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典诵读具体活动方案及评比结果

经典诵读具体活动方案及评比结果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09年(上)凤里中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通过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从小诵读千古美文,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通过孩子阅读大量的中外古今美文,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因此,我校组织“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比赛时间: 2009年6月1日下午 三、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四、参赛要求:

1、7—9年级每班选送五个节目(学校抽定)。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定。

3、数学教师做评委,打分量化成绩。 4、记分方法:

①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2分)

②正确把握诗词节奏,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3分) ③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2分)

④感情真挚,表达自然,能正确把握诗的意境,声情并茂。(3分) 五、诵读的内容

《三字经》、《论语》、《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课本剧》、合唱、配乐朗诵等形式。

六、按班级总成绩颁奖。 一等奖:2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2009年(上)凤里中学

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获奖班级

一等奖2名:C三9、C一3

二等奖3名:C二5、C三8、C一4

三等奖5名:C一2、C二11、C三5、C二9、C三12

2009(下)石狮市凤里中学“中华之魂”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广大师生的文化素质为主题,以培养青少年和儿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重点,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让浓郁的书香洋溢校园。大兴阅读之风,是建设学习型、和谐型城市的有效途径。阅读可以培养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推动城市的繁荣、进步与和谐发展。

2.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初中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中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丰厚校园人文底蕴,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准确、流畅、有感情的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二、活动主题

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为大主题,各区自主提炼具体主题。 三、参加对象 7——9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参赛的古诗文围绕主题“中华之魂”进行选择,可以全部从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取,包括教材中规定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也可以选择一部分课外古诗文,但不能超过20%。

五、活动形式

1.此次诵读比赛为集体诵读的形式,以班为单位组织。 2. 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如教师参与将有加分。

3. 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伴舞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诵读时要求脱稿,诵读时道具自备,配乐磁带、光碟自备。参赛人员要衣着得体、大方,要能体现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或表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历史背景。鼓励形式创新,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4. 每班可就本次活动的主题按要求和范围自由选择一首(篇)或几首(篇)古诗文进行串接组合,表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5. 节目评比办法

①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取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②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比赛结果将在现场公布,并举行颁奖仪式。 六、评比奖励

1、本次比赛的评委由没担任班主任的老师担任。 2、根据决赛成绩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

3、评委将根据节目内容、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者的表演情况进行现场打分。

七、部分节目串词: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汇聚一堂,隆重举行2009年(下)古诗文诵读大赛。这次大赛,是继承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盛会,也是检验语文教改成绩、展现校园文化成果的盛典,更是全校上下齐心、师生互动的盛举。盛况空前,心花盛开,让我们以欢乐的鼓点拉开大赛的序幕吧。

有请播乐。

(1)初一1 :树高千丈根本固,水流万里源头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奔流,五千年的积淀,五千年的孕育,造就了光耀寰宇的中华文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滋润了华夏儿女的广袤心田,锻铸了中华民族的坚强灵魂。

请欣赏荡气回肠的《民族之魂》。

(2)初一2: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本来就是历史颠峰的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万个雷霆也难轰。他们生作人杰,死为鬼雄,永远让我们仰慕、追随„„

请听初一2发自内心的歌颂——《英雄心,英雄气》。

(3)初一3:高山仰止啊,英风不已。揽苍生入胸怀,以天下为己任,乘长风破巨浪,擎大旗越千山。

请欣赏初一3以《巍巍中华魂,千古竞风流》,表达他们对仁人志士的无限景仰。 (4)英雄辈出,人杰地灵;千古江山,如诗如画。沧海桑田,战火狼烟,仰天长啸,问苍茫大地,何物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初一4以深情的《江山如此多娇》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5)古往今来,诗歌的星空,繁星灿烂,在唐诗的星座上,有一颗耀眼的巨星,在“国破山河碎”的时候,用忧国忧民的苍老吟唱,吟出了一部诗史,也把自己吟成

一位诗坛圣人。

初一5朗诵的杜甫组诗——《诗圣千秋》。 (6)诗歌是有生命的,这生命并不在书页之间,而在人心深处,随人生脚步吟哦;人生何尝不是诗歌,少年的浪漫,中年的沉重,暮年的豁达,随长卷展开,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荔湾区广雅实验中学师生以一组《人生如诗,诗若人生》阐释了他们对诗与人生的理解。

(7)如果说,中国古诗是一部恢弘壮阔的交响曲,忧国忧民则是最能引人共鸣的感人乐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固然令人景仰;“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更是令人感佩。

请听初一6的组诗《位卑未敢忘忧国》。

(8)在爱国主义的大旗下,挺立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高大身影:花木兰、岳鹏举、辛弃疾„„如长江巨浪,滔滔而来,滚滚而去,永无止息。

请听初一7献出的又一曲《中华英雄赞》。

(9)英雄的主题,贯穿今古;英雄的故事,日久弥新;英雄的事业,前赴后继;英雄的颂歌,响遏行云。一曲犹未了,一曲又激扬。

请听初一8颂出《英雄畅想曲》。

(10)古老的神州大地,是一片文化的沃土,它生长出蓬勃倔强的诗歌——并不因为风调雨顺,也不因为水足肥多;只因为内忧外患,只因为连连战火。这正是:文章憎命达,忧患出诗人。

请听初一9朗诵组诗《浴火而生,金戈铁马; 情韵流芳,壮哉中华》。

(11)金戈如林,金鼓齐鸣,金甲映日,金榜扬名。大汉盛唐,把塞外沙场的征战,打造成一柄寒光凛凛的亮剑,剑花纷飞,化作一串豪放昂扬、掷地有声的边塞征战诗篇,当中有男儿的滚烫热血,也有巾帼的飒爽英姿。

请看初一10以组诗《边塞壮歌起,英雄浩气扬》为我们重现那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

(12)我们的历史写满了战争,我们的民族却是一个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民族。当我们历尽种种艰辛,穿越重重战火,迈进21世纪的大门时,回眸来路,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请听初一11师生深情地《呼唤和平》。

(13)在众多的古代英雄中,花木兰以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深深打动人心。今天,这首诗在会场里一次又一次地响起,每一次演绎,都有一番新意,最后,让我们再次欣赏这一不朽的传奇。

请听初一12演绎的《木兰诗魂》。

结束语:我校古诗文诵读大赛终于降下帷幕,让我们热烈祝贺所有获奖班级,让我们衷心感谢所有参赛同学,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一个新的起点,大力推广并坚持诗文诵读活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滋养心灵,提高素质,培养一代新人。

2009(下)石狮市凤里中学

“中华之魂”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评比结果

一等奖2名:C一9、C三6

二等奖5名:C二7、C二12、C一2、C三4、C一7 三等奖6名:

C三5、C二10、C一4、C二11、C一11、C三9

2010年(上)凤里中学开展中华经典 古诗文诵读及古诗文知识竞赛活动的方案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闽教语[2010]8号)及我校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系列活动安排,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及语文科教学实际,现制定我校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及古诗文默写、古诗文知识竞赛活动的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及要求

(一)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活动是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是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通过广泛诵读经典,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提升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二)全体师生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

(三)本次活动由政教处、教导处领导,语文科组织,以班为单位认真组织好学生参加每一个阶段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背诵及组织好初赛、挑选优秀选手参加决赛等相关活动。力求使本次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竞赛内容:新课标规定必背的古诗文及专家推荐诵读的古诗文(诵读、比赛的具体篇目详见“附件”)。

三、参加活动对象及参加决赛名额分配 (一)参加活动对象: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二)参加决赛名额分配:七至九年级学生当中挑选优秀选手50名参加决赛。其中,七年级15名,八年级15名,九年级20名。 四、活动时间及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 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中旬,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诵读、背诵指定篇目的古诗文。

第二阶段:2010年5月下旬以前,由语文科命题、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及古诗文知识竞赛初赛,挑选出各年级参加决赛的优秀选手。 第三阶段:2010年6月中旬,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组织的古诗文默写及古诗文知识竞赛决赛。

学校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28名, 五、建立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长效机制 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全体师生中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推动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不断深入。

石狮市凤里中学 二0一0年二月十五日

附件:

7~9年级(50篇) 课标指定篇目

1 孔子语录 26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27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4 曹刿论战 左传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6 出师表 诸葛亮 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7 桃花源记 陶潜 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8 三峡 郦道元 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9 杂说(四) 韩愈 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10 陋室铭 刘禹锡 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11 小石潭记 柳宗元 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14 爱莲说 周敦颐 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15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17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18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19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20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5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7~9年级(10篇)专家推荐篇目

1.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2.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曾几 3.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4.插秧歌(田夫抛秧)杨万里 5.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6.更漏子(玉炉香)温庭筠 7.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8.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王维 9.东门行(出东门)汉乐府 10.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2010年(上)凤里中学开展中华经典 古诗文诵读及古诗文知识竞赛活动获奖同学

一等奖6名:C一2王亮亮、C二4邱鑫垚、C三5王忠造、

C二6刘东波、C三7李亦雯、C一1苏庆伟

二等奖16名:C二8林思敏、C三3刘荣男、C一9苏远年、C二2庄灿红、

C一1许昌波、C三6刘玲、C二11范日、C一9刘美玲、 C二2许佳姚、C三3林银燕、C二4张志均、C三5陈敏杰、 C二6陈炯峰、C一1于清雨、C二2邱海峡、C三3苏煌察、

三等奖28名:C一4周昌盛、C二5兰乃花、C三6任仁佳、C二7丁健、C三8黄中源、

C二9黄小云、C一10郑长志、C二11王海滨、C三12赖细如、C二1傅侨心、 C三2王杰、C二3黄倩、C一4陈清阳、C二5李红玉、C三6侯杰、

C二7刘健、C一8陈雅婷、C二9陈翔宇、C三10陈香逸、C二11赖志峰、 C一12林雪玲、C二1刘世伟、C三2董梦婷、C二3管芳松、C三4罗丹丹、 C二5朱玉堂、C一6杨博文、C二7蔡骏铭

2010年(下)凤里中学文言诗文背诵比赛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了激发学生的背书积极性,培养背书自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背书习惯,同时也为了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彰显凤里中学的特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政教处、教务处、语文组特组织以“吟咏经典 香飘凤中”为主题的文言诗词背诵比赛活动。

二、背诵比赛内容

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所有文言诗文和古诗词曲。 三、比赛方式

此次比赛将以班级团队形式展开,意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奏响和谐校园的乐章。具体方式阐述如下:

1、比赛当日,各班级按学号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组成比赛团队。(如:2、12、22、32、42、52、62)

2、赛前,各参赛团队从篇目库中抽取一个背诵篇目包,每个篇目包中含有若干篇必备篇目。

3、各参赛队的领队(各班语文课代表)依据选手的实力,当场安排、协调各位选手的背诵篇目。

4、各参赛队按抽签的先后顺序参与背诵比赛,个人成绩计入团队总成绩,评委将按团队总成绩由高到低评出各奖项。 四、参赛人员 全校学生 五、评分准则

1、完整背诵完规定内容 60分

(背诵过程卡壳超过一分钟将提示一次,但提示一次扣3分) 2、没有错字添字漏字现象 20分 (背错一个字或添、漏一个字扣1分) 3、背诵熟练 10分 4、态度自然、语气恰当、有感情 10分

注:每位评委将各自负责以上评分准则中一项的评分,另安排一名教师做提示员。 六、赛前准备

1、全校语文教师负责、督促各班学生背诵规定篇目。 2、筛选确定比赛篇目并按一定主题编辑成篇目库。 3、设计制作评分表格。 4、准备好各班的点名册。

5、请团委(广播站)提供音响设备支持。 七、比赛流程:

1、主持人介绍来宾、宣布评分细则。 2、各参赛队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台比赛。 3、宣布比赛结果。 4、领导发表讲话。

八、比赛时间:2010年12月31日下午

九、比赛地点:校操场 十、评委 语文组教师

十一、奖项设置:以班级为单位

一等奖:3名 二等奖:6名 三等奖:10名

注:获奖学生除获得奖品外,学校网站将对此进行公开表扬,以示鼓励。 2010年9月6日

2010年(下)凤里中学 文言诗文背诵比赛活动获奖班级

一等奖3名:C一5、C二6、C三9 二等奖6名: C三11、C二9、C一1、

三等奖10名:

C二10、C三12、C二11

C二12、C三8、C一2、C二7、C三3、

C二2、C一3、C二5、C三6、C一4

2011年(上)凤里中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代的《诗经》到诸子百家的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通过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从小诵读千古美文,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通过孩子阅读大量的中外古今美文,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因此,我校组织“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比赛时间: 2011年6月1日下午 三、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四、参赛要求:

1、7—9年级每班选送五个节目(学校抽定)。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定。

3、数学教师做评委,打分量化成绩。 4、记分方法:

①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2分)

②正确把握诗词节奏,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3分) ③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2分)

④感情真挚,表达自然,能正确把握诗的意境,声情并茂。(3分) 五、诵读的内容

《三字经》、《论语》、《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课本剧》、合唱、配乐朗诵等形式。

六、按班级总成绩颁奖。 一等奖:3名 二等奖:6名 三等奖:10名

2011年(上)凤里中学

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获奖班级

一等奖3名:C三9、C一3、C二10

二等奖6名:C二5、C三8、C一4、C二7、C二11、C一1 三等奖10名:C一2、C二2、C三5、C二9、C三12、

C二12、C二4、C一9、C三11、C三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