急救援预案 ............................................................................................. 13
实用文档 1
关于a2-1展厅A连廊模板支撑架加固和拆除措施
1 整体要求
根据现场情况,目前距“3.14”事故发生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事故发生点的钢筋、模板、混凝土、钢管已经清理完毕,且贵阳进入雨季施工,为避免受事故影响的连廊其他部位发生二次事故,a2-1展厅A连廊坍塌部位两侧的倾斜架体必须尽快拆除。为保证在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施工,首先要求保证此部分模板支架的安全稳定性,进而人员才能进行拆除工作。特编制此方案对倾斜部分的支架进行加固措施。加固完成经检查验收后,再进行此部分支撑架的拆除工作。 2 A连廊靠a1展厅处的加固和拆除
2.1 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主要是在原支撑架的基础上增加钢管斜撑与已完成结构柱子增加抱箍、立管、横杆、扫地杆等。加固顺序为先增加斜撑,再增加立管、横杆、扫地杆等。各构件构造要求具体如下:
2.1.1 架体增设斜撑。
在原倾斜的支撑架满加与倾斜相反方向(东西方向)的钢管斜撑,斜撑支撑上到模板顶,下紧靠地面,斜撑间距@1500,并与地面成45-60度角。增设斜撑的顺序为先增加架体两侧的斜撑,再进行架体内部的斜撑塔设。内部架体的搭设顺序必须从两边向中间逐步架进行增加,禁止从中间往两边进行增加。增加架体内的斜撑时,需注意以跨为单位,从两侧向中间,从斜度大的向斜度小的方向进行搭设。架体反向斜撑加固如下图:
实用文档 1
除需在倾斜架体内部增设斜撑以外,为防止架体发生侧向倾倒,需在架体的两侧(下图所示位置),增设的斜撑支撑上到模板顶,下紧靠地面,斜撑间距@1500,并与地面成45-60度角。
在架体两侧增加斜支撑 在架体两侧增加斜支撑
2.1.2 与已完成柱子部位增加抱箍
实用文档 2
在进行架体斜撑加固的同时,在连廊与已完成的a1集中商业框架柱上采用钢管做成抱箍进行连接,以增加整体子架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
实用文档 3
采用钢管做抱箍位置示意图
实用文档 4
2.1.3 架体内部水平杆的加固
因架体倾斜,造成部分架体水平杆发生弯曲变形,为增加架体的稳定性,对已变形的水平杆采用6米长的钢管加强。增加的水平杆采用搭接的方式与原水平杆进行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80厘米,搭接部位采用三颗扣件进行连接,如下图所示:
800
2.1.4 架体内部立杆的加固
因原架体倾斜,同样导致部分架体立管发生弯曲变形,为增加架体的稳定性,在已变形的立管旁边紧靠原立管搭设一根立管。此部分增设的立管同样与水平杆、斜撑、扫地杆等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2.1.5 增设扫地杆
在原架体的基础上,在现场满堂架所有未设扫地杆的位置增设纵横向扫地杆,确保所有部位的满堂架都设置有扫地杆。
2.1.6 对倾斜柱模板的加固
在加固过程中,除需对倾斜的满堂架体进行加固外,还需单独对倾斜的柱模板采用增加斜撑的方式进行加固,对柱模板的加固应用钢管顶撑在柱抱箍上,或与柱抱箍采用扣件进行连接,以加强柱模板的稳定性。
实用文档
5
实用文档6
2.2 倾斜架体的拆除
倾斜架体加固完成后,由业主、监理和施工方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经加固后的架体进行验收,经三方验收确定加固后的架体达到拆除操作条件后方可进行该部分倾斜架体的拆除工作。
倾斜部分内架体已按方案进行加固
实用文档
倾斜架体内的斜撑及剪刀撑加固已完成。 7
架体的拆除顺序为:板面钢筋→梁钢筋→模板→模板支撑架。拆除方向从坍塌方向开始,向a1集中商业处进行。
从此处开始进行拆除 实用文档 8
经现场验收确认已加固架体安全后,派10个钢筋工上模板层进行钢筋的拆除操作。
钢筋拆除时,由3个专业操作工人用乙炔焊将梁钢筋切割成3-5米一段的钢筋段,然后用塔吊将切割好的钢筋吊放到地下室顶板上。
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板模板,再拆除模板,最后进行模板支撑龙骨的拆除。 模板支架拆除时,因模板支撑高度超过7米,每根立杆均采用两根不同长度的立杆用对接扣件连接而成,在进行拆除操作时,先将上部的对接钢管进行拆除,再拆除下部的支撑立杆。
在拆除支撑架时,用8个专业架工必须先拆除原已变形的支撑架钢管后再拆除新增加的加固的钢管,在拆除过程中,拉好警戒线,派由项目部安全员和劳务队伍安全员在现场全程值守,指挥工人对倾斜架体进行拆除,防止现场操作工人
实用文档 9
盲目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拆除顺序进行施工,并严禁无关人员进出拆除现场。 3 坍塌部位剩余钢筋的拆除
此部分支架采用机械进行拆除。
事故发生点的钢筋混凝土已基本清理干净,剩余部分斜跨的板面钢筋拟从上朝下进行拆除。因此部分的架体大部分已经弯曲,受力体系已经改变,危险性较大,且坍塌部位的钢筋也未与已浇筑好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连接,经现场与业主、监理商讨后,决定对此部分架体采用机械进行拆除。拆除机械选用双驱动履带式
实用文档 10
挖掘机(设备类型为VOLVO—EC290BLC)配备日本PK旋转式液压剪,自重为30t,这种旋转式液压剪可以钢筋和钢管直接剪断,拆除速度快。
经查设计图纸,车辆行走路线及坍塌区所处地下室顶板结构按消防通道的承载力设计,板厚200mm,板底筋为B12@150,面筋为B14@180,设计容许荷载为20KN/m2,设计注明,完成建筑面层后可承受消防车重量为30t考虑。拆除机自重为30t,清运材料的东风车最大装载后重量为20t(东风车自重为12t,要求堆放重量不得超过8t),所有车辆都控制在消防车重量30t范围内,且尚未施工的1.1米厚建筑面层荷载(>20KN/m2)较大,故结构屋面完全可承受拆除机械荷载。
拆除机上结构屋面进行操作时,需在机械行驶路线上采用废旧模板铺设临时通道,避免机械的履带对结构屋面产生破坏。
根据现场情况,此处在结构上设置有变形缝,坍塌部位的钢筋未与浇筑好的结构进行连接。 实用文档 11
4 过程监测
在整个加固过程和拆除过程中,必须委派专人对架体进行监测,如发现架体产生异响或异动,则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分析原因,重新确定加固方案,确保安全。 5 操作交底
在进行加固过程和拆除操作前,需对现场操作工人进行安全交底,详细交代上架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在突发情况下的逃离措施和路线。所有操作工人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设备。 6 拆除指挥小组成员
序号 姓 名 项目职务 拆除小组职务 备注 实用文档 12
1 王子雄 项目经理 组长 2 3 陈方建 钟 佳 项目生产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 副组长 4 5 王勇 陈德凡 区段经理 安全负责人 副组长 组员 6 7 劳务队伍项目经理 劳务队伍安全员 副组长 组员 8 劳务队伍施工员 组员 7 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本工程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1)施工应急措施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工序确定现场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序号 不可接受风险 活动点/工序/部位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 时态/状态 管理方式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1 坍塌 脚手架使用中拆改 作业环境破坏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 将来/ 异常 将来/ 加强脚手架搭拆安全管理 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2 高空坠落 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制定“三宝”使用规定 紧急 实用文档 13
临边未设置3 高空坠落 安全防护措施 作业环境破坏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5 火灾 氧气、乙炔 作业环境破坏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 紧急 将来/ 紧急 将来/ 紧急 将来/ 紧急 将来/ 人身伤害 紧急 紧急 将来/ 异常 将来/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将来/ 加强“四口、五临边”围护检查,制定安全防护措施,设置警示牌 加强“四口、五临边”围护检查,制定安全防护措施,设置警示牌 制定易燃易爆等物品存储和使用管理;加强教育、检查;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施工临时用电方案;加强人员教育;加强施工用电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 4 高空坠落 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6 火灾 电气线路老化 7 化学物理性爆炸 氧气、乙炔仓库 制定易燃易爆等物品存储和使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 8 触电 电气焊作业点 加强临时用电施工管理、安全检查;临时用电人员持证上岗 9 触电 电气线路老化 加强临时用电施工管理、安全检查;临时用电人员持证上岗 2)预案的培训与交底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总承包项目部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的时间安排 主要培训内容 工程开工前;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后;有新进员工。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3)应急救援的组织 实用文档
14
1)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应急救援小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拆除工程开工时,项目部组成风险评估组,由项目总工任组长;成立后勤供应组、事故调查组;并组成两个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组,每个组配备一名经过培训的卫生急救人员和保健医药箱及必需的急救器材;各专业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也是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2)职责和分工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日常工作由总承包项目部安全环境管理部兼管。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项目经理任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的现场抢救和应急处置及报警工作。
岗位 职能及职责 应急总指挥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外部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实用文档 15
应急副总指挥 ①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④组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⑤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⑥根据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危险源风 险评估组 ①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②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③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④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⑤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 ⑥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后勤供应组 ①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②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 ③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 ④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实用文档 16
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应急救援组 ①抢救现场伤员; ②抢救现场物资; ③组建现场消防队; ④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事故调查组 ①保护事故现场; ②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 ③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④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实用文档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