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前教育原理

学前教育原理

来源:华佗小知识
1.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2.移情训练:是对他所处的某一情景中的情绪体验的理解与分享 3.幼儿园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园舍建设,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村,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

4.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5.学前教育:指入学前儿童的教育,因此,学前教育的年龄范围与学校教育的起始年龄有着密切联系。

6.混龄编班;是指把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7.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型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

8.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即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就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满足某种需要的特征。

9.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指导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11.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地,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

12.职责标准:主要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13.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14.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的系统化活动。

15.活动模式:把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幼儿亲身参与直接感知和体验的学习活动。

16.效果标准:是从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

16问题解决模式:把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问题,矛盾,困难等,让幼儿在创造性地解决它们的过程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简述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的要(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2)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

2.幼儿园教学活动有什么特点(1)平等性:幼儿园教学活动建立在教师与幼儿平等关系的基础上;(2)目的性与计划性: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与指导;(3)广泛性:幼儿园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4)多样性: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种形式。 3.简述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主要策略(1)关爱幼儿(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3)参与幼儿的活动;(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

4.托幼机构与社会合作的途径(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动机构与社会的合作

5.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6.简述你对“互主体关系”的认识首先,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与儿童之间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再次,教师与儿童之间具有互主体性。 7.幼儿园有效地组织与实施生成课程的策略1)生成课程需要教师不断通过观察记录儿童的兴趣来加以计划(2)生成课程的内容是弹性的,非强制性的;(3)教师是课程关键的决策者;(4)儿童、家长、社区成员是课程实施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5)生成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具有连续性,是相互联系的。 8.多元智力理论与因人施教的关系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着相对的多个领域,而且在个体的多元智力结构中不存在哪种重要,哪种不重要的问题。同时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因人施教,就要设计能使每种智力优势的儿童都能充分展示自己智力的课程,教师既要树立“为发展幼儿的多元智力而教”的理念,同时还要掌握通过多元智力而教的方法与策略,在充分发展和利用每个幼儿的优势智力的同时,而注意从每个幼儿的优势智力出发,带动其他智力特别是弱势智力的发展。 9.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 (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原则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孩子职业取向的选择

10.幼儿园户内环境的基本构成 幼儿园户内环境主要包括: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活动室的规划模式,即活动室的空间计划,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活动室的设备,活动室的墙饰,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等。 11.师幼关系的意义

(1)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幼儿从有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幼关系中。4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2)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3)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12.幼儿行为辅导的原则 (1)由近及远,循序渐进;(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3)同步教育

1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要点 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实践要点主要有五个方面:教师和幼儿一起控制;重视幼儿的能力,与幼儿形成可信任的关系;做出支持幼儿游戏的评价;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解决社会冲突。 14.我国学前保护幼儿的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15.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 (2)密切联系社会内各种机构组织(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16.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2)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3)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4)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5)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6)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 17.因人施教的基本原则

(1)尊重不同智力类型,提供多元智力课程;(2)尊重不同学习类型,采取多种教学形式;(3)尊重不同的气质类型,既要接纳一定范围内的气质性的行为表现,又要能长善救失。(4)尊重个体的兴趣,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提供适合其接受能力和学习速度的教育活动。(5)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提供多自由,多选择的开放式教育活动。 18.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和运行

19.专业化幼儿教师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1)他们是反思型的,

非冲动型的教师。他们看待问题

时经常会深思熟虑,具有较强的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2)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他们会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和分析来确定行动的方法制定尽可能安全合理的反应方案,有效地干预来自于教师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解释幼儿需要的能力。

20.与学前家庭教育相比较托幼机构有哪些特点?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专业性

21.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适合性原则;挑战生原则;启发性原则;丰富性原则;平衡性原是;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效用性原则。 22.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可采用哪些策略?关爱幼儿;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23.简述小班幼儿班级生活指导的主要内容(1)要进行必要的入园引导工作;(2)做好入园、离园的迎送工作;(3)加强对幼儿的照顾;(4)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减轻焦虑;(5)以大带小;(6)逐渐形成班级活动规则和日常生活的规律。

24.简述幼儿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1)满足幼儿在班的一切生活需要;(2)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5)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

●试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及特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有很多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四类:(1)直接学习:直接教学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这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式学习;(2)间接教学:间接教学是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方式。教育意图不直接通过教师,尤其是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方而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是间接教学的最大优点。(3)支架式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