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性的解读:现代社会的特征分析

现代性的解读:现代社会的特征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S h e H U Y a n J i u ☆社会 研究☆ 现代性的解读:现代社会的特征分析 许新,岳敏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长沙410075)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从经济、法制、社会等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现代社会可以得出不同的结 论。充分认识现代社会的时空特征、文化特征和身体特征,了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时空、文化和身体等方面的转 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现代性和现代社会,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环境,制定可行的策略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 要的意义。 关键宇:现代性;脱域机制;信任;反思性 中图分类号:C91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O2—2589(2009)27—01 55—02 现代性,即现代社会的性质或者是主要特征,是社会各界 2.迪尔凯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理解的现代社会 都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都从自己所特 迪尔凯姆的现代社会是与劳动分工相联系的,他将工业 有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的特征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都进 化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 行过方方面面的讨论,比如著名的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贝克 工不断的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发展的结果,他将社会团结 的风险社会的理论、福柯的后现代理论都为我们理解现代社 的削弱或社会失序看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问 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恰当的理解现代性以及现代社会的特 题,将由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失范与“集体意识”的衰退 征对于我们正确的认识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以及存在与其中 看成是造成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认为在工业社会 的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处于 中重建社会团结与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是将自由和秩序结合 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 起来重建集体意识,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在维系社会团结和社 一、对现代性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尽管迪尔凯姆提出 在社会学界,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当代许多社会学家都对 的重建集体意识、建立新的职业道德等许多概念和建议对于 现代性和现代社会做出过论述,现代性这个问题也成了一个 现代社会的建设还是很有借鉴意义,但是他的理论终究还是 见仁见智的话题。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也由于自 保守的,并没有触及到社会问题的本质原因,因此并不能根治 己内在的理论思想和理论结构的不同而相互区别: 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并且现代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多 1.马克思批判社会学对现代性的理解 维的,过分强调劳动分工在现代社会中建构社会秩序、维持社 马克思是批判社会学的鼻祖,他的“现代性”是与资本主 会团结的作用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显然有些偏颇。 义相联系的,而他所批判的核心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他将现代 3.韦伯从理性的角度理解社会学 社会主要理解为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 韦伯的现代性的分析主要是与他的理性的概念结合在一 会,即“资本主义社会”或“资产阶级社会”,现代社会最基本的 起的。他认为现代文明受到资本主义的洗礼之后,理性的计 特征就是它的资本主义制度。机器大工业的诞生使资本主义 算、科技工具的运用以及计划性的社会变迁无一不扩大了官 社会具有了一种与先前手工业时代完全不同的外观;在资本 僚化的影响范恩,乃至现代的政治、经济 社会组织无不趋向 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规范控 于“形式理性”的运作原则。现代西方世界的一个最基本和最 制着机器大工业的运行和发展,使其在不损害资本主义生产 明显的现实就是“形式的合理性和实质的非合理性”。实际上 关系内核的范围内展开,使机器大工业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不 就是“理性化导致了非理性的生活方式”,他认为在资本主义 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因此,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 社会中有一种“形式理性”或“目的理性”逐渐凌驾“实质理性” 导致了许多不良的社会后果: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阻碍了机 或“价值理性”的趋势。这种理性化渗透到政治领域就导致了 器大工业条件下劳动过程合理化趋势;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 法理型统治的推行和科层制在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p其实 义形式,还导致了社会13益两极分化以及工人阶级普遍贫困 韦伯的以上观点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有异曲同 化的趋势,为社会冲突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呵以看出,马克思 工之处。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主要突出了现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以 出,原本属于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领域的非市场、非商品化的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工具来建构一种他所推崇的与资本主义 活动逐渐被市场机制和科层化的权力所侵蚀,人们之间的交 社会秩序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和主义社会,并为自己的 往也变得像交易一样,算计的东西多了,感情的投入少了。尽 政治理想和社会抱负提供理论支持。 管如此,韦伯的理论仍然是一种改良性的思想,没有根本的指 作者简介:许新(1 985一),女,山东聊城人,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硬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乡社会发展研究;岳敏(1 986一),女,汉族,山东淄 博人,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与、社会工作与管理。 l< T ̄ory Research 学I—I・理—I—一论 出现代社会的各方面的特征,或者也可以说他的理论很深刻 但不够全面。 4坝克建立在风险基础上的现代社会 贝克对现代性的分析主要是与他的著名的风险社会的概 念结合在一起的。他将现代性分为第一次现代性(古典工业社 会的现代性)与第二次现代性。全球化、个体化、性别、不 充分就业和全球风险这五个相互关联的过程都是以民族国家 为基础的第一次的、简单的、线性的工业现代化成就的无法预 测的后果。因此,第二次现代性又被称为“自反性现代性”或 “激进的现代性”。自反性现代性不仅导致了文化取向的危机, 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期工业社会出现了根本性的制度危 机,它使关键性的制度全部失去根基和历史合法性。自反性现代 化不是以自我毁灭为目标,而是以工业现代化之基础的改变为目 标。【4]自反性现代性代表的是一种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风险 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事实,还是一种社会体验,人们处于一种风险 的感觉之中,风险弥漫在人的生活之中,不受时空的。但是, 风险社会并不总是负面的,也为人们提供了机遇。 对现代性和现代化的解释还有很多,比如托克维尔认为 现代化主要是法制化,尽管有关现代性的理解各有不同,一个 被广泛接受的看法,即把现代性看成是个体主义、理性主义和 进步的历史观。马克思、韦伯等人对现代社会的论述也主要从 个体、理性和进化这三方面进行,个体主义、理性主义是社会 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而社会是不断的由 低级向高级慢慢发展的也是公认的事实。 二、现代社会的时空特征:脱域机制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时间与空间并不是像前现代社会那样相互嵌入在 一起的。社会关系并不局限在特定的时空关系中,开始渐渐脱 离一定的时空关系的,以新的不同与以往的方式建构自 己的特征。吉登斯将这种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 串,扶通过不确定的时闻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 出来的过程称为脱域。四简单来说,也就是社会关系从具体的 社会境遇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专家系统与象征标志在一起都 属于脱域机制,统称为抽象系统或抽象体系。正是象征标志和 专家系统的发展使我们在进行信息传递和选择社会环境时摆 脱了特定的场景,在时间与空间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 由。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这两面性,抽象体系在给人们提供 更大的自由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日常连接结的纽带发生了变 化,人们在适应的过程中由于对新生活接受速度与程度的不 同会导致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的现象,为社会团结与整合提出 了新的挑战。 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是在时间、空间、结构中进行的,社会 秩序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系统如何把时间与空间“捆绑”在一 起的问题,我们在考察社会系统、社会互动、社会转变的时候 必须把它们定位在时空关系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 时空的延仲与时窄的交界两个概念;前者指的是基于社会互 动与系统互动机制上的社会系统在时间与空阃意义上的扩展 程度,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相比,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时空 延伸程度的不同。后者指的是不同社会结构类型的接触形态, 经常被用来强调在社会转变的时候,不同类型社会的共存。【句 脱域机制的发展最直接的得利于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进入到 现代社会时空的一致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定的社会关系 与社会活动开始逐渐脱离特定的时空关系的控制,时空延伸 的范围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以 往的方式进行,从公共的到私人的关系、从家庭到国家、从经 济到政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尽量以一种新的方式 来“捆绑”时间与空间,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三、现代社会的身体特征:信任关系的转变 现代性不止带来社会活动与时空关系的变化,也引 起了其他方方面面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信任危机表明现代社 I56 会中的信任关系与前现代社会相比正在经历不同的境况。由 于现代社会带来作为信任的基础的本体性安全发生变化,从 而进一步引起了信任关系的变化。信任指对一个人或一个系 统之可信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 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对抽象原则之 正确性的信念。本体性安全指的是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的 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 信心,这是一种对人与物的可靠性的感受。 】本体性安全是信 任的生物基础,在人们早期的生活经历中体验的安全会对人 们以后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受产生奠基性的影响。由于现代性 带来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传统的 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存在范围不断缩小,人们从家庭中获 得的本体性安全也逐渐被现代社会中各种正式的社会关系所 侵蚀。也为人们日后社会关系的发展埋下了冷漠和不信任的 种子。 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性的信任主要与抽象体系联系在一 起,世俗的不经意是在与陌生人相遇时当面承诺的最基本类 型,这种与抽象体系联系在一起的偶然的“当面承诺”被称为 非当面承诺,尽管当面承诺也存在,但是非当面承诺和专家系 统、专业知识更多的与信任系统发生关系。前现代的信任环境 主要包括亲缘关系、地域性社区、宗教和传统,前现代的风险 环境主要有来自于自然的威胁和危险、来自诸如掠夺成性的 、来自失去宗教的思魅或受到巫术的影响的风险。而 现代的信任环境则主要包括友谊或隐秘的个人关系、抽象体 系和未来取向的非实在论,现代的风险环境则主要来自于现 代性的反思性的威胁与危险、来自战争工业化的人类暴力的 威胁、来自个人之无意义的威胁。信任环境与风险环境的转变 给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适应社会提供了巨大的挑战,当然也为 人们寻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四、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反思性的不断发展 现代社会知识对于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产生持续的影响, 社会关系不断的进行反思性的调整。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恩 存在于这样的事实当中,即社会实践总是不断的受到关于这 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翦改 变着自己的特征,重新转移或重新构造已脱域的社会关系,以 便熊这些关系(不论是局部性的或暂时性的)与地域性的时一 空条件相契合,日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再嵌入的过程。现代性 是在人们反思性的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被建构起来的,它的特 征并不是为新事物而接受新事物,而是对整个反思性的认定。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开放性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的生活 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新的事物,并 且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个性化的处世方式,这种处世方式 可以说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模式,影响着行动的过程并不断的 被调整和完善。 在现代社会,文化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本民族的文 化与其他的异域文化的交流是一个相互吸收、借鉴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对外来文化应该持一个客观的反思的态度,既不 能盲目的崇拜他国文化,也不应该固步自封坚持保守的立场, 而是应该站在发展的、前进的立场上在学习中改造自己、完善 自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寻求与各种文化的共厨发展。弱时 也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以及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H].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m.译林出版社,2000. [6]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H].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H].译林出版社,2000. [8]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H].译林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田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