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

来源:华佗小知识
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

周海燕 凉山州越西县南城小学

摘要: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喜欢作文,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会学生观察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基本途径。好文章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直接途径。开展活动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途径。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关键途径。从兴趣出发,去诱发学生的写作愿望,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思考,去表达,去倾听。

关键词:

兴趣;作文;激发;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师,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纵观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电脑、电视充斥着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学生的作文水平低,写作习惯差,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写作文要么三言两语,要么就是抄袭。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成了空谈。

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

1

趣。”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兴趣确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可见,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去写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喜欢作文,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到有东西可写,有一种想表达的强烈愿望,从而在不断地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感悟写作真谛,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有哪些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看法:

一、 教会学生观察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基本途径。 小学生每看到新鲜事物,都会问“为什么”,这就潜在了观察的契机。因此,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作文举兴趣的基本手段。

1、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观察事物只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往往是看了之后,无法用评议表达出来,这就需要交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的一般方法是要求学生观察事物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现时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进而进行深入的观察,使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平常经常观察一些小动物、小植物以及

2

一些小制作、小物件;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日积月累,就会“言之有物”。

2、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述。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生抑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如拔河、打扫教室等,让学生带着写作的要求去参加、去观察,注意力就会集中。之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具体情节描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完成了一次习作,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二、好文章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直接途径。

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文章。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课本上的分析。因此,文章不光是小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也是提高和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最直接的手段。

1、让范文引路。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范文的分析、指导,从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名篇大作反映的内容与小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真正地接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则是那些浅显易懂的习作例文。学生从中很容易理解作者到一个怎样的目的。如四年级第八册《苦柚》这一课,赞美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好品质。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呢?同学们议论纷纷,于是,平常不为大家注意的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被大家挖掘出来,写成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

3

2、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小学生性情活跃,喜新好奇。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单凭几篇阅读教材是不够的。平时,应不断地给学生增添新的内容,以拓宽他们的思路。读多,才会积累多;积累多,才会有内容可写。因此,要结合课文的学习,经常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及一些好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开展活动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但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毕竟狭窄,因此教师必须开阔视野,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接待客人、探望他人、求助别人、购买物品、小记者采访等角色扮演,定期进行信息交流,组织热门话题会、辨论会,班队联欢会、读书报告会,还有演讲比赛,故事比赛,编小报比赛,家务操作比赛„„结合教材写作训练定期走出校门,组织参观、访问,游览家乡景点,观察四季变化,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如:护理花木,当小交通,宣传环境卫生做环保小卫士,慰问老人等。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得到锻炼,获得感悟,增长才干。生活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滔滔不绝。在学校及其他举办的各种演讲比赛、故事会、征文比赛中,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教师多修改润色,给学生争取更多成功机会。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便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

四、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是培养、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关键途径。

4

1、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2、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的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部分,既写出了刘老师身有残疾的特点,又流露出了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既要抓住主要特点去写,还应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课文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情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

5

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重点写,对表现课文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

3、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兴趣出发,去诱发学生的写作愿望,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思考,去表达,去倾听,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参考文献

(1)教科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王丽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高秀琴著,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条途径,文学教育下半月,湖北省新闻出版社,2009年第6期。

(5)曹庆国著,多种途径激发兴趣 拓展学生作文之道,吉林教育杂志社,2012年第05期。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