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测试卷一(含答案及精讲)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思维应用题(50题,每题2分)
1.上午7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上午9时又有一列客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为了行驶安全,列车间的距离不应少于10千米.问:货车最晚应在什么时刻停车让客车通过?
2.某车间加工一批零件,10月12日开工,加工了8天后,还剩810个零件,如果每天再加工54个零件,几月几日完工?
3.师徒二人合做446个零件,师傅每时加工45个,徒弟每时加工38个.徒弟先做3时,师徒二人合做剩下的零件,还要多少时完成?
4.为支援抗震救灾,小学五年级一班41人共捐款943元,三年级一班38人共捐款722元,五年级平均每人比三年级多捐多少元?
5.某小学五年级总人数是个三位偶数,将总人数减去3能被5整除,减去5能被7整除,减去7能被9整除,则该小学五年级共有多少人.
6.一个圆柱形容器中放着一个长方体铁块.现在以不变的速度往容器中注水3分钟后,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又过了18分钟,整个容器灌满了水.已知容器的高度从里面量是40厘米,长方体铁块的高度是25厘米,那么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比是多少?
7.甲乙两车共同担负运送163吨水泥的任务.甲车单独运送28吨后乙车才赶来,如果甲车每小时运送12吨,乙车每小时运送15吨,两车还要合作几小时才能完成了任务?
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1.5小时后相距180千米。甲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求乙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9.某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是40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2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10.植树节那天,四(6)班40名同学在一块面积为720平方米的地里栽了80棵树.平均每棵树占地多少平方米?平均每名同学栽多少棵树?
11.甲、乙两地相距880千米,小轿车从甲地出发,2时后,大客车从乙地出发相向而行,又经过4时两车相遇.已知小轿车比大客车每时多行20千米,问:大客车每时行多少千米?
12.张伯伯家的养鸡场产了一些鸡蛋,每箱装66个,装了8箱,还剩下12个.这些鸡蛋共有多少个?
13.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加工62个,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比徒弟的5倍少35个. (1)师傅加工多少个零件? (2)徒弟比师傅少加工多少个零件?
14.体育用品商店把篮球打8折出售,张老师去买这样的篮球,按原价准备的钱现在买了40只,原来可以买多少只.
15.五年级开展数学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7分,答错一题扣4分,王磊得74分,他答对了多少题.
16.甲、乙、丙三人数学竞赛的平均分是分,加上丁后,四人的平均分比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分提高2分,丁的数学竞赛成绩是几分?
17.养鸡场共有124千克鸡蛋准备装箱运出,每箱装6千克,可以装多少箱?
18.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积是4平方分米,向容器中倒入6.5升水,再把一个高为15厘米的圆锥形铁件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20厘米.这个圆锥形铁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9.甲乙两城相距480千米,货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4小时后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决问题)
20.试验田有两块早稻田,它们的面积都是340平方米,第一块平均每平方米产1.3千克,另一块平均每平方米产1.45千克,这两块早稻田的总产量相差多少千克?
21.一块平行四边形试验田,高25米,高比底边短15米,在这块试验田里共收稻谷980千克.平均每平米试验田收稻谷多少千克?
22.一辆车上午10时从甲城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城,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3.小华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平均94分,语文、数学平均96分,小华的英语考了多少分.
24.车站运一批货物,已经运走65吨,还剩下15吨.还剩下百分之几没有运走?
25.甲、乙两个路桥公司合修一段7500米长的路段,同时各从一端修建,预计250天修好。甲公司平均每天修16.5米,乙公司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列方程解答)
26.六年级同学开展植树活动,成活80棵,5棵没有成活.成活率是多少?
27.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从AB两城相对而行,途中相遇,相遇点距A城80千米,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出发点后两车立即返回,在途中第二次相遇,这是相遇点距A城50千米.求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8.机床厂去年四个季度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6、1/5、4/15、7/10,去年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几分之几?
29.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30.纺织厂有男工178人,女工316人.把这些工人每38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31.一种花生的出油率是41%,要榨205千克油,需要这种花生多少千克?
3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按原定速度3小时相遇,由于两车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少行25千米,结果5小时相遇,求AB两地距离?
33.六年级同学制作了176件蝴蝶标本,分别在13块展板上展出. 小展板可以贴8件,大展板可以贴20件,两种展板各有多少块?
34.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B两地的中点2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3,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5.甲、乙两个仓库各存粮若干吨,甲仓大米吨数占两仓总数的9/20,如果从乙仓调39吨大米到甲仓,这时乙仓就占两仓总数的21/50,甲、乙两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36.甲、乙两位工人工作效率的比是3:2,乙工人每小时生产12个零件.甲、乙两人各工作8小时后,甲比乙多生产多少个零件?
37.甲、乙、丙、丁四人向某灾区捐款,甲的捐款数是其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乙的捐款数是其他三人捐款总数的1/5,丙的捐款数是其他三人捐款总数的1/6,丁捐款148元.甲捐了多少元?
38.养鸡场今天收到的鸡蛋按60个一箱来装,装了15箱还剩26个,养鸡场今天收到多少个鸡蛋?
39.在一个盛满水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4分米的圆柱形容器中,垂直放入一根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48厘米的圆柱形铁棒,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升.
40.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小时行了156千米,照这样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41.实验一小舞蹈队有学生138人,合唱队有学生96人,因编排节目需要,要求舞蹈队的人数是合唱队人数的2倍,应从合唱队凋多少人到舞蹈队?
42.一个用无盖铁皮制的圆柱形油桶,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30厘米.如果1升汽油重0.68千克,这个油桶能装汽油多少千克.
43.糖厂甜菜榨糖,榨出44吨糖,出渣子356吨,甜菜的出糖率是百分之几?
44.商店各进了苹果和梨子25筐,苹果每筐88元,梨子每筐112元,进这些苹果和梨子共用了多少元?
45.植树节时,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种活了198棵,没成活的有2棵,成活率是多少?
46.甲、乙两人从相距27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几小时后两人还相距4.5千米?
47.两辆汽车分别从A城和B城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98.4千米,乙每小时行71.6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问A、B城相距多少千米?
48.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92个零件,已知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4倍,师徒二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用方程解)
49.一笔钱可以买单价50元的A商品12件,每件B商品比A商品贵10元.这笔钱可以买多少件B商品?
50.王老师要打一部书稿.第一天打了这部书稿的1/4,第二天打了24页,还剩下这部书稿的3/8没有打.这部书稿共有多少页? 参
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货车比客车早发车2小时,又知列车间的距离
不应少于10千米,追及距离为:(55×2-10)千米,根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即可求出追及时间,进而确定货车最晚应在什么时刻停车让客车通过. 解答:解:(55×2-10)÷(80-55), =100÷25, =4(小时), 7时+4时=11时, 答:货车最晚应在11时停车让客车通过.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虽然货车比客车早发车2小时,但是追及距离不是(55×2)千米,而是:(55×2-10)千米,根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解答. 2.答案: 解析: 11月3日
3.分析:先算出徒弟3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38×3=114个,就可求出剩下的,再用剩下的工作总量除以师徒二人的工作效率和就是合干的工作时间. 解答:解:(446-38×3)÷(45+38), =332÷83, =4(天), 答:还要4时完成. 点评:此题属于工程问题,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4.分析:根据“捐款总钱数÷班级人数=平均每人捐款的钱数”,分别求出五年级平均每人捐款数和三年级平均每人捐款数,再用五年级平均每人捐款数减去三年级平均每人捐款数就可求出多捐的钱数. 解答:解:943÷41-722÷38, =23-19, =4(元), 答:五年级平均每人比三年级多捐4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应结合实例,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5.分析:由将总人数减去3能被5整除,减去5能被7整除,减去7能被9整除可知,这个三位数加2能同时被5,7,9整除,5,7,9的最小公倍数为5×7×9=315,而315是奇数,减2结果为奇数,而五年级总
人数是个三位偶数,所以315不符合题意;315×3减3结果也是奇数,同样不符合题意.所以小学五年级总人数一定是315×2-2=628人.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这个三位数加2能同时被5,7,9整数, 5,7,9的最小公倍数为5×7×9=315, 而总人数是个三位偶数, 所以五年级总人数是315×2-2=628(人). 点评:由所给条件得出这个三位数加2能同时被5,7,9整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6.分析:已知长方体的高度是25厘米,容器内注入与长方体等高的水用3分钟,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此时容器空间的高为(40-25)厘米;这样就可以求出两次注水所用时间的比.由于长方体占据了圆柱体容器的部分空间,由此可以推导出长方体底面积与容器底面积的比. 解答:解:注满容器25厘米高的水与15厘米高的水所用时间之比为25:15=5:3. 注25厘米的水的时间为18×5/3=30(分), 这说明注入长方体铁块所占空间的水要用时间为30-3=27(分). 已知长方体铁块高为25厘米,因此它们底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的体积之比,而它们的体积比等于所注入时间之比,故长方形底面面积: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27:30=9:10. 答: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比是9:10. 点评:此题的解答关键是求出两次注水时间的比,再求出长方体铁块所占容器空间的注水时间是几分钟,由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7.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首先根据甲乙两车共同担负运送163吨水泥的任务,甲车单独运送28吨后乙车才赶来,求出还剩下多少吨;然后根据甲车每小时运送12吨,乙车每小时运送15吨,求出甲乙每小时运送多少吨,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求出两车还要合作几小时才能完成了任务即可. 解答: 解:(163-28)÷(12+15) =135÷27 =5(小时) 答:两车还要合作5小时才能完成了任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8.【答案】50千米 【解析】 180÷1.5-70=50(千米)
9.40×1/200=0.2(米)=20(厘米) 答:模型的高度是20厘米. 10.分析:把720平方米的地平均分成80份,其中一份就是一棵树的占地面积; 把80棵树平均分成40份,其中一份就是一个同学植树棵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720÷80=9(平方米), 80÷40=2(棵), 答:平均每棵树占地面积是9平方米,平均每个同学植树2棵. 点评:求平均一份是多少,用除法,直接列式即可解答.
11.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本题的数量关系:小轿车的速度×行的时间+大客车的速度×行的时间=两地间的路程,可设大客车每时行x千米,则小轿车每小时行x+20千米,据此可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解答 解:设大客车每时行x千米,则小轿车每小时行x+20千米, (x+20)×(2+4)+4x=880 6x+120+4x=880 10x=880-120 x=760÷10 x=76. 答:大客车每时行76千米. 点评 本题的重点是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进行解答.
12.解答:解:66×8+12, =528+12, =540(个), 答:这些鸡蛋共有540个.
13.分析 (1)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比徒弟的5倍少35个,那么先用徒弟
加工的个数乘上5,求出徒弟加工个数的5倍,再减去35个就是师傅加工的个数; (2)用师傅加工的个数减去徒弟加工的个数即可求出徒弟比师傅少加工多少个. 解答 解:(1)62×5-35 =310-35 =275(个) 答:师傅加工275个零件. (2)275-62=213(个) 答:徒弟比师傅少加工213个零件.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14.分析 打八折,就是原价的80%,因买篮球的总钱数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据此可列式解答. 解答 解:设可买x只篮球,根据题意得: x×1=80%×40 x=32, 答:原来可以买32只.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总钱数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掌握情况.
15.分析:假设20题全答对,他应得20×7=140分,但现在只得了74分,少了140-74=66分.因为答错一题不但不得分,而且要扣4分,也就是答错一题要少得11分.因此答错了66÷11=6(题),答对了20-6=14(题). 解答:解:20-(20×7-74)÷(7+4) =20-66÷11 =20-6 =14(题) 答:他答对了14题. 点评:此题运用了假设法解答盈亏问题,假设全答对,根据分数差求出答错了几题,进而求出答对了几题.
16.分析 先用“+2”求出四人的平均分,根据“平均数×人数=总成绩”分别求出四人的总成绩和甲、乙、丙三人的总成绩,进而根据“四人的总成绩-甲、乙、丙三人的总成绩=丁的成绩”解答即可. 解答 解:(+2)×4-×3 =91×4-×3 =3-267 =97(分) 答:丁的数学竞赛的成绩是97分. 点评 解决本题也可以这样想:加上丁后,四人的平均分比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分提高2分,那么丁的成绩应比3人的平均分高4×2=8
分,用三人的平均分加上8分即可求出丁的成绩. 17.124÷6=20(箱)……4(千克),可以装21箱
18.分析 首先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6.5升和圆锥零件的体积和,进而求出圆锥零件的体积,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那么s=v÷1/3÷h,据此解答. 解答 解:6.5升=6.5立方分米,20厘米=2分米,15厘米=1.5分米, 4×2-6.5 =8-6.5 =1.5(立方分米);
1.5÷13÷1.5÷13÷1.5 =1.5×3÷1.5 =3(平方分米); 答:这个圆锥形铁件的底面积是3平方分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9.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专题: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设客车每小时行x千米,求出两车的速度之和,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两车的速度之和乘以相遇的时间,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列出方程,求出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 解:设客车每小时行x千米, 则4(x+65)=480 4(x+65)÷4=480÷4 x+65=120 x+65-65=120-65 x=55 答:客车每小时行55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0.【答案】(1.45-1.3)×340 =0.15×340 =51(千克) 答:这两块早稻田的总产量相差51千克。 【解析】此题可先用减法求出两块早稻田每平方米的产量差,然后再乘以340即可解答。
21.考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先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试验田的面积,再用总产量除以总面积就
是单位面积的产量. 解答: 解:(25+15)×25 =40×25 =1000(平方米) 980÷1000=0.98(千克) 答:平均每平米试验田收稻谷0.98千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22.分析:已知这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要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应求出这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用的时间,然后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解决问题. 解答:解:下午3时即15时. 60×(15-10), =60×5, =300(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300千米. 点评:此题运用了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23.分析:用94×3求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总分,用96×2求出语文和数学的总分,再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总分减去语文和数学的总分就是英语的分数. 解答:解:94×3-96×2, =282-192, =90(分), 答:小华的英语考了90分.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分求出总分,用三门课的总分减去其中两门课的总分就是第三门课的分数.
24.分析 用65加上15求出总吨数,然后用剩下的吨数除以总吨数,即得还剩下百分之几没有运走. 解答 解:15÷(65+15) =15÷80 =18.75% 答:还剩下18.75%没有运走. 点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25.【答案】13.5米 【解析】 根据题意,设乙公司平均每天修x米。根据“速度和×时间=总路程”的数量关系进行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乙公司平均每天修x米。 (16.5+x)×250=7500 4125+250x=7500 250x=3375 x=13.5 答:乙公司平均每天修13.5米。
26.解答:解:80/(80+5)×100%≈94%; 答:成活率是94%. 27.分析:甲乙第一次相遇,共行1个全程,其中甲行80千米,甲乙第二次相遇,共行3个全程,甲应该行80×3=240千米,又已知甲还差50千米就正好返回A,即甲还差50千米就正好行2个全程,2个全程就是240+50=290千米,AB距离就是290÷2=145千米. 解答:解:(80×3+50)÷2, =(240+50)÷2, =290÷2, =145(千米), 答:AB两城相距145千米. 点评:本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在第一次相遇和第二次相遇甲走的路程与全程的关系来进行解决问题.
28.解答:解:1/6+1/5+4/15+7/10-1 =1/3; 答:去年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1/3.
29.分析:原来的成本是单位“1”,现在的成本就是原来成本的(1-15%),求单位“1”用除法. 解:37.4÷(1-15%) =37.4÷85% =44(元); 答:原来每件成本是44元.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百分数乘除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30.分析:纺织厂有男工178人,女工316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个工厂共有178+316人,又这些工人每38人分成一组,则用总人数除以每组的人数即得可以分成多少组. 解答:解:(178+316)÷38 =494÷38, =13(组). 答:可以分成13组. 点评: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除法求得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1.解答 解:205÷41%=500(千克) 答:需要这种花生500千克. 32.分析:根据题题,两车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少行25千米,结果5小时相遇,两车每小时一共少行25×2=50千米,由于速度都慢,所以多用
5-3=2小时,这样就可以两车5小时比原定速度就少行了50×=250千米,由此可以求出两车原定的速度和250÷2=125千米,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两车原定的速度和是: (25+25)×5÷(5-3), =50×5÷2, =250÷2, =125(千米/小时). 两地之间的路程是: 125×3=375(千米). 答:AB两地距离是375千米.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求出两车原定的速度和,再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由此解答.
33.分析:根据题干,设大展板有x块,则小展板就有13-x块,再根据等量关系:大展板块数×20+小展板块数×8=蝴蝶标本的总件数176,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大展板有x块,则小展板就有13-x块,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20x+8(13-x)=176, 20x+104-8x=176, 12x=72, x=6; 13-6=7(块); 答:大展板有6块,小展板有7块. 点评: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来表示,进而列并解方程即可.
34.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得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所以相遇时,甲车行的路程是乙车的2/3,然后求出相遇时,甲比乙多行的路程是20×2=40(千米),再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甲比乙多行的路程除以它占甲车行的路程的分率,求出甲车行的路程是多少,再用甲车行的路程乘以1+2/3,求出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 解:(20×2)÷(1-2/3)×(1+2/3) =200(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200千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
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35.解答 解:39÷(1-9/20-21/50)=300(吨), 300×9/20=135(吨), 300-135=165(吨), 答:甲仓库原来存粮135吨,乙仓库原来存粮165吨. 点评 此题解答关键是确定单位“1”,重点求出39吨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甲、乙仓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36.分析:先根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甲每小时生产零件个数,再求出每小时甲比乙多生产零件个数,最后根据多生产零件个数=每小时多生产零件个数×时间即可解答. 解答:解:(12×3/2-12)×8, =(18-12)×8, =6×8, =48(个), 答:甲比乙多生产48个零件.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每小时甲比乙多生产零件个数.
37.解答:解:148÷[1-1/(3+1)-1/(5+1)-1/(6+1)]×1/(3+1) =84(元); 答:甲捐了84元.
38.分析 运用乘法的意义,先求装15箱鸡蛋的数量,再加上剩下的26个即可解答. 解答 解:60×15+26 =900+26 =926(个); 答:养鸡场今天收到926个鸡蛋.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求出15箱鸡蛋的数量,再求出总数量.
39.分析:由题意可知:垂直放入的圆柱形铁棒并没有完全浸入水中,浸入水中的部分只有4分米(即40厘米),那么溢出水的体积就是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40厘米的圆柱形铁棒排开的水的体积,要求这部分体积,直接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V=sh=πr2h解答即可. 解答:4分
米=40厘米, 3.14×102×40, =3.14×100×40, =314×40, =12560(立方厘米); 12560立方厘米=12.56升; 答:溢出水的体积是12.56升.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哪部分的体积.
40.解:设甲、乙两地相距是x千米. 156/3=x/8 3x=156×8 x=416; 答:甲、乙两地相距416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得知,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出正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判断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找出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
41.分析 要求舞蹈队的人数是合唱队人数的2倍,那么舞蹈队与合唱队的总人数就是合唱队人数的2+1=3倍,用除法即可得从合唱队凋人后合唱队人数,再用原来合唱队的学生96人,减去凋人后合唱队人数,即可得从合唱队凋多少人到舞蹈队. 解答 解:96-(138+96)÷(2+1) =96-234÷3 =96-78 =18(人) 答:应从合唱队凋18人到舞蹈队. 点评 本题考查了和倍应用题,关键是抓住舞蹈队与合唱队的总人数是不变的. 42.分析:要求这个油桶装油的千克数,需先求出油桶的容积,即求圆柱的体积,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代入数据求得容积,进而问题得解. 解答:解:油桶的容积: 3.14×(40÷2)2×30, =3.14×12000, =37680(立方厘米), =37.68(升); 油桶装油的重量: 37.68×0.68=25.6224≈26(千克); 答:这个油桶可装油526千克. 点评:解答此题主要分清所求物体的形状,转化为求有关图形的体积或表面积的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43.分析 正确理解含糖率,即甜菜中糖的重量占甜菜总重量的百分之几,先用44+356求出甜菜的质量,代入公式:甜菜的含糖率=糖的质量/甜菜的质量×100%;据此解答. 解答 解:44/(44+356)×100%=11% 答:甜菜的含糖率是11%; 点评 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以百分之百.
44.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每种水果的总价,再加起来就是共用的钱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88×25+112×25, =2200+2800, =5000(元). 答:进这些苹果和梨子共用了5000元.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每种水果的总价.
45.分析:成活率是指成活的树的棵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成活棵数/总棵数×100%=成活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98/(198+2)×100%=99%; 答:成活率是99%; 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解答时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即可.
46.【答案】2.5时 【解析】 (27-4.5)÷(5+4) =22.5÷9 =2.5(时)
47.分析 甲车每小时行98.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1.6千米,则两车每小时共行(98.4+71.6)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解决问题. 解答 解:(98.4+71.6)×4.5 =170×4.5 =765(千米) 答:A、B城相距765千米. 点评 本题体现了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48.分析:设徒弟加工x个零件,则师傅加工4x个零件,再根据“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92个零件”,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徒弟加工x
个零件,则师傅加工4x个零件, 4x-x=192, 3x=192, x=192÷3, x=, 4×=256(个), 答:师傅加工256个零件,徒弟加工个零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设出一个未知数,另一个未知数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9.分析:笔钱可以买单价50元的A商品12件,根据乘法的意义,这笔钱是50×12元,又每件B商品比A商品贵10元,则B商品的单价是50+10元,所以用这笔钱数除以B商品的单价,即得这笔钱可以买多少件B商品. 解答:解:50×12÷(50+10) =600÷60 =10(件) 答:这笔钱可以买10件B商品. 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单价×数量=总价.
50.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把这部书稿的页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第一天和剩下书稿页数和占总页数的分率,再求出第二天打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也就是24页占总页数的分率,最后运用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 解答: 解:24÷[1-(1/4+3/8)] =24÷[1-5/8] =24÷3/8 =(页) 答:这部书稿共有页. 点评:分数除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24页占总页数的分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