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工会职能发挥的理论与实践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工会职能发挥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

18卷第6期2016年12月

滁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Vol. 18 No. 6

Dec. 2016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工会职能发挥的理论与实践

单晶晶

摘要:高校工会是学校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改革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高校综合改 革的新时期,工会在组织制度、工作效果及队伍建设等方面仍然普遍存在一些影响职能发挥的问题。通过分析,本文提出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高校工会工作机制;发挥职能作用,提升高校工会工作实效;注重结构优化,锤炼高校工会干伍等 解决之策。

关键词:高校工会;职能;发挥;对策中图分类号:7

G

文献标识码

:A

qd095)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6-0088-03

作者简介:单晶晶,滁州学院工会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和工会理论(安徽滁州239000)。基金项目:滁州学院科研启动项目(2014收稿日期:2016-10-12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 革的关键时期,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高 等教育和高校加快推进“深水区”改革的必然要 求。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国家对高校编制管 理、财政拨款等正在逐步改革,各高校在国家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下,纷纷开展以评 价为切入点、以人事改革为突破口的综合改革。 新一轮改革力图在全员聘用基础上,探索更加灵 活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强化岗位管理和考核 评价,彻底打破终身制、打破“铁饭碗”。改革使高 校原有的人事关系、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面对 改革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领导下的 群众性组织和教职工的“娘家人”,高校工会如何 代表大家利益,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真正成为构 建和谐校园的骨干力量,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取得了一些较好成 绩[1]。尤其是高校工会在完善学校“两代会”(教 代会、工代会)制度,推动“两代会”在引导教职工 建功立业、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加强师德师风 建设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高校普遍建 立了工会的二级组织,建设“职工之家”、召开基层 “两代会”,并形成了有效的运行规则,使教职工能 够在院、系组织中,充分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为学校推进两级管理、实现基层民主、 构建和谐校园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工会的 这些工作与高校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与广大教 职工的殷切期望,有的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深化 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人事关系、利益格局调整所 引发的潜在矛盾,使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发 挥教育、建设、参与、维护等职能的作用更加凸显, 而从目前高校工会组织运行普遍状态来看,工会 基本职能的定位和发挥,尤其是维护职能仍需不 断改进与提升。

一、当前高校工会职能发挥的现状

高校工会是学校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 带,又是教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同时也肩负着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 质,建设“四有”教师队伍,动员和组织教职工参加 学校建设改革,代表和组织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的重要责任,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改 革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在中国工会十 六大精神指引下,各高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工会 组织建设,促进工会在职工教育、学校建设、民主

二、高校工会职能发挥中存在的问题(一)法律保障不完善,制度建设缺失

目前,《工会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劳动 合同法》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等法律法 规,是高校工会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法理依据, 推进了高校依法治校、教职工有效参与的进程。 但在实践层面,由于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单晶晶: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工会职能发挥的理论与实践

缺乏针对高校工会特点的具体规定,仅依靠过于 粗线条的法律框架,难以在工会组织行使具体权 利的保障上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大多数高校也没 有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相关制度或办法,在遇到 劳动人事纠纷、教职工利益维护、决策民主参与等 具体问题或矛盾时,往往因制度缺失、管理不规范 等,使工会普遍处于尴尬境地,时常发生角色“错 园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职能发挥空间。

(一)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高校工会工作机制

*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应该成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 根本工作路线。工会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为群众 服务,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是要解决好群 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现代民主法制方式去 位”“缺位”“越位”现象。

(二) 职能发挥不到位,维权意识薄弱

在我国高校长期形成的单一治理结构中,工 会大多定位于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型”、“福利型” 组织[1],游离于学校中心工作之外,职能发挥的力 度非常不够。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对工会组织的定 位与作用认识不到位,尤其是领导层,有的可能仅 认为工会就是搞文体活动、发职工福利、象征性地 提意见和建议等,Xt

工会发挥职能作用、履行职能 方式的认识不足、研究不足、创新不足。尤其是维 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缺失,使工会没有发挥 应有的维权作用。教职工也没有把工会当作真正 的“职工之家”,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有人会第 一时间想到通过工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干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工会普遍存在着干部数量不足、素质不 高、年龄老化和青黄不接等现象,干伍建设后 继乏人。有的学校对工会干伍建设缺少必要 的规划,大多从临近退休干部中选调工会领导,通 过非在编的合同制聘用方式安排工作人员,使工 会干伍往往成为一个由临退正式领导和少数 临聘工作人员,加上多数兼职人员组成的业余工 作团队。造成工会干伍本身专业性不足,缺 乏做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能力和耐心,同 时对工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热爱、不安心 工会工作,开拓进取精神和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 高。干伍建设不够、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工会 组织应有职能的发挥。

三、积极发挥高校工会职能的对策

在高校和教职工关系中,学校处于强者的地 位,教职工处于弱势地位,建设并发挥工会组织职 能,不仅有利于体现教职工的利益和意志,发挥教 职工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学校深入推进改革发 展,构建和谐校园。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 和教职工平等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高校工会在 协调劳动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维护职工权益、推 进民主进程,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

开展群众工作,把工会这个群众工作“平台”建好、 用好,使工会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 符合职工群众意愿,真正成为广大群众信赖的“职 工之家”[2]。因此,高校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 职工的主体地位,尊重工会代表和维护教职工合 法权益的法定地位和重要作用。高校要加强 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将工会工作和教职工 民生问题纳入中心工作范围,及时研究制订工会 工作的相关制度,解决工会工作中重大问题,为工 会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创造更好条件,保障工会切 实代表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发挥应有职能作用,赢 得信任与支持。高校工会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 位,加强职能研究,细化建设制度,建立健全新形 势下的群众工作机制,代表和维护好教职工的根 本利益,处理好与学校党政的关系,避免角色“错 位”、“缺位”、“越位”。要坚持和完善“两代会”制 度,细化代表选举、巡视督查、校务公开、重大方案 听证等制度,畅通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 主监督的渠道,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注重 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从、制度上实现对教 职工权益的维护。

(二) 发挥职能作用,提升高校工会工作实效面对综合改革的新形势,高校工会应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基本职能,突出权益维 护,在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上下功夫,力 争使党的群众工作有特色、有力度、有创新、受欢 迎

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注意倾听教职

工的呼声和意见,及时关注民生问题,在了解民 情、反映中,为学校改革发展出谋划策。二要 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通过细致有 效的工作方法,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 的决策部署上来,促进教职工与学校之间互 信、互动。尤其是涉及个别人利益时,工会要积极 做好协调工作,及时消除矛盾和误解,努力营造良 好校园氛围。三要构建教职工维权机制。积极促 成教职工权益申诉委员会,对学校改革发展中遇 到的职工权益保护问题,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 要求接受教职工的权益申诉,及时与人事等部门

90滁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保持必要的协调与沟通,促进问题的妥善处理,推 进高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进程。四要着力推 进和谐校园建设[3]。和谐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 重要内容,是学校凝聚力、吸引力和软实力的集中 展现。工会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优势,创新群众 工作方式,积极开展教职工创建和谐校园建设活 动,不断提升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焕发大家的工作 热情、激情。五要向更深层次、教职工更需要的角 色拓展工会工作领域,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不 能局限于“活动型、福利型工会”,要更加注重工会 工作的精神引领、特色创新和实践效果,在工作对 象、内容、方式及措施上深入研究、找寻亮点,努力 把群众工作做实效,做到所有教职工中去,更加贴 近基层、贴近群众,更加符合群众意愿,切忌形式 化、庸俗化。要鼓励和支持基层工会根据教职工 队伍特点,灵活性开展特色活动,吸引大家广泛参 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 吸引力。

(三)注重结构优化,锤炼高校工会干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角色 意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职能的发挥,影响着工 会组织桥梁与纽带作用的效果。高校要热情 关心、严格要求、重视培养工会干部,把工会干部 列入学校干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有序安排、着 力培养。工会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加 强自身组织建设,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群众组织为标准,加快组织架构改革、干部人事改 革、教育培训改革和干部能力提升等,提高工会组 织战斗力[4]。要代表教职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 民主管理,从源头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要 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教学技能竞赛、校 园文化建设等活动,全面发挥工会的维护、教育、 参与和建设等职能。要依照制度和法规制订工作

计划,明确范围、规范流程,完善措施、履行职责, 在强化规范性和主动性中不断提升履责效果。工 会干部要自觉增强持续学习意识、角色定位意识 和规范履责意识[5],深入群众、提升能力,在群众 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检验。尤其新形势下,教职 工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日益多 样化,只有持续学习、不断提升履责能力,才能在 参与民主管理时赢得话语权,在维护职工权益时 赢得主动权。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牢 固树立“服务群众、维护和谐、追求发展”思想,倾 听呼声、反映诉求,争当高校的群众联系人和 教职工信赖的“娘家人”。

新常态背景下,作为群众性组织,高校工会必 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建设和谐校园 为主线,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以群众特色 活动为平台,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强化职能建 设,优化制度环境,加强组织建设,提升维权意识 与能力,才能不断推动高校群众工作的创新发展, 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

汪灿德.论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工会

博览.理论研究,2009(7).[2]

*.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

OLEB]. http://news,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3-10/23/c_

117844453. htm[3] 杨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J].山西高

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4).[4]

张琦,陈琦.高校现阶段工会的理论定位与职能要求[J

].习月刊,2008(12).

[5] 张明毅.工会干部要增强三种意识[

N].工人日报,2013-

07-11.

责任编辑:李应青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