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新探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新探

来源:华佗小知识
理论广角 啊l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新探 汤菊妃 (白洋街道文化站 浙江 武义 321200) [摘要】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是党、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 重要内容。乡镇文化站建设,不仅涉及硬件设施,而且还需要配套相关的人员、经费等保障机制。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地抓好乡镇综合文化 建设,使建设综合文化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乡镇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09)02(a)-0279-01 随着各地行政区域调整工作的不断深人,各乡镇逐渐出现规模化、特 色化。另外,地处东南沿海的我县个私企业发达,外来人口的大量涌人, 改变了过去的农村人口结构。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乡镇基层综合文 化工作,成为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镇文 化工作现状,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提出开展乡镇文化工作的方法和措旖。 行政区域的调整工作,围绕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进行,它通盘考虑城 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资源配置、区域发展特色和历史改革等多方面的因 素,当然也包括文化因素。因此,区域调整对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将是 一个难得的机遇。理由是: 一是通过行政区域调整,城镇在面积、资源、人口多方面相对接近 而且规模大,如武义县乡镇的面积约在50至85平方千米左右,人口在4 万以上。这就给办好基层综合文化站建设刨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区 域调整后工业园和其它经济实体相对集中,如铜琴镇拥有大中型企业约5O 家,打工者达3万人左右,凤凰山工业园也是如此,这就给文化工作规 模化创造良好的地理环境。三是大部分文化站的设施和功能有了增强。通 过文化先进县市和文化先进乡镇的创建,7 0%的乡镇建立了省、市级的 “东海文化明珠”工程,阵地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文化功能基本能得 到正常发挥。四是新农村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文化设施,每个乡镇一般都 有3至5个文化示范村和3至5个文化示范户,对周边的幅射和影响加大, 新农村的建设推动了大部分村文化设施的增加。五是由于各城镇产业特色 化,为基层文化工作的特色文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各乡镇一般都有自己 的文化品牌,如民间艺术节、杨梅节、葡萄节、黄柿节等。六、企业 的规模化和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促使打工者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工作技 能,为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因此,各有关部门和文化工作者, 应抓住机遇,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各乡镇、村寨以及工业区和经济实 体内造就各类型文化设施,建立文化网络;开展文化活动。 一、建立兰级文化工作体系 过去,经费短缺,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的矛盾长期困扰着乡镇文化 事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人,这些矛盾逐渐得到 解决,它为建立一个以县文化馆为中心;以乡镇文化站为支柱;以行镇 村以及企业为工作点的三级文化工作体系创造了条件。三级文化工作体系 的基本框架是:县(市)文化馆是全市文化工作的心和基地,乡镇文化站是 三级文化工作体系的节点,村寨和企业是三级文化工作体系的终端。根据 笔者调查分析,县(市)文化馆不论在馆舍面积、人员数量方面基本条件都 比较好。大多数人都受过专业培训(包括艺术院校毕业生),业务能力强。 而且县(市)文化馆都有业务辅导组或辅导员,负责对基层文化站和群众文 艺团队的业务辅导工作。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难取得或不想去取得最基层文 化需求和第一手文化素材。因而目前为止各乡(镇)都有2—4个文化员, 他们从事文化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文化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组 织能力。但是,文化员往往都兼其他工作,加之,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 欠缺,以及地域的局限性, 要广泛开展活动相对较难。实现三级文化 工作体系不仅能够达到优势互补,而能够得到文化资料的共建与共享。 二、出台必要的法规 由立法,将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城镇规划,与绿化设施、教育设 施等公共设旌一样,规定多少人口的乡镇和多少员工的企业应建立多少文 化设施,以法律保证城镇文化建设的正常运行。 三、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 (一)投人。作为公益性的文化实体,国外都足直接拨款 的。在现阶段,乡镇文化活动应主要由乡镇举办,经费应由乡镇财 政拨款。每年所需的活动费用,人员工资按照~定比例列人乡镇财政预 算,使其有一个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文化站自筹。文化实体积极办好文化产业,开展多种经营, 自筹经费,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通过“以工养文”, “以商养文”,之路,由文化馆(站)创办的文化企业为文化实体提供一定 的经费。 (三)企业支持。随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 为文化实体投入资金创造了物质基础,解除了文化站“无米之炊”的后 顾之优。 (四)社会赞助。在财政相对比较困难的乡镇,利用外援办文化站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许多海外同胞十分关心家乡建设,尤其乐意资助兴办 文教事业,造福桑梓。 上述几种集资形式,不是靠单一途径能解决经费困难的,各地可根据 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将某一文化活动项目分散成若干小部分,让 社会上有识之上“分科领养”。如图书馆可分学科分阶段赞助,即文化 站与某一个人或企业团体签订协议,指定承担某一学科以后的购书经费, 定期计算收取金额,文化站可在该图书或书架上签上赞助者姓名以示感 谢。这样既能保证图书馆该科目图书收藏的连续性,又能充分体现赞助者 的价值和承受能力。 四、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做好基层文化工作,关键是化工作者的素质。因为文化活动说到底是 人的活动。因此文化工作者一是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文化事业, 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敬、 精神。二是要具备较全面的业务素质。 要有汁划地对文化工作者进行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使每个文化工作者 有熟练的业务技能,有良好的工作习惯,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组织文化活 动的能力。 五、多举办各种活动 深人到村、工业区举办活动不仅能提高文化站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提高文化站知名度,而且能够增强文化员与群众以及群众与群众之间的沟 通和交流,为整个活动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 举办专题讲座专项 比赛。举办外来人口管理有关法规讲座,专业技术讲座,工作心得 讲座。敬业爱岗征文比赛,业务技能操作比赛,读书知识比赛,我与读 书征文比赛等。 科技博览l 2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