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工会视角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宫晓慧
摘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51)
要:高职院校工会是教师队伍和校之间必要且坚实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指
导机构和重要主体。本文从工会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作用,以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建设研究。
关键词:工会;高职院校;教师队伍;SWOT分析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创新能力成为评估各国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同时,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推进和深入,创新能力也成为了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又快又稳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支持,也是我国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党的把创新放到了重要位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所提出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体到高职院校就是要保障学校教职工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1]。而作为联系高职院校与教职工之间的重要纽带和桥梁[2],高职院校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维护教职工利益的代表,其创新创新能力和水平,是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进程。只有提升院校工会的创新能力,引进新观念,拓宽新视野,创新的开展工会工作,才能真正的使得工会为广大教职工的利益维护者,真正的为教职工服务。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并提升工会工作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研究成为当前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为高职院校的核心主题,其教师队伍是其教育建设的主要力量[3],是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着教育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因此,要保障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保障高质量人才的产出,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因此,本文从工会角度出发,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工会如何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作用,既可以为推进工会工作创新研究提供可行的思路,又可以为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工会工作
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主体,是教学质量和人才高质量输出的重要执行者,而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目标,是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高质量输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数逐年增长,教师中高层次人才比例日益上升,教师队伍中多元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交织并存、激烈碰撞,引导并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
作者简介:宫晓慧,女(1987-),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方向:教育技术学,就业创业指导。-26-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包括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4]等,从而为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队伍综合水平,服务教育事业,保障教育事业稳定可持续发展而做出贡献。此外,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表者,工会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从主客观上彼此紧密联系,具备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和互相影响的基本条件。因此可见,从工会角度探析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基于工会的教师队伍建设SWOT分析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价值观多元化、培养模式单一化、师德建设薄弱等问题,结合工会自身职能,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SWOT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内容:
(一)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师队伍思想观念、职业道德以及学校劳动关系和相关利益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5],存在一定的冲突,给学校和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埋下隐患。作为教师队伍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表者,工会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利益纠纷等。一方面,工会可以引导教师队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等,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觉悟;另一方面,工会可以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积极维护教师队伍的合法利益,为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劣势
高职院校工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将成为其队伍建设的重大阻力。部分工会干部可能不是专职干部[6],对工会职责的认知不到位,无法与高校工会理论高效结合,导致了其职责意识不足,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服务和指导意识不到位,导致其无法保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引导、积极服务等,从而使得工会指导队伍建设工作可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无法有效的提升工会工作的创新开展,也无法保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和合理的指导。同时,教师队伍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引进不足以及考核模式不合理等,涉及多方面、多和多主体的改革问题,使得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很大阻力,不利于工会工作的全
面有效开展。
(三)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机遇
党的提升要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内涵式发展。高职院校发展问题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迎来了发展和改革的新机遇和契机。同时,党的指出,要切实落实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作为教师队伍利益的维护者,工会更迎来了切实为教师队伍服务、维护教师团体利益的新机遇,既要维护积极引导教师队伍,提升其维权意识,又要积极提高服务意识,切实为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水平等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威胁
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人才引进前、人才引进中和人才引进后三个阶段。但工会指导建设队伍建设主要作用点或切人点在人才引进后,因此,其指导工作开展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前两个阶段的影响。此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涉及的主体较多,不同主体之间的职能、利益和权责的协调等相对复杂,影响着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效开展。同时,权责不明及多主体领导等,容易使得教师队伍建设及其管理出现漏洞,影响教师群体合法利益的维护,打击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率和进程。
三、基于工会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充分发挥工会自身特有的优势,结合国家相关,指导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积极提升自我素养,确保教师群体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利用工会自身优势,把握机遇工会在调节教师群体自身、教师群体和院校各组织部门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因此,可以积极利用该优势,搭建民主审议平台[7],维护教师群体的合法利益;积极推动多元化教师培养模式的推广,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务技能培养,为教师群体提供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和平台;抓住国家发展机遇,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利用发展机遇为高职院校教师建设增添竞争力。
(二)克服工会自身劣势,创造机会
要摒除工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就要认清局势,
-27-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认清肩上的重任,切实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允诺。具体来说就是工会干部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和服务意识的提升,起带头模范作用,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加强和学校工会、教代会工作制度,加强源头参与[8],勇于维护教师群体的合法权益;就是要结合党的要求和抓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新机遇,积极推动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丰富工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工会活动寻找新载体、注入新内容,加入新内涵。
(三)发挥工会自身特长,抓住机遇
利用工会的多主体协调特性,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制度改革,做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多方互助和信息共享等,引进高层次人才,注重师德师风教育,消除管理漏洞,以切实保障教师队伍的合法权益,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得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可行、落到实处。
(四)消除工会自身劣势,避开威胁
工会全体要加强学习,提升思想觉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为保障工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完善工会管理制度,分工明确,权责到位,以身作则,既可以提升工会在教师群体中的地位和影响作用,又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工会服务水平,有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指导工作的科学展开。
四、结论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认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发展进程,对推动我国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全心全意为教师群体服务
-28-
的高职院校工会要围绕教师队伍的权利和权益,积极创新性的开展工会工作。
高职院校工会和教师队伍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得工会指导教师队伍开展既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又具有创新性:既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总方针的响应,又是对我国高职院校工会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创新性探索。因此,高职院校要配合支持工会工作开展,工会工作也要积极辅助高职院校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这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正面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l]张君维.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13,08:7-8.
[2]刘金彪,王志健,李玉军,熊喜龙.高校院级工会参与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式[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42-44.
[3]何历宇.关于新时期高校工会维权机制创新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4,03:225-227.
[4]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56-59.
[5]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02:12-13+21.
[6]吕学军.关于加强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07,10:59-60.
[7]刘晓红发挥工会优势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J].管理观察,2014,06:188+192.
[8]林少菁.工会维权职能的局限与对策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59-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