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根据新闻图片写作文教
学反思
本学期我们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进行了精品课程的研磨,这一个单元讲述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告诉我们动物和人一样,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智慧,以及它们独特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我负责研磨的是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根据新闻图片写作文,这是一张新闻图片,这次也可以说是看图习作,高年级的看图作文明显与中、低年级的看图说话不大一样了,它更注重的作文的想象丰富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而如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合理的想象让故事情境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鲜活、生动而具体,则是这次习作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执教这节课,我深切的体会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快乐作文,作文快乐。因为只有学生对自己习作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写作的思路才能真正打开,他的想象才能插上双翅。在本节课中,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想象,我采用了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有趣视频,通过展现憨态可掬的小鸭子上马路的情景,快速而自然地导入本次写作话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
1
把静止的新闻图片“活动化”,创设了“动态”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打开了习作的思路。
本节课给我的第二点启示是,习作指导必须要从内容入手,让孩子感到有话可说。本次作文要求是看图片报道写故事,我从看图质疑开始,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然后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应该说,设计中的表演是“虚”的,而设计表演的真正的意图是借助学生表演这个载体,让学生入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充分发表假如我是鸭妈妈、小鸭,是巡警,我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从而建构起师生对话的一个平台。通过这样的对话,整个故事的情景完整地再现在孩子的脑海里,而正因为孩子的脑海里有了故事的精彩,所以一篇篇想象丰富、内容具体、情节生动的习作片断才会呈现在课堂中。
通过执教本节课,我还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写“下水文” 对于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为了上好本节课,我根据自己看报道的不同想象写了三篇下水文,比较好地了解了学生在习作中可能遇到地困难,从而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地指导更具有目标性,收到了较好地教学效益。
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反思我刚刚执教作文指导课,我觉得以下几方面亟待提高:1、崔老师曾经说过,习作指导要教会
2
学生想心思。而显然,我这节课在这方面做的是不够的。上完后我在思考,其实我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其实不一定非要讲究从指导到起稿到讲评的过程的完整性,如果在学生质疑后,让学生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然后再让孩子静思默想,我这篇习作围绕什么中心,如何开头,抓住那些情节重点描写等,恐怕指导的有效性会更强。2、“大道至简”。往往越是简单的,却越是有效,越是长久。我觉得我的教学过程如果再简化一些,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的时间就能够得到更多的保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