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押题练习试卷C卷 附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结构主义提倡的幼儿园课程(模式)是( )
A.开放式课程 B.支架式课程 C.封闭式课程 D.螺旋式课程
2、多元智慧理论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著名教授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他是( )
A.加涅 B.加德纳 C.布鲁纳 D.戴维·韦卡特
3、实践中,有的教育者认为识字、唱歌、数数等是最重要的,至于和同伴的交往能力、身体发展等,都是无关紧要,可以忽视的。这主要违背了( )
A.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C.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4、幼儿出现厌食、偏食和肥胖症、遗尿症、梦行症等,说明他存在( )
A.品行方面的行为问题 B.心智方面的行为问题
第 1 页 共 11 页
C.性格方面的行为问题 D.生理方面的行为问题
5、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A.寓活动于幼儿教育之中 B.寓游戏于幼儿教育之中 C.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 D.寓教育于幼儿游玩之中
6、因人施教的宗旨是让各种学习类型、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儿童( )
A.消灭学习上的差异,获得均衡发展 B.缩小学习上的差距,实现同步发展 C.显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D.取长补短,实现全面发展
7、幼儿园对幼儿提供视觉、操作材料以及各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的现实发展水平。这是什么原则的要求?( )
A.适合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挑战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8、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开展得最有影响的是( )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9、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抵可分为四个阶段( )
A.适应、顺应、发展、专业化 B.发展、顺应、适应、专业化 C.顺应、适应、发展、专业化 D.适应、发展、顺应、专业化
10、不确定课程内容,没有固定教材或预定的“教育活动方案”,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倡师生共同构建,以“项目活动”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进行。这是哪一幼儿园课程流派的基本
第 2 页 共 11 页
特点?( )
A.蒙台梭利教育法
B.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C.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D.多元智慧理论的幼儿园课程
11、从承受对象的差异来划分,学前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 )
A.基本功能 B.正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社会功能
12、具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的幼儿园物质环境较适合于(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3、从活动形式来看,家长会、家长学校、咨询接待日等属于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中的(A.宣传工作
B.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 C.教师的日常工作
D.征集意见工作
14、当今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趋势是( )
A.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 B.家庭—托幼机构—企业的合作 C.家庭—企业部门—社区的合作 D.企业—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
15、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幼儿发展
B.在良好的师幼关系状态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C便于教师组织与管理幼儿 D.为顺利开展教学创造条件
第 3 页 共 11 页
))
16、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儿上”,它强调的是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 )
A.操作活动 B.活动空间 C.游戏活动 D.教学活动
17、已有研究发现,幼儿掌握词汇最快的时期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8、社会本位的课程思想改革,最早比较系统化地反映在柏拉图的( )
A.《理想国》 B.《爱弥尔》 C.《教育论》 D.《明日之学校》
19、幼儿的说谎、欺骗、霸道、破坏行为及对抗行为等属于( )
A.生理方面的行为问题 B.品行方面的行为问题 C.心智发展方面的行为问题 D.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
20、“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姐妹”的故事说明( )是儿童发展的因素。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主观能动性
21、从作用的层次来划分,学前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 )
A.个体功能 B.正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派生功能
第 4 页 共 11 页
22、以0—6、7岁这一特定年龄的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是( )
A.义务教育 B.早期教育 C.儿童教育 D.学前教育
23、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除了具有生活节律性、保教渗透性、活动多样性、内外互动性外,还具有( )
A.制度的规范性 B.班级的组织性 C.年龄的统一性 D.活动的集体性
24、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前课程方案是( )
A.B—E方案 B.HIGH/SCOPE方案 C.凯米课程方案 D.结构主义课程
25、影响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是( )
A.家庭、幼儿园、小学 B.家庭、邻里、社会 C.家庭、幼儿园、邻里 D.家庭、托幼机构、社区
26、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混合班
27、下面全部属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是( )
A.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 B.园艺区、种植区、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
第 5 页 共 11 页
C.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种植区、活动室的墙饰
D.园艺区、活动场地、动物区、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 28、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的理论是(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29、部落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对儿童进行教育,这是( )学前教育的特征。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近代社会 D.现代社会
30、由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展示成果、评价成果四个环节构成,每一环节均由幼儿自己完成,教师只是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的帮助或指导。这一幼儿教学模式是( )
A.活动模式 B.问题解决模式 C.发现法 D.方案设计法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区域活动: 2、生成课程: 3、角色游戏: 4、混合班:
5、幼儿教师榜样作用: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
第 6 页 共 11 页
2、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3、简述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
4、如何理解托幼机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结合大班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说明如何进行生活指导。
2、结合实际说明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
第 7 页 共 11 页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夏天下过雨后,幼儿来到户外准备进行户外活动,发现地上爬了几只蜗牛,就纷纷蹲下来看蜗牛。音乐声响起,幼儿小心翼翼地站在圆点上做操,互相说着,别踩到了蜗牛。做完操后,有幼儿提议要救救蜗牛,因为蜗牛爬在路上很危险,还有的幼儿说要捉几只蜗牛回去,在班里养蜗牛。王教师也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和幼儿一起讨论接下来如何分头行动,有幼儿说在地上画出一个安全的圆圈,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给师傅画的那样,把蜗牛先放到安全圈里,再找个瓶子装蜗牛,拿到班里。讨论后王教师和幼儿一起行动,养蜗牛的行动开始了。之后的一段日子,王老师和幼儿一起围绕“蜗牛吃什么”“怎么睡觉”等问题一起查资料,分享资料,以蜗牛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一日生活及正式教学中展开了。
问题:结合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原则分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D 2、B 3、A 4、D 5、C 6、D 7、C 8、C 9、C 10、B 11、D 12、A 13、B 14、A 15、B 16、A 17、D 18、A 19、B 20、C 21、D 22、D 23、B 24、A 25、D 26、C 27、A 28、D 29、A 30、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角)活动,是指幼儿在活动区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主要特征的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形式,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2、生成课程:生成课程是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成的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境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3、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以模仿和想象为特征,通过扮演各类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周围成人的各种活动,模仿并理解他们的行为。
4、混合班:混合班是指把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5、幼儿教师榜样作用:幼儿教师榜样作用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并让幼儿注意,从而对幼儿产生预期的影响。
第 9 页 共 11 页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
(1)教育者
(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3)幼儿游戏的伙伴
(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
(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答:幼儿园教学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平等性:幼儿园教学活动建立在教师与幼儿平等关系的基础上。 (2)目的性与计划性: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与指导。
(3)广泛性(生活性):幼儿园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 (4)多样性: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种形式。 3、答: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有以下策略。
(1)班级管理策略。 (2)尊重幼儿的兴趣。 (3)注重个体差异。
(4)打破讲台一课桌模式。
4、答:托幼机构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具有导向作用。同时,托幼机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幼儿教育。托幼机构不仅担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还担负着指导家长,与家庭、社区交流、合作等重任。托幼机构教育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辐射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非机构幼儿教育的发展;二是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5、答:儿童发展是指0——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其特征包括: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具有“关键期”。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答:大班幼儿之间的关系开始分化,大部分幼儿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同伴、朋友关系;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在班级和班级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集体感和集体荣誉感,关心班级、小组的荣誉和价值;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的各项事务,对班级事务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过维护班级规则和荣誉,引导幼儿集体意识的发展。积极引导幼儿之间的协商、合作、分享。鼓励幼儿负责任地承担一些班级事务,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幼儿发表对班级活动的建议和想法,并积极采纳幼儿的合理建议。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参与中小班幼儿的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小学教育活动的形式,理解小学教育活动的要求,并在班级活动中逐渐使幼儿感受小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要求。 2、答: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进餐、睡眠和盥洗等活动。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活动与一般生活活动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处在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的关注下。生活活动指导:
(1)敏锐的观察。敏锐的观察是教师发现问题的唯一手段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2)交谈。在生活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敏锐地观察幼儿的活动,还应多与幼儿进行平等的对话。
(3)身体接触。在生活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是最多的,教师与幼儿的积极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师幼之间信赖关系的培养。
第 10 页 共 11 页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答:
王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原则。 (1)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 (3)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结合案例分析说明略。每个要点含结合案例说明各占3分)。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