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谓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初中

谓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例句初中

来源:华佗小知识
谓在古文中的意思主要有:说、称呼、叫做等。在初中古文中,谓的用法和例句如下:

1. 谓之:表示称呼或叫做。例如: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谓之”可以理解为“叫做”。

2. 谓言:表示谈论或提及。例如: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祭仲曰:‘臣闻君子之言,不必可者,言之;其行,也不必可行者,行之。’”中的“谓言”可以理解为“谈论”。

3. 谓之曰: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进行称呼或叫做。例如: -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皆谓之贤。”中的“谓之曰”可以理解为“称呼他们为”。

4. 谓其:表示提及或称呼某人。例如:

- 《诗经·小雅·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三秋。”中的“谓其”可以理解为“称呼他”。

这些例句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古文中谓的用法和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