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师资◆育人 师资 高校服务型工会视角下的教职工幸福感 提升路径初探 ——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罗伦 (苏州I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r-苏苏州215000) [摘 要]当前的社会状况下,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的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高校也不例外, 高校教职工的幸福感亦备受人们的关注。高校工会应更好地为教职X Jilt务,在提高教职工 幸福感过程中充当特有的角色,起到凝聚力作用。以学校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 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教职工;幸福感;工会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31-0142-03 【中图分类号]G715 幸福实际上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理体验。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在其论文《幸福的密码》中说 过: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 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因此可以认为幸福感是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而教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决定了 他们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导向,也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教职工的幸福 感,让尽可能多的教职工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及整个学校的健康发展意义 重大。 一、高校教职工幸福感调查情况及归因 笔者采用自编的《教职工幸福指数调查问卷》,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进行调查,总共了发放问卷 492份,收回的有效样本387份。调查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 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9个分类指标和22个分项指标。教职工对幸福感满意度达到及格以 上的占79.3%。幸福感平均打分6.89分,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分项指标满意度排序一览表 排序 1 分项指标 社会对我校教师的态度 满意度 95.1% 2 3 4 5 6 7 一自己的专业素养 人际关系 自己的身体状况 事业成就感 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 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价 92.5% 92.5% 91.5% 88.2% 87-4% 86,3% 142— 精彩语句:幸福实际上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理体验。 续表 排序 8 1分项指标 个人发展机会 l满意度 85.2% 9 10 1l 12 13 14 15 自己的劳动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 学生素质情况 对学校的整体感受 领导处理问题客观、公正程度 规章制度管理情况 对自己承担的工作量 学校对自己的评价 83_3% 78.9% 78-8% 76.5% 72.6% 70.5% 69.8% 16 17 18 工作环境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认识 自身能力水平得到发挥认可的程度 68I3% 64.6% 59I4% 19 20 21 22 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情况 学校对家属的关心情况 学校在管理上民主、公开的程度 福利待遇情况 57.6% 57.1% 56.1% 56.1% (一)分类指标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我校教师的态度满意度最高,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指标次之,再次是学 校人际关系等(详见上表)。 苏州是在2014年被正式批复为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城市,也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2016年又批准苏州市成为全国服务 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这样的发展区域,加之多年来学校注重同、行业、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深入。现有产学合作企业300余家,所有专业均有校企合作企业,学生深受用人企业 的欢迎。 “十二五”期间,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以及技术服务能 力得到较快提高。五年内,学校共计获得横向项目248项,到账经费400万元,并成功转化了l9项专利成果。 正是因为社会服务及人才培养的双重成效,不仅为学校赢得了声誉,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职工的幸福感。 (二)分类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最不满意的是福利待遇、学校在管理上民主公开的程度。说明教职工对自己付 出的劳动和收人,尚不能令人满意,希望获得更好的福利待遇,同时希望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更加 民主。 相对于在苏州地区的高校而言,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的总体收人是不高,这主要是因为自2003年 合并建校以来,学校大力发展和建设新校区及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对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关注度不够。此外,学校 民主管理制度基本齐全,但还有好多方面有待完善。 二、高校工会在提升教职工幸福感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了工会的四项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就高校工会而 言,维护职能是工会工作的根本所在,建设职能是工会工作的活力所现,参与职能是工会工作的职责所系,教育职 能是工会工作的灵魂所牵。四项职能,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维护职能是高校工会最核心、最重要的职能,其他三项 职能以维护职能为统领,为更好发挥工会的维护职能奠定基础。 在高校,不论是行政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教职工,实际上都处于学校这个利益的共同体中,学校如果办学声 誉好、社会影响大,则身处于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会受益,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教职工的幸福感自然会获得 提升;学校如果发展不好,或者办学声誉扫地,则全校教职工都会蒙羞,教职工的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任何 一个工会会员,都应该从学校发展的大局来考虑问题,自觉地敬业爱岗,努力奉献。而高校工会,不仅仅是全体教 一143— 精彩语句:幸福实际上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理体验。 职员工的代表,更应该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起到凝聚力的作用。 三、高校工会在提升教职工幸福感方面发挥作用的若干思考和探索 (一)健全高校工会服务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高校工会作为学校全体教职工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1.实施教职工暑期休养活动,效果良好。学校工会认真贯彻《教师法》关于“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的精 神,落实国家教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教师休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实施修改后的《工会法》有关条例,针对教 师的职业特点组织好教职工的疗、休养工作,为教师提供一个满意的休息条件,使教师调节身心,恢复体力,更好 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经过多方努力和学校行政的支持,2015年进行了教职工暑期休养的试行,2016年修订并完善了学校教职工 疗、休养活动的实施办法,2016年暑期近40名教职工参加了疗、休养,疗、休养期间组织进行了高血压病的健康 管理知识讲座、八十分比赛,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对疗休、养活动满意率为100%,其中94%的参与者表示 “非常满意”。 2.建立困难教职工档案,及时帮困。学校工会在2015年开始为全校的在职教职工集体加入了苏州市职工大病 医疗互助补充保障体系中,截至目前先后有五位教职工享受到了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职工患 重大疾病的经济困难,切实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题。年终还将对困难教职工进行慰问。 经过前期调研和筹划,2015年开始实行新修订的慰问办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职工生日、住院、结婚及生 活困难等的慰问金,极大地推动了“送温暖工程”,维护了教职工的权益,做到了工会是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和 第一帮助人。 (二)创新高校工会工作思路,营造“教工之家”氛围 教职工俱乐部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教工之家”的延伸,其作用不仅在于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和体育健身活动,更重要的是给教职工提供一个活动平台,以增强教职员工的团结力、向心力和归属感。 工会先后动员、组织起了1 1个教职工文体俱乐部,会员250多名,在要求各俱乐部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 动的同时在活动经费上也给予一定的支持,并按年初制定活动计划、年终进行工作总结和开展优秀教职工俱乐部 的评比活动。教职工文体俱乐部的建设、发展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凝聚工会大家庭之心,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 设,构建和谐校园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高校工会参与作用,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1.坚持教代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每年坚持并及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逐步完善教代会议程,增加相关会 议内容,如从2013年增加学校财务预算报告内容,2014年增加学校财务预算、决算报告内容,2015年则增加学校 财务预算报告、决算报告的纸质文件资料,向教职工通报涉及学校改革与发展及教职工利益的相关事宜,进一步 保障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加强普法教育,提高教职工法制观念。组织工会干部参加在苏高校工会干部法律知识竞赛、对教代会代表 和工会干部进行教代会知识培训讲座,提升了教代会代表及工会干部的认识,更提高了教代会代表及工会干部参 政、议政的积极性。教代会提案的质量明显提高,2015年24份、2016年22份提案的办结满意率均达90%以上,充 分发挥了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四、结束语 幸福感的提升是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而系统的综合工程,这就要求学校各个部门及全体教职工 的共同参与。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的娘家人理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准确定位角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不 同角度人手,在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中,为学校的教职工提供及时、优质和高效的服务,从而充分发挥好高校 服务型工会的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玉柱,金盛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2013(5):5l一57. [2]朱茜,姚志刚.高职院校教师幸福感的提升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43—45. [3]马晓红.和谐社会视界高校工会的定位及职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54—56. [4]冯用军,朱华山,朱金陵.云南省大学教师整体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0(3):79—84. [5]叶映华,杨仙萍,罗芳.城市教师社会支持、幸福行为表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18(2):235—237. 一144—