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号…学… … … 线 … … … … … …名…姓… … … 封 … … … … 级…班… … … … … 密 … … … … … 校…学………六年级《三国演义》阅读测试(A卷)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每个括号2分,共50分)
1.( )假皇帝之命发布讨伐董卓的檄文。 A.袁绍 B.孙坚 C.曹操 D.刘备 2.刘备封为( )五虎将之首,位列众将之前。 A. 张飞 B. 赵云 C. 马超 D. 关羽 3.三国中使双股锏的是( )。
A.刘备 B.张飞 C.关羽 D.吕布 4.周瑜和黄盖经过密谋,使用( ),让黄盖诈降。 A.苦肉计 B.空城计 C.连环计 D.火烧计 5.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 ),后来( )又再度向刘备推荐。
A.徐庶 B.关羽 C.司马微 D.黄忠
6.《三国演义》中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七进七出的将军是( ),长坂桥头退百万兵的将军是( )。
A.赵云 B.张飞 C.关羽 D.庞统 7. 司马昭中风而死,他的儿子( )逼迫( )禅位,魏国宣告灭亡。
A.司马炎 B.司马懿 C.曹丕 D.曹奂 8.《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 ) A.刘备 B.周瑜 C.刘表 D.黄盖 9.“巧授连环计”涉及哪两个人物?( )( ) A.诸葛亮 B.庞统 C.曹操 D.刘备
10.“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指的是( )。 A.关羽 B.吕布 C.赵云 D.张苞
11.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 )和( )。 A.庞统 B.周瑜 C.诸葛亮 D.司马微 12.( )继诸葛亮之后,先后九伐中原与魏将( ) 斗智斗勇。 A. 邓艾 B.陆逊 C.姜维 D.马超
13.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和( )。 A.袁绍 B.孙权 C.曹操 D.袁术 14.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 )。
A.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 B.士可杀不可辱C.如果今天不杀我,你会后悔的。 15.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里的天子是( )。 A.汉灵帝 B.汉献帝 C.董卓 D.汉武帝 16.曹操想收伏关羽,把吕布骑过的( )送给了他。 A.汗血宝马 B.赤兔马 C.千里马 D.蒙古马 17.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场胜仗是( )。
A.赤壁之战 B.火烧博望坡 C.攻占荆州 D.占领益州 18. 三国归晋,( )一统天下。
A.曹操 B.司马懿 C.司马昭 D.司马炎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写给周瑜信中的内容。 ( )
2.三国人物中,被杜甫誉为“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是诸葛亮。
( )
3.“功盖三分国,名城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怀古绝句歌咏了我国历史上一位名人,这位名人是刘备。 ( )
4. 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司马懿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
5. 《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张飞。 ( )
6. 《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西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 ( )
7.“乐不思蜀”的是刘禅。 ( ) 8.“割须弃袍”的是曹操。 ( ) 9.诸葛亮送给刘备一幅西川四十一州的地图,说:“将军欲定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 ( )
10. 司马懿孔明比斗阵法。司马懿摆出“混元一气阵”,诸葛亮则以“ 八卦阵 ”破之,魏军大败。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 、华容道义释 、过五关 、水淹 、败走 。
2. 杜牧《赤壁》诗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 、 。
3.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
是 ,“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4. 诸葛亮渡沪水, ,取得了“攻心”的胜利,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 ,北伐曹魏,鞠躬尽瘁,病死于 。
5. 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种菜消遣。曹操 ,论天下英雄只有 和他两人。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便借口截击
领兵离开了 。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人去追。刘备摆阵迎接说:“ ”坚决不肯回去。
6.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为 、 、 三国。 7.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篇 体小说。
8.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或的战役分别是 __ ______ 、__ _____ 、__ ______。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 。
9. “ ”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 的杰作”。
四、连一连。(每个1分,共10分)
青梅煮酒 诸葛亮 《三国演义》 吴承恩 舌战群儒 赵云 《水浒传》 罗贯中 大意失荆州 张翼德 《西游记》 曹雪芹 单骑救主 曹操 《红楼梦》 司马迁 大闹长坂桥 关羽 《史记》 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